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多学科团队联合治疗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蹲伏步态的初步经验。方法以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和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诊治的29例存在蹲伏步态的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男20例,女9例;平均年龄14.3岁(12~16.5岁)。患儿均行三维步态分析,由骨科医生、康复治疗师及步态研究员共同分析步态检查报告,并商定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前予康复宣教及康复训练3~4周(其中家庭康复1~3周),包括体位摆放、体位转移、轮椅训练、肌力训练等。采取单次多平面手术,包括髋关节重建术、髌韧带推进术、股骨远端短缩伸展截骨术等,如患儿存在扁平外翻足则行Mosca术。术后2周开始院内康复训练,时间8周;予居家康复训练+线上指导10个月。术后每3个月门诊复查,12个月以后行三维步态分析,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9例痉挛型脑瘫蹲伏步态患儿均完成多学科团队治疗方案,医院康复训练及康复指导时间0.5~2周,家庭康复训练2~3周,家庭康复训练指导经互联网完成;均行单次多平面手术,其中髌韧带推进术29例,股骨远端短缩伸展术20例,内收肌切断术10例,股直肌延长术1例,髂腰肌松解术15例,Dega骨盆截骨+股骨近端内翻去旋转截骨术3例,腘绳肌延长术14例,距舟关节复位+距下关节融合术5例,Mosca手术13例。术后复查三维步态分析时间平均为术后13.5个月(12~15个月)。结果显示,患儿术后髋关节在支撑相中末期最大伸展角度较术前平均改善了12.29°,术后膝关节在支撑相中期屈曲角度较术前平均改善了26.84°,术后踝关节在支撑相中期背屈角度较术前平均改善了7.05°。康复评定发现,患儿髋外展、伸髋、伸膝及踝跖屈肌群的肌力均明显提升,平衡稳定性较术前增强,但步行过程中躯干横向位移问题未能改善。结论本研究已经验证了多学科团队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蹲伏步态可有效改善膝关节的僵直状态,提升各关节运动肌群的肌力,明显改善异常的步态外观。儿童痉挛型脑瘫蹲伏步态骨科和康复科联合治疗模式短期疗效良好,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量化分析全身垂直律动(whole body vibration,WBV)疗法改善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脑瘫)患儿扁平外翻足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随机选取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收治的5—7岁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18例(对照组),同期与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门诊收治的72例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按照相同年龄、相同性别、相同GMFCS分级进行1∶1配对(试验组),总计36例,且纳入的3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皆有扁平外翻足表现。两组患儿均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试验组在综合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垂直律动疗法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扁平外翻足改善的临床疗效。疗效评价采用足底压力评估系统,应用2m足底压力测试系统(Rsscan International,比利时)对两组患儿在自然行走过程中进行测试。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配对样本t检验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足底压力参数进行差异性检验。 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在全足支撑时第1趾骨、第1—2跖骨、足跟内侧与地面接触面积降低(P<0.05);第2—5趾骨、第4—5跖骨、足跟外侧与地面接触面积增加(P<0.05);中足面积未见明显变化(P>0.05),足跟面积增加(P<0.05);第1趾骨、第1—2跖骨、足跟内侧平均压力峰值降低(P<0.05),第2—5趾骨、第4—5跖骨、足跟外侧平均压力峰值增加(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组间比较,第1趾骨、第1—2跖骨、第2—5趾骨、第4—5跖骨、足跟内外侧与地面接触面积及平均压力峰值、足跟面积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全身垂直律动疗法可有效缓解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跖屈外翻肌群痉挛状态,缓解其足外翻及步行时异常跖屈程度。但针对扁平足情况,未见明显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42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C臂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后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采用Harris评分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5~30(19±9)个月,骨折均愈合.髋关节Harris评分:优28例,良12例,可2例,优良率为95.2%.均未出现感染、髋内翻畸形、下肢外旋及短缩畸形、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及延迟骨愈合等并发症.结论 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对骨折端的血运影响和骨质破坏较小,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内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三维运动解析系统评价全身垂直律动疗法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学参数的效果。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收治的1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试验组),按照相同年龄、相同GMFCS分级,同期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收治痉挛型脑瘫患儿(对照组)进行1∶1配对,如果配对过程中有多名患儿符合配对条件,则选用简单随机法确定配对对象,总计36例样本。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再进行全身垂直律动疗法干预。所有患儿每周均接受3次常规康复训练,包括PT、OT、ST、中医传统康复等,以及每天至少60min的居家训练,3个月为1个疗程,总计两个疗程;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全身垂直律动疗法干预,每周3次,每次25min,3个月为1个疗程,总计两个疗程。试验前后,采用三维运动解析系统对两组患儿步行时空参数(步长、步速、步频、步宽、支撑相%、摆动相%)及下肢各关节支撑相运动学参数进行分析,并对两组儿童进行物理治疗评定及66项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66,GMFM-66),评估脑瘫患...  相似文献   
5.
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及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1]。传统康复方法包括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PT)、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OT)、言语治疗(speech therapy,ST)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年龄化与人口数量增多,老年型骨质疏松症发病率〉45岁约为50%,〉50岁约为70%,〉75岁约为90%;老年型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容易并发骨折,其引起骨折的发病率占骨折的30%-40%,转子间骨折患者在未来20—30年将进一步增加,粉碎性骨折如果内固定选择不当就会出现不容忽视的失败悼。现对我院治疗62例老年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适合老年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转子间骨折可靠的个体化的内固定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24例老年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转子间骨折运用多枚空心钉、PCCP、髓内钉系统和liss系统的治疗资料。结果:(1)骨折平均临床愈合时间9.1周,其中多枚空心钉固定患者骨折平均临床愈合时间9.6周;除多枚空心钉固定患者有轻度髋内翻外,其他患者均无髋内翻;多枚空心钉固定患者及Singh指数2、3级患者术后8周下地活动良好,其他患者3~4周下地活动。(2)12~24周按黄公怡疗效评定标准:优91.5%、良8.5%、差0.0%。结论:(1)PCCP和髓内钉系统治疗老年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转子间骨折能达到固定可靠、支撑牢固、功能恢复理想的疗效,但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慎用.(2)liss系统具有对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转子区骨量丢失较少、创伤小等优点,但支撑牢固性欠缺所以不宜早期患肢部分负重锻炼。(3)多枚空心钉固定的牢固性和支持性均不是很理想,对不能耐受较大创伤手术患者是解决绝对卧床和缩短骨折愈合时间较为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适合老年型骨质疏松症合并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微创内固定方法.方法:采用经皮加压钢板(PCCP)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型骨质疏松症合并转子间骨折患者29例.结果:①骨折平均临床愈合时间9.2周,术后患者平稳,未出现与内固定有关的并发症,术后3周下地活动良好.②随访12~24周,按黄公怡疗效评定标准,本组髋关节功能优28例(96.6%)、良1例(3.4%)、差0例.结论:①PCCP治疗老年型骨质疏松症合并转子间骨折,固定可靠、支撑牢固,转子区骨量丢失较少,具有恢复快、功能恢复理想、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②大转子中下部与股骨干不连续的患者慎用PCCP.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老年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转子间骨折的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68例老年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转子间骨折治疗临床资料;其中保守治疗68例,多枚空心钉内固定36例,Richard钉与抗旋转螺釘内固定136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28例。结果:手术治疗197例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6个月,病死3例;保守治疗62例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2个月,病死22例;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P<0.01)。股骨近端髓内钉和Richard钉固定的患者未出现髋内翻,无内固定物折弯、皮质骨钉断裂等内固定物意外;多枚空心钉固定的患者中17例出现轻度髋内翻。结论:老年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转子间骨折应根据身体情况尽快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治疗宜优先考虑内固定手术;内固定的选择应按减少并发症、减少转子区骨量丢失、支撑牢固、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理想的顺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