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解剖学观察,揭示颈椎间孔内口区锚链韧带的形态及其分布特征,探讨其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卡压之间的关系。 方法 12具成人脊柱颈段防腐标本,正中矢状切开,从脊神经根袖根部切断根袖,在外科显微镜下解剖观察C3/4~C7/T1椎间孔内口处神经根袖周围的锚链韧带,记录韧带的形态、分布、起止点及走行。 结果 120个椎间孔内口脊神经根袖周围共发现560条锚链韧带,所有韧带均呈放射状连于神经根袖与椎间孔内口周围骨膜壁,两端附着紧密,不易分离。各椎间孔内口韧带的数目均≥4个。锚链韧带形态主要包括带形和索形两种。带形韧带258条,宽度(4.5±2.6)mm(4.1~5.2 mm),索形韧带302条,直径(2.5±1.8)mm(1.2~3.8 mm)。C3/4、C7/T1椎间孔内口区韧带较为松散纤细,数量较少;C4/5~C6/7椎间孔内韧带较为坚韧而粗壮,数量较多。 结论 颈椎椎间孔内口区神经根周围存在锚链韧带,将神经根锚定于周围椎间孔骨膜壁,极大限制了神经根自由移动范围,可能与突出椎间盘一起导致神经根卡压,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潜在解剖学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脊柱微创手术是一个新兴的、安全有效的外科手术,正为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生所接受,并逐步成为脊柱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出血以及其他并发症少、脊柱稳定性不被破坏、减轻患者痛苦和负担、患者住院时间短和节约资源,疗效满意等优点,深受欢迎~([1~5])。但是仍有部分病人手术后效果不佳,一些学者认为术后并发症部分可能和椎间孔内韧带有关~([6~8])。充分了解椎间孔内韧带结构对脊柱外科医生来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T1~12椎间孔外口区域的韧带进行解剖学研究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10具成人尸体标本的240个T1~12椎间孔进行解剖观测。鉴别所有出现的韧带,观察并记录T1~12椎间孔外口区域椎间孔外韧带的数量、形态、分布、起止位置和毗邻,并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每条韧带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结果 在229个胸椎椎间孔外口区域共发现564个椎间孔韧带,另11个椎间孔外口区域未发现韧带,椎间孔外韧带的出现率为95.42%。韧带有2种类型,放射型占24.11%(136个),横跨型占75.89%(428个)。放射型韧带在T1及T9~12节段较为常见,而在T2~8节段则相对较少。其中有43.44%(245个)韧带分布于椎间孔外口区域的前部,39.89%(225个)分布于后部,11.35%(64个)分布于上部,5.32%(30个)分布于下部。 结论 胸椎椎间孔外口区域存在2种类型的韧带;其中放射型韧带可能是一种脊神经抗牵拉的结构,对脊神经起到固定和保护作用,横跨型韧带可能是胸椎压缩性骨折后肋间神经痛的潜在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基于CT/MRI融合图像建立的Kambin三角三维(3D)模型与标本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取10例新鲜成人腰椎标本,女6具,男4具,年龄39~76岁,平均59.5±13.0岁。先进行3D模型数据测量:将标本分别进行CT和MRI扫描,获取腰椎标本的CT及MRI影像数据并对腰椎Kambin三角行3D融合重建,在3D模型上测量腰椎神经根出口处直径(d)、神经节最大直径(D)、神经根与硬脊膜之间的夹角(A)、上关节突与椎弓根交界外侧缘点与神经根发出点之间的距离(l1)以及上关节突与椎弓根交界外侧缘点与硬脊膜的水平距离(l2)。再进行解剖数据测量:暴露硬脊膜和神经根,且在神经根和椎体之间留有少量软组织以确保神经根和椎体之间的解剖关系,用游标卡尺以及量角器测量与3D模型相同的测量参数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和Bland-Altman图对标本测量数据与Kambin三角模型测量数据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基于CT/MRI融合图像建立的Kamin三角三维模型可清晰展现行走神经根与椎间孔区域之间的空间关系。两组间各测量指标(d、D、A、l1、l2)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41±0.24mm、0.43±0.22mm、3.54°±1.72°、1.56±0.81mm和1.56±1.03mm;两组各测量指标的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t=-1.03,P=0.31),D(t=-1.26,P=0.21),A(t=-1.54,P=0.13),l1(t=-1.26,P=0.50)和l2(t=-1.22,P=0.23)];两组各测量指标的组内相关系数(ICC)表明了标本测量数据与Kambin三角模型测量数据之间具有极强的相关性:d (r=0.87),D (r=0.92),A(r=0.87),l1(r=0.98),l2(r=0.97);Bland-Altman图显示代表差值的点几乎在差值平均线附近波动,几乎所有的差值点都落在95%的一致性区间内。结论:基于CT/MRI图像融合的3D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展现出腰椎Kambin三角内行走神经根与椎间孔区域的空间关系,对经皮椎间孔镜的手术风险评估提供了一定的可靠依据,有助于外科医生减少术中对行走神经根的损伤引起并发症的发生,实现精准、微创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颈椎C2~7椎间孔外口区域的韧带进行解剖学描述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10具成人尸体标本的 100个椎间孔进行解剖观测。鉴别所有出现的韧带,观察并记录C2~7椎间孔外口区域椎间孔外韧带的数量、形态、分布和起止位置。并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每条韧带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结果 在100个椎间孔外口区域共发现252个椎间孔外韧带。椎间孔外韧带可以分为放射型韧带236 个(93.7 %)和横跨型韧带16个(6.3 %)两种。放射型韧带将神经根连接到周围结构,可分为上方韧带(25.0%),下方韧带(60.2%),前方韧带(6.3%)和后方韧带(8.5%);横跨型韧带与神经根相垂直并横跨于神经根上,其中,横跨型韧带在C4~5节段最为常见,在C4~5节段的平均长度为横跨型韧带长度为(8.12±1.38) mm(6.28~9.93 mm),厚度最厚可达1.04 mm,每个颈椎椎间孔最多只有一条横跨型韧带。 结论 椎间孔外韧带是椎间孔正常的生理结构,可能与颈椎减压术后C5神经麻痹的发生有关。在颈椎减压术后,横跨型韧带可能是造成神经根卡压而引起神经损伤的潜在原因之一。而放射型韧带可以限制脊神经移位,可能因此牵拉神经引起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下简称1970s)和21世纪10年代(以下简称2010s)近40年,北京地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人口学特征、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的变化情况。方法:1970s组数据来源于北京地区防治冠心病协作组于1972-01至1973-12间登记的1 314例AMI患者,2010s组数据来源于中国AMI注册登记(CAMI)研究2013-01-01至2014-09-30期间北京地区入选的2 200例AMI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和农民比例)、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方面差异。结果:与1970s组相比,2010s组AMI患者中70岁患者比例(15.8 %vs 25.6%,P0.001)、男性比例(68.3% vs75.6%,P0.001)和农民比例(6.5%vs 14.5%,P0.001)均增加。与1970s组相比,2010s组AMI患者中既往卒中史(6.2% vs 10.5%,P0.001)、既往心肌梗死史(9.5% vs 11.9%,P0.05)及合并糖尿病比例(6.2% vs 27.6%,P0.001)明显升高。与1970s组相比,2010s组由于精神应激的AMI患者比例降低(51.1% vs 15.2%,P0.001)、体力应激诱发的AMI患者比例增高(40.0% vs 61.1%,P=0.007)。结论:近40年,北京地区AMI患者的年龄、性别、农民比例,卒中史、心肌梗死史及糖尿病患者比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老龄化、男性化、农村化的趋势,体力应激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当代AMI的主要诱发因素。对此变化趋势应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心脏病预防和教育项目。  相似文献   
7.
慢性主动脉瓣反流无症状期长,晚期预后差,最佳干预时机尚不明确.目前干预指征主要依据于症状和超声心动图的左室功能和扩张程度,而新影像学评估(磁共振、超声心动图新参数和计算机断层扫描评估等)及生物标志物可优化治疗决策.主动脉瓣反流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不能替代或延迟手术治疗.目前大多数主动脉瓣反流患者仍首选外科主动脉瓣置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可能的解剖学机制。方法:取8具防腐正常成人颈部标本(年龄54~78岁,平均66.4±7.3岁)。仔细从后方剔除颈椎周围的软组织,暴露双侧椎板,在双侧关节突关节内侧各作一条沟,铰链侧保留内层骨板,开门侧完全穿透内层骨板。掀起开门侧椎板后,剔除脂肪组织,分离和保留椎管后方的所有韧带结构,在肉眼及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椎管后方的韧带的形态、走行、起始位置及分布特点,用游标卡尺在手术显微镜下测量韧带的长度、宽度及厚度。从不同节段观察硬膜囊及神经根在开门前后的改变。最后,测量C4~C8硬膜内腹侧支上端及下端的长度。结果:在8个颈椎标本的椎管后方共发现37条的膜椎韧带。膜椎韧带的一端附着于黄韧带或椎板内面,另一端与硬膜囊后壁相连,形状以条索型多见。韧带的长度为7.37~20.09mm(12.24±3.21mm),各节段自上往下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厚度最厚处达1.12mm。膜椎韧带在脊髓的C3-C4节段分布较多。在易发病的节段中,C5硬膜内腹侧支上端及下端的长度是最短的(13.18±1.12mm,8.07±1.11mm)。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观察到椎管后方的膜椎韧带绷紧,硬膜囊变形,脊髓以及神经根发生移位。结论:膜椎韧带牵拉可能是C5神经根麻痹发生的重要因素。切断膜椎韧带可能有助于降低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正>脂肪酸是指一端含有一个羧基的长的脂肪族碳氢链,是机体主要能量来源之一。脂肪酸根据碳链的长短可分为短链、中链、长链脂肪酸;根据饱和度的不同可分为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人和动物体内脂肪酸主要是长链脂肪酸,其来源一是机体自身合成,二是食物供给。脂肪酸在生命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诸如高血压、血脂紊乱、肥胖、胰岛素抵抗、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等多种疾病都与脂肪酸代谢异常有关[1-4],因而脂肪酸代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描述腰段自主神经的解剖学特征,为前路腰椎手术提供详实的神经解剖学资料。方法 :取10具防腐男性胸腰骶部标本(年龄36~78岁,平均56岁)。仔细剔除腹腔器官及双侧腰大肌,找出腰段自主神经并去除周围软组织。观察腰段自主神经的走行、起始位置和分布特点。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各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与对应节段腰椎体下终板之间的距离,同侧相邻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之间的距离,腰椎椎间孔前缘以及各腰椎间盘平面上左、右两侧腰交感干后缘分别与腰椎椎体前缘在矢状面上的距离,以及上腹下丛右侧缘在L5椎体下终板和S1椎体上终板平面上与中线的距离。使用量角器测量各腰内脏神经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结果:在10具标本上共发现72条腰内脏神经,其中58条起源于L3椎体下终板颅侧的腰交感干。第1、2、3、4腰内脏神经的发出点分别位于L1椎体下终板尾侧9.35±10.62mm,L2椎体下终板尾侧5.23±7.08mm,L3椎体下终板颅侧9.34±6.36mm及L4椎体下终板尾侧9.21±8.55mm。第3腰内脏神经与第1、2、4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位置分布有差别(H=32.227,P=0.000),其余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位置分布及左侧与相应的右侧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位置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1与第2腰内脏神经、第2与第3腰内脏神经以及第3与第4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24.25±6.27mm、21.96±8.13mm、54.54±11.41mm。在L2/3、L3/4及L4/5椎间盘平面上,双侧腰交感干有95%(57/60)位于矢状面上的前1/3内。在L5椎体下终板及S1椎体上终板平面上,上腹下丛的右侧缘分别位于中线左侧3.92±3.35mm及右侧5.25±2.98mm。左侧与相应的右侧腰内脏神经分别与水平面所成夹角(P0.05)及各腰内脏神经与水平面所成夹角(H=4.921,P=0.178)均无统计学差异,大小约为41°±6°。结论:80.6%腰内脏神经起源于L3椎体下终板颅侧的腰交感干,第3与第4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其他两相邻的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之间的距离;在L5/S1椎间盘平面上,腹中线的右外侧存在非常少的上腹下丛神经纤维。了解腰段自主神经的这些解剖学特征对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