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40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 LARC)的治疗进入肿瘤学效果和功能并重的时代,传统“三明治”治疗模式的利弊凸显,通过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可以将LARC按照局部复发风险进一步分成不同危险度组别,从而施行个体化治疗模式,是保障疗效和功能的最优化策略。部分危险度稍低的LARC可以通过直接进行高质量手术、单纯术前化疗来避免术前放疗带来的功能损害。而对于根治性手术可能带来较大功能损害的LARC,通过结合各种不同的术前治疗策略,乃至全程新辅助治疗(TNT)策略,强化肿瘤退缩,甚至获得肿瘤完全缓解来改变原有的手术方式,从不可保肛的根治性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变为可保肛的低位/极低位前切除术、括约肌间切除术等根治性手术,或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变为经肛局部切除术,乃至最后不需要手术的“观察&等待”,从而最大限度保全患者的器官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肛管腺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65年1月至2002年3月间收治的肛管腺癌共4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女比例1.3:1,平均年龄52岁,中位年龄56岁。肛门出血、便条变细和肛门肿物是最常见的症状。36.7%伴有慢性肛周疾病史。治疗后中位随访时间66个月。局部复发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各7例,肺转移2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和纵隔转移各1例。单纯手术组、单纯放化疗组、综合治疗组(腹会阴联合切除加术后辅助放化疗)和无局部治疗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是41,3%、20.0%、56.3%和15.0%,5年总生存率分别是34.4%、0、37.5%和0。结论 早期诊断是改善肛管腺癌预后的最基本保证,综合治疗是目前疗效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抑制剂YH-16和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方法测定血管生成抑制剂YH-16和5-FU对血管内皮细胞和结肠癌细胞的IC50;建立小鼠肝转移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YH-16组(又分为低、中、高剂量3组)和5-Fu组及联合治疗组(YH-16加5-FU),术后2周观察各组小鼠肝转移瘤数目、原发灶大小和毒性反应。并检测肝转移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YH-16对结肠癌细胞的IC50是血管内皮细胞的3.38倍,而5-Fu对两种细胞的IC50差别不大。高剂量YH-16组、5-FU组和联合治疗组肝转移瘤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联合治疗组又低于高剂量YH-16组和5-FU组(均P〈0.05)。YH-16各剂量组的脾原发瘤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5-FU组和联合治疗组则小于对照组(均P〈0.05)。YH-16的毒性明显低于5-FU(P〈0.05),且两者联合使用其毒性与单用5-F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FU组和联合治疗组肝转移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明显降低,中、高剂量YH-16组和5-FU组及联合治疗组肝转移瘤组织中的MVD计数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血管生成抑制剂YH-16明显抑制结直肠癌肝转移,YH-16与5-FU联合应用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抑制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早期肛管直肠癌治疗效果远比中晚期为优。在尚未找到真正病因和确实的预防措施之前,力争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现时降低肛管直肠癌死亡率、提高生存率的最有效措施。本文试图通过总结我院外科治疗的早期肛管直肠癌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为医界同道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结直肠癌手术死亡相关的临床病理影响因素.方法:回顾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64年1月至2004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449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死亡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全组手术死亡者共62例,手术死亡率为1.38%,主要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中毒性休克、心血管疾病、急性肾功能衰竭、吻合口漏等.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术前基础疾病、术前合并症、腹水、手术年代、手术性质、Dukes分期、术后并发症等为影响手术死亡的因素,而年龄、肿瘤部位、组织类型、病理分级与手术死亡无关.多因素分析表明,术前基础疾病、术前合并症、腹水、手术年代、手术性质、Dukes分期、术后并发症是结直肠癌手术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术前基础疾病、术前合并症、腹水、手术年代、手术性质、Dukes分期、术后并发症是结直肠癌手术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广州造口联谊会经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筹划,于1994年1月18日在广州召开成立大会。该联谊会挂靠在广东省红十字会生命之光俱乐部。广州造口联谊会成立@万德森  相似文献   
7.
万德森 《抗癌》2004,(3):37-38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50余年的艰苦奋斗,我国卫生战线取得了巨大成绩,急性传染病发病率由解放前2万/10万下降到1998年的203.4/10万,传染病在死因顺位中从首位下降到第10位。我国消灭天花比全世界提早16年;随后又基本消灭了丝虫病;麻风病已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基本消灭标准;有效地控制了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控制了鼠疫、黑热  相似文献   
8.
C—erbB—2/neu基因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癌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万德森 《广东医学》2001,22(7):549-551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 ,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而早期诊断和根治办法尚未有突破性的进展 ,故此 ,许多国家 ,特别是西方国家 ,仍然把结直肠癌作为重点癌瘤进行研究。现将有关临床研究进展简述如下。1 临床流行病学1 1 发病率和死亡率 全世界结肠癌平均发病率 ,男性为 16 6 /10万 ,女性为 14 7/10万 ;直肠癌平均发病率 ,男性为 11 9/10万 ,女性为 7 7/10万。但是地域分布差异性很明显 ,高发区如北美、西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中发地区如东欧、南欧、拉丁美洲 ;低发地区如非洲、亚洲和南美洲。结直肠癌高、低发区的发病…  相似文献   
10.
直肠内超声在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剑  陈孝岳  万德森 《广东医学》2001,22(7):555-556
直肠内超声 (transrectalultrasound ,TRUS)最早用于检测前列腺结节 ,随着超声仪器、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研究的进展 ,直肠内超声广泛用于直肠肿瘤的分期、肛直肠感染位置和范围的评估、便秘患者肛门括约肌完整性的检测等方面 ,已成为肛门直肠疾病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1] ,对于直肠癌的诊断尤其是术前诊断有重要意义。1 直肠超声解剖和直肠癌超声分期直肠超声能清晰显示直肠壁的解剖结构 ,显示 5条交替的强回声带和低回声带 ,但对这些回声带所代表的结构存在争议。BeYnon等[2 ] 认为这 5条回声带依次代表黏膜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