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工业技术   7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沙井子断裂为塔里木盆地阿瓦提凹陷北部的控凹边界断裂,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倾向北西,长约180 km.通过对该断裂带的平面分布和剖面特征、断裂发育演化及其对油气聚集成藏控制作用等的分析,指出沙井子断裂带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可分为西、中、东3段。沙井子断裂带自海西运动早期开始发育,主断裂持续活动至今,控制了阿瓦提凹陷北部地区的构造格架和沉积作用、圈闭形成和油气运移,对油气的聚集成藏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主控因素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摘要:利用岩心物性及岩心照片对比分析研究区两类储层的储集性能和储集空间特征,并通过储层纵横向分布及油气水赋存状态研究寻找优质储集体发育的主控因素。研究发现,受沉积相带和断裂活动显著控制的上奥陶统礁滩复合体储层呈现明显的层位性和分段性;而以不整合岩溶和断裂活动为主控因素的下奥陶统岩溶风化壳储层集中发育于不整合面下40~200 m深度范围内,分层性明显。综合对比两类优质储层发现,两类储层发育的关键作用不同,但储层总体呈现“横向连片,纵向叠置”的分布特征,储集性能相当。进一步分析认为,碳酸盐岩优质储层是在沉积〖KG-*4〗-改造双控作用下发育的。塔中西部平台区和塔中Ⅰ号带内带的岩溶次高地与岩溶上斜坡,具有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条件,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勘探可继续向西、向内拓展。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油气成藏阶段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修祥 《勘探家》1997,2(1):16-19
塔里木盆地形成演化的多旋回性决定了油气在藏的旋回性,成藏旋回反映了油气地这聚演化史。文章根据柯坪隐伏构造的石油地质条件,认为在柯坪隐伏构造层中有可能找到未被后期破坏的,于第二成藏旋回期形成的大油气田。  相似文献   
4.
济阳坳陷阳信洼陷构造特征及勘探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阳信洼陷经过早第三纪始新世一新世断陷和晚第三纪坳陷发育阶段,无棣断层和郑店断层对其发展演化起了十分得要的控制作用。洼陷内展构造累计伸展量一般为3-8km,滑脱面埋深8-10km,经压实校正和剥蚀恢复的构造发育剖面表明,沉降中心由北向南迁移。指出阳信陷渍气勘探的重点应是沙三段-沙四段的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5.
塔西南前陆盆地油气资源与勘探对策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塔西南前陆盆地是古生代克拉通盆地与中、新生代前陆盆地的复合,在剖面上呈向北抬升的箕状结构。塔西南前陆盆地具有多套生油层、多套储盖组合和多种圈闭类型。不同勘探时期多种方法计算塔西南前陆盆地资源量在60×108t左右。该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策略应该是:对昆仑山前构造重新钻探并测试;在麦盖提斜坡积极寻找圈闭;对与巴楚隆起过渡的断裂带在钻探的同时应注意该区油气运聚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油气运聚成藏定时(定年、定成藏期)是研究油气从生烃、运移、聚集、保存等一系列过程中非常关键的技术,无论是对优选勘探目标、重建油气藏形成演化过程,还是对丰富与深化油气成藏理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外学者对成藏测年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逐渐形成了成藏年代学,并作为了石油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基于系统地调研,认为成藏年代学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三大阶段:定性描述阶段、半定量描述阶段、定量描述阶段。通过总结归类,主要将其分为传统地质学分析法、流体包裹体测年法以及同位素测年法,并且对各种测年方法的应用原理、适用范围、优缺点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相干技术等先进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技术,对研究区反转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分析了反转带与油气聚集的关系.JX1-1地区断裂发育,主要为NE走向,平面上呈雁列式排列.在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末期,JXl-1地区在郯庐断裂走滑应力作用下发生了反转,形成了良好的背斜构造背景,在古近系东营组沉积时期,持续隆升,到了古近纪末期和新近纪初期,基本定型.JXl-1反转带的发育对油气聚集成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有利于构造圈闭的形成;对沉积体系的展布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形成的断裂有助于油气的运移;对储层的物性起到积极的改善作用;反转强度过大对新近系浅层油气聚集不利;渤海海域郯庐断裂带过渡、拐弯部位的反转构造带古近系是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区带.  相似文献   
8.
运用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对渤海南部海域郯庐断裂的空间展布特征进行了刻画,综合分析了郯庐断裂在研究区内活动演化史及其对该区域内沉积和圈闭的影响。郯庐断裂在研究区渤海南部海域内表现出了明显的花状构造和地层拖曳现象,东支断裂南部的盐构造南北向展布也证实了郯庐断裂新生代以来确实发生过走滑活动;郯庐断裂的活动演化对莱州湾凹陷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渐新世的走滑活动导致了莱州湾凹陷沉积中心向凹陷东北方向发生了偏移,并在深浅层形成了以断背斜、半背斜和断块为主的圈闭。   相似文献   
9.
在对录井、测井、分析测试等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模拟实验对博兴油田沙四上亚段滩坝砂岩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滩坝相储层主要为砂泥薄互层状分布,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气分布呈严重不均一性,不同井区、不同砂组含油特征迥异;成岩作用导致该区储层质量差异较大,储层质量与含油气性有较好的正相关性,空间储层非均质性控制了油气充满度及宏观分布特征。模拟实验显示,成藏动力和成藏阻力的配置关系会影响油气的富集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成藏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杨柳  李忠  吕修祥  刘嘉庆  于洲 《石油学报》2014,35(2):265-275,293
针对塔中地区鹰山组顶部风化壳的储层特征,以成像测井为手段,研究了岩溶古地貌表征和识别方法。利用成像测井进行单井岩溶要素表征,可精细识别的要素包括:基岩、古土壤层、裂缝、溶孔以及洞穴等;对岩溶要素进行二维和三维空间配套,综合划分了古土壤层、垂直淋滤带、水平潜流带等结构单元;根据现代岩溶发育知识,以岩溶带划分结果为依据,刻画和解释了古地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鹰山组顶部发育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和岩溶洼地3种地貌单元,整体表现为由SW向NE渐低的古地貌形态,其中十号带的西部单元为高地,垂直淋滤带发育;十号带与一号带之间为斜坡,水平潜流带发育;一号带为洼地,岩溶不发育。基于以上认识构建了塔中地区鹰山组顶部风化壳储层地质模型,进一步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油气井位于岩溶高地及其周边的岩溶斜坡带,水井多位于远离高地的东部斜坡带或洼地,这表明塔中地区鹰山组顶部岩溶古地貌对成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