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含氟三环类液晶单体的介晶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显微热分析仪和偏光显微镜(POM)对CCP和CPP 两个系列液晶材料中含氟三环类液晶单体的介晶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CPP系列中的2CPPF3和4CPPF3外,其余所有化合物均有介晶性,在液晶态可观察到部分单体的近晶相和除2CPPF3和4CPPF3外所有单体的向列相的典型织构.探讨了烷基链碳原子数、环骨架结构以及氟原子取代数目对2个系列单体相变温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营销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方法,给出了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原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浓缩为主成分指标体系的算法,设计了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警度信号识别分类器。该分类器将主成分指标信息扩散到风险所有可能发生点上,其输入是浓缩后的主成分指标数据、而输出是期望的警度信号向量。基于该分类器,提出其虚警和误警概率的计算方法。由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强浓缩性,因此本分类器具有处理高维预警指标体系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4-(反式-4-烷基环己基)-2-氟苯硼酸和卤代苯为起始原料,采用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了2个系列15个侧向氟取代双烷基环己基联苯类液晶,采用1H NMR、IR和MS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讨论了不同催化剂、反应底物量以及不同的碱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强碱碳酸钾作用下,Pd(PPh3)4作催化剂、4-(反式-4-烷基环己基)-2-氟代苯硼酸∶卤代苯(摩尔比)=1.1∶1时,反应选择性和收率较高,产品收率最高达89%。  相似文献   
4.
低阈值TFT液晶材料物理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低阈值TFT液晶材料广泛应用于小尺寸液晶显示器。将CGUF、PGUF和PUQUF3个系列高介电各向异性液晶单体分别添加到基础配方P0,配制了2个系列混合液晶,考察不同单体对配方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添加相同比例的PUQUF系列单体对增大配方的介电各向异性和降低配方的阈值电压最有效;添加相同比例的PGUF系列单体可显著增大配方的双折射率和缩短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5.
沟通在组织管理过程中无时不在,它是一个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本文阐述了有效沟通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并从常见的几种沟通障碍,分析了造成沟通障碍的因素,并提出了探索有效沟通的技巧。  相似文献   
6.
二氟甲醚桥键类液晶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类液晶化合物,但是其相关相变行为和物理参数很少有系统地报道。本文采用DSC、POM测试,对系列1和2共计7种含环己烷的四环骨架二氟甲醚桥键液晶单体的介晶性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不同单体对混合液晶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加法原理对各系列单体的物理性能参数进行了外推。结果表明,与系列2化合物相比,系列1单体具有更高的清亮点和更宽的向列相温度范围。系列2单体由于氟原子数的增加,介电各向异性值增大。系列1单体可显著改善混合液晶的低温相溶性,有利于拓宽混合液晶的使用温度。  相似文献   
7.
设计合成了结构新颖的乙烯桥键含氟液晶化合物。以4-溴苄溴为起始原料,经3步反应制备出目标化合物,总收率为44.1%~48.3%,目标产物色谱纯度达到99.5%以上。产物结构经IR、1 HNMR、MS确认。用DSC和POM对化合物的相变温度进行了测试,发现该类化合物均呈现向列相。乙烯桥键引入后分子长径比增大,导致熔点、清亮点上升,液晶相区增加。物理测试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清亮点高、介电各向异性大、折光率高的特点,能够缩短液晶响应时间,在液晶显示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蔡家坡城区的用水量急剧增加,现有的供水水源和供水管网基础设施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本文依据蔡家坡城区供水现状,全面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萘甲酸酯类液晶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萘甲酸酯类液晶化合物是一种性能优越的超扭曲向列(STN)型显示材料,近年发展迅速。该文以萘为原料,经傅-克酰化、还原、氧化等反应得到重要中间体6 烷基 2 萘甲酸(nd),nd与不同取代酚反应得到10种萘甲酸酯类液晶化合物,收率4 4%~10 7%。目标化合物经过IR、1HNMR、MS结构鉴定,并考察了其相变行为特点。  相似文献   
10.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显微热分析仪和偏光显微镜(POM)对系列侧向氟取代双烷基环己基联苯类液晶的介晶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均有介晶性。在液晶态可观察到部分单体的近晶C相(SC)、近晶B相(SB)、近晶A相(SA)和所有单体向列相的典型织构。与相应的4,4′-双-(烷基环己基)联苯类液晶相比,引入侧向氟取代基以后近晶相温度区间明显减小,向列相温度区间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