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无压渗透法制备电子封装SiCp/Al复合材料过程中,烧结工艺对SiC预制件开孔率、抗压强度的影响,以及渗透工艺对Al液渗透形成复合材料的影响,并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热物理性能和表面涂覆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经1100℃分段烧结的SiC预制件开孔率、抗压强度较好;Al液浇铸温度、保温温度分别在750~850℃、800~900℃的范围时,SiC预制件的渗透效果较好;所制备的55%SiCp/Al复合材料相对密度为98.3%,热膨胀系数在(7.23~9.97)×10-6K^-1之间变化,热导率为146.5~172.3W/(m.K),复合材料表面涂覆性能可行性好。  相似文献   
2.
对SiC颗粒(SiCp)进行了1 100℃高温氧化处理,并制备了SiCp/Al复合材料。采用化学浸泡试验、扫描电镜、失重曲线、电化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氧化处理时间对SiCp/Al复合材料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间氧化处理后SiC颗粒表面形成不同形貌的SiO2氧化层,该氧化层可阻碍高温下铝液与SiC颗粒直接接触,避免了有害界面反应的发生,阻碍容易发生水解反应的Al4C3的生成,进而提高SiCp/Al复合材料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3.
不同SiCp预处理的SiCp/Al复合材料界面特征及耐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压渗透法制备了经不同SiCp表面预处理的SiCp/Al复合材料,研究了SiC颗粒表面预处理对SiCp/Al复合材料界面特征及其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氧化处理使SiC颗粒边界钝化,颗粒表面形成均匀SiO2氧化膜,复合材料界面结合良好,而未表面处理和酸洗的复合材料界面孔隙多,界面结合较差。经高温氧化SiC颗粒表面预处理的SiCp/Al复合材料耐腐蚀性能最好,酸洗次之,未表面处理最差。高温氧化处理形成的SiO2氧化膜对SiC颗粒起着保护作用,抑制了SiCp/Al界面Al4C3相形成,对复合材料耐腐蚀性能有利。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介绍CNG新型高效锭带的结构.特性,并与其它种类锭带性能及成纱质量做了对比,详细介绍了锭带上机方法、易出问题及应对措施等。CNG新型高效锭带能提高成纱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产环境,是纺织工厂高速锭子传动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6.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二期项目国内航站楼工程中存在钢网架结构,确保现场网架的安装工期为现场工程现场施工的重点。通过采用移动脚手架技术解决了脚手架影响下部其他施工作业面问题,减少了脚手架使用数量,为类似大型厂房、机场通道建设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萧山国际机场航站楼工程建筑体量大,占地面积广,楼板标高多变。采用GPS与全站仪相结合的测量方法,全面推行数字化测量控制技术。同时,引入三角形闭合差及中误差的计算,保证测量精度。经实践,此方法既缩短了施工作业时间,又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8.
萧山机场二期工程中,航站楼及穿主楼隧道基础部分施工存在标高种类多、当地土质粘聚性差等难点。工程应用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在保证了特定土质下成孔的稳定性同时加快了施工速度;通过将连系梁底垫层混凝土变更为整体浇筑的方式,改善了基础防水层的薄弱点;拆撑阶段合理选用、安排机械,并利用专业计算软件对施工工序进行合理变更,提高了施工进度;采用创新的泥浆回填技术,合理利用当地资源解决了护坡桩间距过窄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CNG、CNPG新型高效锭带的结构及尺寸的确定,重点介绍了上机安装及应用注意事项,旨在方便使用厂家选择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及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探讨了Al基体中分别掺杂Mg、Si、Cu合金元素对SiC/Al界面结合的影响, 重点考察了合金元素在界面偏聚时的电子结构和成键情况。研究表明: 在未掺杂Al/SiC体系界面结构优化时, 以Si原子为终止面的Brigde结构是最稳定的结合方式; 当合金元素分别替换界面处的Al原子后, 界面处原子的分波态密度、Muliken电荷及成键原子集居数等电子结构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这不仅增加了界面处 Si与Al原子结合, 同时也增强了界面处和亚界面处的Al基体和SiC增强相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使体系更加稳定, 界面黏着功均有不同提升; 其中掺Mg提升效果最明显, 其次为掺Cu和掺Si; 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掺杂Al/SiC体系黏着功和实验值较为接近且变化规律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