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背景:肝移植过程中合并肠坏死发生率低,并且多放弃手术治疗导致患者死亡。 目的:回顾性分析肝移植过程中合并小肠坏死的常见原因,探讨可行的治疗方案。 方法:总结207例肝移植患者资料,其中2例患者肝移植过程中发现小肠坏死,病例1行肝移植联合坏死小肠切除,病例2放弃肝移植,保守治疗。 结果与结论:2例患者移植前均存在门脉系统血栓。病例1患者移植前上消化道出血,反复止血药物应用加重血栓,进而导致肠坏死发生。患者肝移植后第10天发现肠瘘,行造瘘术。造瘘术后患者合并腹腔、肺部感染。抗感染治疗并停用免疫抑制剂7 d后感染控制。造瘘术后40 d肠瘘愈合,康复出院。目前,随访两年余患者健康生存;病例2移植前大量腹水导致腹腔间室综合征发生,肠道静脉回流障碍导致广泛小肠坏死。放弃肝移植后第2天,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可见等待肝移植患者,如移植前存在门脉系统血栓,合并腹痛、腹胀等症状时,需警惕肠坏死发生;肝移植过程中如发现小肠坏死,可行肝移植联合坏死小肠切除,患者可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肠移植后感染的观察和治疗。方法:手术方式采用肠系膜上动脉及肠系膜上静脉分别与受者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5-0的prolene缝线连续缝合,供体空肠与受体空肠近端采用端端吻合,供体远端回肠采用外置造瘘。采用巴利昔单抗(舒莱)、兔抗人T细胞免疫球(ATG)、甲基泼尼松龙诱导,术后采用他克莫司(FK506)+麦考酚酯(MPS)+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治疗。结果:术后2周受者出现肺部感染,采用头孢匹罗、伏立康唑、利奈唑胺等抗菌治疗。术后41d,肺部感染控制。结论:有效的灌注以缩短热缺血时间是小肠移植手术成功的基础,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和隔离能够有效的控制小肠移植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3.
背景:肝移植过程中合并肠坏死发生率低,并且多放弃手术治疗导致患者死亡。目的:回顾性分析肝移植过程中合并小肠坏死的常见原因,探讨可行的治疗方案。方法:总结207例肝移植患者资料,其中2例患者肝移植过程中发现小肠坏死,病例1行肝移植联合坏死小肠切除,病例2放弃肝移植,保守治疗。结果与结论:2例患者移植前均存在门脉系统血栓。病例1患者移植前上消化道出血,反复止血药物应用加重血栓,进而导致肠坏死发生。患者肝移植后第10天发现肠瘘,行造瘘术。造瘘术后患者合并腹腔、肺部感染。抗感染治疗并停用免疫抑制剂7d后感染控制。造瘘术后40d肠瘘愈合,康复出院。目前,随访两年余患者健康生存;病例2移植前大量腹水导致腹腔间室综合征发生,肠道静脉回流障碍导致广泛小肠坏死。放弃肝移植后第2天,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可见等待肝移植患者,如移植前存在门脉系统血栓,合并腹痛、腹胀等症状时,需警惕肠坏死发生;肝移植过程中如发现小肠坏死,可行肝移植联合坏死小肠切除,患者可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方案对肝癌肝移植术后肺部转移瘤的治疗效果。方法肝癌肝移植术后肺部转移瘤患者19例,A组14例索拉非尼联合消癌平口服。液治疗,B组5例放射治疗。结果A组随访5~33个月,2例患者分别于治疗第5、7个月死亡,1例患者治疗6个月转移瘤消失,2例患者治疗第3、4个月转移瘤逐步减小,9例患者良好带瘤生存索拉非尼半量治疗者,2例生存超过20月,5例超过12个月;B组患者6个月内死亡3例,余2例肿瘤进展明显。两组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5.7%、40.0%,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22)。结论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者肺部转移瘤常见。索拉非尼联合消癌平口服液治疗肝移植术后肺部转移瘤疗效确切,显著延长生存时间,半量治疗者联合消癌平口服液也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放射治疗肝移植术后肺部转移瘤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5.
马宁  徐化恩 《山东医药》2011,51(50):50-51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OXA)联合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对胃癌BGC-823细胞系凋亡的影响。方法将胃癌BGC423细胞随机分为A、B、c、D组,分别加入含500U/ml rmhTNF、12.5μg/ml OXA、500U/ml rmhTNF+12.5μg/ml OXA及不加药物的培养液培养72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的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率。结果A组细胞处于G0/1期占25.49%±0.83%,S期31.37%±0.68%,G2/M期45.32%±0.97%,细胞凋亡率39.52%±0.95%;B组分别为47.29%±0.98%、30.02%±0.53%、23.44%±0.93%、15.29%±0.91%,C组分别为19.45%±0.94%、10.60%±0.79%、71.47%±1.32%、71.47%±1.32%,D组分别为55.28%±1.24%、19.55%±0.70%、26.71%±0.43%、3.42%±0.64%。A、B、C组与D组比较,P均〈0.05;C组与A、B、D组比较,P均〈0.05。结论OXA联合rmhTNF可协同阻滞胃癌细胞处于G2/M期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患者肝切除术后早期和晚期复发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10月河南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经病理证实为PLC且行肝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随访2年以上,选择年龄、性别、TNM分期、肝硬化、血小板/淋巴细胞(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病毒感染情况、Child-Pugh分级、食管静脉曲张、脾静脉宽度、门静脉宽度、脾脏最大内径、肿瘤最大直径、癌结节数、TNM分期、脉管癌栓、微血管浸润、肿瘤包膜是否完整、手术切缘宽度、肿瘤超越米兰标准及卫星结节19个指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LC患者肝切除术后早期和晚期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97例患者中63例复发,复发率为64.95%(63/97),其中早期复发(≤24个月)34例,晚期复发(24个月)2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LR 107、TNM分期Ⅲ/Ⅳ期、存在脉管癌栓、手术切缘宽度≤1 cm及存在卫星结节是PLC患者肝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肝硬化则是晚期复发的唯一危险因素(OR=1.487,95%CI:1.104~2.003,P=0.0024)。结论肝硬化、手术切缘是否完整、是否存在脉管癌栓、TNM分期等指标可用于评估PLC患者肝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性,肝切除术后积极开展辅助治疗,对延长患者无瘤生存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63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P组),SB203580处理组(T组),每组21只.SAP模型由5%牛磺胆酸钠大鼠胆胰管逆行注射诱发而成.模型成功后,P组不做处理 T组立即行SB203580 10 mg/kg腹腔注射 S组仅开腹,不做其他处理 术后各组于1 h、2 h、4 h 3个时间点处死大鼠,各时间点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血清TNF-α水平,并取胰腺组织行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法检测p-P38MAPK表达,TUNEL法检测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结果 血清TNF-α水平随SAP病情的进展而升高(P<0.05),其水平P组及T组各时间点均较S组高,但TNF-α水平T组各时间点显著低于P组(P<0.05) p-P38MAPK表达随SAP病情进展而升高(P<0.05),1、2、4 h三个时间点P组及T组均升高(P<0.05),但T组活性显著低于P组(P<0.05):TUNEL显示假手术组胰腺组织存在极少量的凋亡细胞,T、P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S组,T组凋亡率高于P组(P<0.05) 胰腺病理损害光镜下T组明显轻于P组.结论 P38MAPK可能参与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过程,SB203580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活化减少炎症递质释放,增加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减轻SAP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