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1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120篇
工业技术   3659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来西亚某煤堆场项目的复杂工况对于采用真空预压法地基处理具有很大的挑战。针对工程中存在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了研究,为此提出了各项相关技术措施,并通过对现场监测和自检资料的分析验证了该技术措施的有效性,同时对加固效果也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些经验数据。  相似文献   
2.
3.
为了尽可能的去除钢中大颗粒的夹杂物, 在实验条件下通过向GCr15轴承钢中添加适量镁、稀土对夹杂物进行改性, 并利用Aspex夹杂物自动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对钢中改性后的夹杂物尺寸、类型、形貌等进行了观察、分析, 研究了稀土-镁复合处理对夹杂物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对轴承钢中加入微量镁处理, 可将未进行镁处理钢中的MnS-Al2O3、MnS、Al2O3夹杂改性为以含硫、镁复合夹杂物为主, 同时包含少量Al2O3、镁铝尖晶石夹杂.进一步采用稀土-镁复合处理后, 钢中的夹杂物转变为主要以含Re-S-O夹杂物为主, Al2O3、MnS、镁铝尖晶石夹杂逐步消失, 且夹杂物成球状分布, 绝大多数夹杂物在5 μm以下.稀土-镁复合处理轴承钢后, 10 μm以上的大颗粒夹杂物大大降低, 钢中的夹杂物明显得到细化.钢中镁含量不变时, 随着稀土含量的增加, 大颗粒夹杂物比例明显下降.而在稀土含量相近的情况下, 增加钢中的镁含量也有利于大颗粒夹杂物的去除.稀土-镁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夹杂物的细化.   相似文献   
4.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Si(正硅酸乙酯)、P(磷酸、磷酸二氢铵)和Mg(六水合硝酸镁、四水合醋酸镁)复合改性的HZSM-5催化剂。采用XRD、XPS、Py-IR、NH_3~-TPD等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磷源、镁源改性对HZSM-5催化剂物化性质的影响,并在固定床上考察了甲苯/甲醇烷基化制对二甲苯(PX)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用正硅酸乙酯、磷酸二氢铵和四水合醋酸镁对HZSM-5复合改性,较好的调变了催化剂的酸性和孔结构,催化剂强酸量由0.15mmol NH3·g~(-1)降为0.06mmol NH3·g~(-1),B/L值由1.33降为0.06,微孔分布变窄,最可几微孔孔径由0.88nm降为0.78nm,油相产物中对二甲苯的选择性从24.00%提高到87.20%。  相似文献   
5.
采用3种不同尺寸的预制缺口试样进行三点弯曲试验,研究试样尺寸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断裂性能的影响,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法(DIC)观测裂纹张开宽度(CMOD),并分析荷载-裂纹张开宽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拉伸试验中钢纤维体积掺量为2%时,UHPC呈现较好的应变硬化特性。随着试样尺寸的增大,比例极限(LOP)和断裂模数(MOR)均有所下降,其中LOP下降较为平缓,而MOR对试样尺寸大小更加敏感,下降幅度较大。这是因为对于同种配合比的UHPC,其LOP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基体的初裂性能,而MOR主要取决于试样中钢纤维的分布,由试样尺寸大小引起的钢纤维分布取向差异。  相似文献   
6.
研究以"翠香"猕猴桃为试材,比较两种温度(0±0.5℃和2±0.5℃)下,贮藏果实的冷害发生情况及品质差异,同时关注果实贮藏期间果实苦味的产生,以期找出果实苦味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0±0.5℃贮藏时,果实硬度保持较好,果实呼吸强度下降,有冷害和褐变发生,并伴有果实发苦现象;而2±0.5℃贮藏的果实未见冷害和褐变发生,色度得以保持,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下降,极显著延缓了细胞膜透性的升高,此外,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的含量也显著提高,果实没有出现苦味。试验中发现"翠香"猕猴桃苦味现象和冷害伴随产生,并随着冷害发展加重,推测"翠香"果实的苦味可能是由冷害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屋尘螨点刺液生物活性测定方法,以替代现用的放射性吸附抑制测定方法(radio allergosorbent test,RAST)。方法建立定量ELISA竞争抑制法,对屋尘螨点刺液进行生物活性测定,并对该法进行精密性、准确性、适用性验证,确定线性测定范围。应用RAST和定量ELISA竞争抑制法平行测定3批屋尘螨点刺液生物活性,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定量ELISA竞争抑制法测定屋尘螨点刺液制品生物活性,其最佳测定范围为0.052~0.125 HEP/m L;高、中、低3个浓度的日内精密性≤10.3%,日间精密性≤11%,回收率为87%~106%,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性;低、中、高3个加标样本的回收率均在73.18%~99.02%之间,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3批屋尘螨点刺液生物活性最佳测定范围的稀释度为1/48~1/192,所有测定样本的相对活性在80%~110%范围内,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屋尘螨点刺液生物活性检测。两种方法测定屋尘螨点刺液生物活性,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符合质量标准规定。结论定量ELISA竞争抑制法测定屋尘螨点刺液的生物学活性,重复性好,准确性高,操作简便,可作为现用生物活性测定RAST法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牛痘病毒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注射液中GM-CSF活性及表达量的梯度分析法。方法采用TF-1细胞增殖法,四参数方程拟合检测不同浓度梯度样品的GM-CSF生物学活性;采用ELISA法,二次方程拟合检测不同浓度梯度样品的GM-CSF表达量。结果牛痘病毒GM-CSF注射液及标准品的浓度与GM-CSF的生物学活性呈量效依赖关系,随着GM-CSF浓度的增加,其GM-CSF的生物学活性增强,数据经四参数方程拟合后呈S型曲线,相关系数分别为0.953和0.997,将剂量反应曲线中直线部分的浓度对数和相应的吸光度值作直线回归,两回归线的斜率b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该方法检测1批牛痘病毒GM-CSF注射液感染上清中GM-CSF活性,平均值为(181±16)GCU,变异系数为8.84%。牛痘病毒GM-CSF注射液及标准品的浓度与GM-CSF表达量呈量效依赖关系,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GM-CSF的表达量也降低,采用二次方程进行拟合,r2均﹥0.99;用该方法检测1批牛痘病毒GM-CSF注射液感染上清中GM-CSF表达量,均符合表达量与感染浓度成正比升高的规律和趋势,且均15 ng/m L。结论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适用性强,能表明病毒感染量与GM-CSF表达活性及表达量间的量效关系,对同类产品的质量控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运动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其核心就是对视频图像中的每一帧图像进行相应的研究和处理。本文主要研究思路是从压缩感知技术采样信号的角度出发,将每一帧的二维图像压缩采样成具有少量信息的一维信号,再通过信号重构用少量数据量将图像重构出来,最后通过目标检测技术对每一帧的图像进行运动目标提取。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同时可以大大减少目标检测中所记录的数据量,解决海量数据的存储与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