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应用低倍试验、金相检验、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对Q345、16MnR轧制钢板探伤不合格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MnS夹杂引起聚集氢,导致氢致裂纹的产生,以及碳在板材心部的偏析,钢板中心出现了贝氏体组织,使探伤不合格。  相似文献   
2.
采用扫描电镜和相图分析软件研究两种不同精炼工艺下高强船板钢中夹杂物的变化行为,结果表明:两种精炼工艺下,钢中的夹杂物变化为Al2 O3→CaO·Al2O3·MgO→CaO·(Al2O3)·CaS→CaO·CaS·(Al2O3);与LF炉为主的精炼工艺相比,采用以VD炉为主的精炼工艺,钢水中夹杂物密度从11.5个/mm2降至3.4个/mm2,小于5μm的夹杂物数量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3.
用物理检验方法,对高强度船体用结构钢的拉伸试验样断口分层的金相组织和断口形貌进行归类和分析。结果表明,拉伸试验样断口分层是由夹杂物和心部成分偏析造成的,严格控制钢材的纯净度和优化轧制工艺,可提高船体用结构钢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5.
高强度船板用钢开发及焊接裂纹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高强度船板的技术要求,设计了E40级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钢.采用微合金化结合控轧控冷工艺,以晶粒细化、沉淀强化为主要手段获得了成功,并对钢的可焊性进行了评价.产品已应用于船舶制造工业.  相似文献   
6.
通过LF精炼和连铸过程钢水和炉渣取样,对3炉60钢冶炼各个阶段的T[O]显微夹杂物的数量、尺寸及类型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LF进站时,3炉60钢中T[O]为0.007 0%左右;从LF进站→钙处理后→软吹结束→中间包浇注→铸坯,3炉60钢中T[O]总体呈现缓慢降低的趋势,其铸坯中T[O]降到0.003%以下。LF进站时,3炉60钢中夹杂物以硅锰脱氧产物SiO2-Mn0-(Al2O3)复合夹杂为主;经钙处理后,其钢中夹杂物转变为CaO-SiO2-Al2O3-Mg0系复合夹杂,该复合夹杂物的主要成分为CaO+MgO 20%~40%,SiO2 20%~40%,Al2O3 30%-50%。由于中间包浇注过程钢液存在明显二次氧化,导致60钢中间包内钢水T[O]和二次氧化产物SiO2-MnO-(Al2O3)夹杂数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介绍新钢空冷经济型塑料模具钢P20的开发,通过高锰低钼的成分设计,合理控制生产工艺,轧后直接空冷,配以560~600℃回火,得到全截面贝氏体组织,钢板硬度完全满足预硬型塑料模具钢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从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SEM、EDS和连铸工艺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铸坯气泡是造成冷弯起皮开裂的主要原因。并对预防铸坯气泡产生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30MnSi管桩钢筋(PC钢棒)延迟脆断的现象,从力学性能、化学成分、显微组织、表面质量、断口形貌以及后续热处理工艺等方面对延迟脆断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管桩钢筋发生延迟脆断主要是由于其热处理过程中回火温度不稳定,使钢筋表面局部形成异常马氏体组织,这种组织形式自身存在着组织应力,而内氢的存在增加了管桩钢筋的内应力;当受外力作用时,外力和管桩钢筋自身的内应力经过一段时间逐渐集中于表面马氏体区,形成断裂源,从而导致管桩钢筋静置数日后突然脆断。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镜扫描、金相检测、着色探伤等测试手段,研究30Mn B钢板加工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钢中存在较大的硫化物夹杂和未完全溶解的铬铁是造成本次钢板开裂的主要原因。通过控制铬铁的加入时间、增加软吹时间和控制钢中钙的质量分数等工艺手段,钢板开裂现象消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