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额叶皮质的代谢及形态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中大脑额叶皮质的形态及代谢改变。方法:大鼠实验组于6-OHDA毁损后用BIOSPEC47/30磁共振波谱仪(4.7T),采用点分辨波谱法对双侧额叶皮质行H-MRS检测,分析该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和胆碱/肌酸(Cho/Cr)比值的变化,并用电镜观察该区神经元及突触的形态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损毁侧额叶皮质.NA.A/Cr比值显著低于对侧,对照组两侧无显著差别;Cho/Cr比值在两组的两侧相比均无显著差别。电镜观察显示:损毁侧额叶皮质的突触数量较对侧减少,突触前、后膜和突触小泡结构异常,典型突触结构消失,树突棘出现大片低电子密度区,细胞器消失。结论: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损毁侧额叶皮质内存在神经元缺失或突触数量的减少,突触结构异常及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行为学和MRI表现上评价6-OHDA分别毁损大鼠黑质及纹状体制备的偏侧帕金森病模型。方法: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黑质毁损组20只,纹状体毁损组18只,假手术组2只。应用立体定向仪,分别作单点黑质毁损与两点纹状体毁损术。观察术后不同时期阿朴吗啡诱导的大鼠旋转行为,并进一步用高场强MRI活体检测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纹状体的毁损情况。结果:黑质毁损后第2周内有7只大鼠诱发出明显的旋转行为,且旋转次数>7转/min,模型成功率为35%。纹状体毁损后第2周有11只大鼠诱发出旋转行为,旋转次数<4转/min,第3周内旋转次数<5转/min,至术后第5周达到7转/min以上并保持稳定,模型成功率为61.1%。MRI显示:模型大鼠第3周内毁损侧黑质和纹状体较对侧出现了明显的MRI低信号区,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低信号区逐渐减小,至第5周已基本消失。结论:应用6-OHDA小剂量两点毁损纹状体制备的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更加符合临床帕金森病病人的病程进展并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是帕金森病研究较为理想的模型。MRI扫描可以活体连续观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毁损情况,是客观评价和检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一种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缺血γ-氨基丁酸的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利用磁共振质子波谱 (1 H MRS)研究缺血后脑组织 γ-氨基丁酸 (γ-aminobutyricacid,GABA)变化的时空规律。方法 健康 SD大鼠 1 4只 ,随机分为 3组。 A组 (4只 ) ,自体血栓栓塞 1 h组 ;B组 (5只 ) ,线栓栓塞 (MCAO) 1 h组 ;C组 (5只 ) ,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栓塞后 3 0、40、5 0、60 min行1 H MRS检查 ,半定量分析兴趣区 (regionsof interest,ROIs) GABA的变化。结果 以 GABA与肌酸和磷酸肌酸 (Pcr Cr)的谱峰积分面积比值为判断指标 ,GABA在兴趣区缺血后先升高 ,后逐渐下降。其中缺血后 5 0 min,GABA/(Pcr Cr)的比值与缺血后 40 min的比值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1 H MRS为研究急性脑缺血后细胞代谢、神经递质变化提供了一个无创性、直接性、综合性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iting factor,PAF)受体拮抗剂海风藤酮对活体实验性脑梗死大鼠脑组织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及乳酸(Lactic Acid,Lac)等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 建立活体动物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模型,采用磁共振波谱技术,分别对缺血再灌注组及海风藤酮、银杏苦内酯治疗组鼠脑组织NAA及Lac等代谢产物变化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在缺血60min再灌注1h、3h、6h海风藤酮均能有效减少脑缺血后Lac/(PCr Cr)比值的上升和NAA/(PCr Cr)比值的下降,与银杏苦内酯治疗组比较无差异。结论 海风藤酮与传统的PAF受体挂号抗剂银杏苦内酯均具有显著的缺血后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不同类型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特点,研究其在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综合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大鼠急性自体血栓栓塞大脑中动脉,合并自体血脑内注射脑出血的实验动物模型,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仪上分别行T2WI,T2*WI,DWI、质子密度加权序列扫描。结果:①应用DWI与T2*WI对急性期脑卒中的诊断灵敏性与特异性均为100%;急性期脑梗死T2WI的灵敏性与特异性为0%。②质子密度加权像显示早期缺血为“细胞毒性水肿”。③急性期脑梗死DWI上表现为高信号,扩散值ADC平均为354μm2。结论:T2*WI对脑出血,DWI对脑缺血的早期诊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磁共振氢谱 (1 H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 ,1 HMRS)检查 ,了解猫脑缺血后不同受累脑区N 乙酰天冬氨酸 (N acetylaspartate ,NAA)的动态变化。方法 在猫持续性局灶脑缺血模型基础上 ,以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异常区作为1 HMRS检查体域的定位标准 ,在缺血前后不同时间进行 1 HMRS检查 ,动态观察缺血中心区、半暗带区及其对侧镜相区域NAA的变化特点。结果 脑缺血后NAA很快减少 ,在中心区 ,缺血后 6h减至对侧的 5 0 %左右 ,缺血后 12h减至对侧的 2 0 %左右 ,2d后完全消失 ;而在半暗带区 ,NAA减少速度较慢 ,缺血后 12h减至正常的 6 0 %左右 ,随后维持在正常的 5 0 %左右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在缺血中心区 ,缺血后 6h内 ,NAA的变化最为剧烈 ;而在半暗带区 ,以缺血后 12h内变化明显。因此 ,挽救缺血半暗带和缺血中心区应有不同的治疗时间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额叶皮质的病理变化。方法大鼠分为模型组14只和对照组6只。模型组于6羟基多巴(6OHDA)毁损后3~5周,在活体状态下,以BIOSPEC47/30磁共振波谱仪(47T)对双侧额叶皮质行1H磁共振波谱(1HMRS)检测,分析该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和胆碱/肌酸(Cho/Cr)比值的变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对该区突触素(SYN)与神经丝蛋白(NF60,NF200)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该区突触的形态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右侧(毁损侧)额叶皮质NAA/Cr比值(1039±0018)显著低于左侧(1180±0013)和对照组同侧(t=12703,t=9445,P值均<001);而Cho/Cr比值(0664±0171)与左侧(0653±0130)及对照组同侧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t=0115,t=0548,P值均>005)。对照组双侧额叶皮质NAA/Cr和Cho/Cr比值均无统计学意义(t=0297,t=0438,P值均>005)。模型组大鼠右侧与左侧额叶皮质内突触素(SYN)反应物实际光密度值(COD值)分别是00896±00212和01912±00221,神经丝蛋白(NF)的COD值分别是00387±00203和01391±00211,两侧均有统计学意义(t=10843,t=10491,P值均<001)。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毁损侧额叶皮质的突触数量较对侧减少,突触结构出现异常。结论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毁损侧额叶皮质内存在神经元缺失或突触数量的减  相似文献   
8.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主要综述fMRI产生的历史、成像原理、成像技术和方法、已经取得的成绩以及将来研究发展的方向等。fMRI产生技术广泛应用的20世纪90年代,主要受快速成像技术的影响,从有创走向无创,从而受到神经、认知和心理科学领域的极大关注。fMRI原理是根据神经元兴奋后局部氧耗与血流增幅不一致,而BOLD效应机制成像,间接显示神经元活动。成像主要采用平面回波成像(EPI)和快速小角度激发(FLASH)技术、二者在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上各有优劣。最后几年来,fMRI技术对脑功能的研究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估计将在这一领域继续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将来fMRI可能主要在BOLD效应的生理过程、临床应用以及高场磁体的应用等领域进一步展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磁共振功能成像显示先天盲生阅读盲文时大脑皮层的激活区,探讨盲生枕叶皮层的功能重组。方法实验组10例右利手先天盲生,分别执行盲文阅读和盲点鉴别任务。正常组大一学生10例,触摸盲文。FE-EPI采集,Medx3.2软件处理和分析,测定激活区范围和T值;比较盲人执行不同任务时和与正常组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①10例盲生在阅读盲文时双侧主视皮层(V1)和辅助视皮层(V2、V3)激活。左右侧V1平均激活范围20和19个像素,左右侧(V2 V3)平均激活范围44和50个像素,(V2 V3)>V1。右侧(V1 V2 V3)平均激活范围69个像素,平均T值9.8;左侧平均激活范围64个像素,平均T值9;二者缺乏明显统计学意义。②盲生盲点鉴别时在双侧视皮层有散在小的激活簇,右侧(V1 V2 V3)平均激活范围16个像素,平均T值4.1;左侧平均激活范围12个像素,平均T值3.8;盲文阅读激活范围与T值同盲点鉴别任务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01。③盲生在盲文阅读时还显示以左侧为优势的两侧BA4、BA3、BA7及SMA(补充运动区)、左侧额下回激活。④正常组除了以左侧为优势的两侧BA4、BA3、左侧BA7及BA6激活外,视觉皮层没有激活。结论早期视觉剥夺盲人阅读盲文时视觉皮层激活,视觉皮层功能发生了重组,具有参与处理复杂文字语言的高级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0.
特殊感觉障碍人群(盲人)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特殊感觉障碍人群(盲人)大脑枕叶视皮层及相关结构在肓文阅读时充当的角色。方法: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8名先天和后天盲人,在刺激(触摸中国盲文)和静止等两种对比条件下采集枕叶和有关皮层的回波平面图象。结果:盲人阅读中国盲文时在距状裂附近的纹状区、纹外区包括次级视觉中枢及与视觉信息处理有关的脑区均有激活信号出现,而正常人触摸盲文时上述脑区未出现明显激活信号。结论:枕叶可能参与肓文阅读过程的触觉信息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