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6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乳化降黏剂SW-01主要由表面活性剂KY-MH、降凝剂DS、稀释剂AL及调节剂AM组成.影响降黏剂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其中,化学因素是影响乳化降黏剂作用效果的主要因素,它对稠油拟乳状液界面膜的形成、膜强度及膜致密度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当原油的含水率为42.1%,试验温度为33.5 ℃时,加入1 000 mg/kg降黏剂后,离心泵可以顺利输送原油,流量与扬程没有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泵的功率下降12%左右,可大大降低泵输过程中的能耗.  相似文献   
2.
安塞油田杏河长6 储集层中酸敏性矿物含量较高,敏感性分析为中等弱酸敏,长期以来一直禁忌酸化作业。在充分的室内研究基础上,实施有机酸酸化矿场试验并取得成功。证实了酸化技术在该储集层是可行的。从酸-岩反应机理和试验方法两方面分析了酸敏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指出现行的酸敏评价试验结果不能作为储集层能否进行酸化处理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3.
克拉玛依砾岩储集层微观水驱油机理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以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下克拉玛依组砾岩储集层为研究对象,从储集层特征分析和渗流机理研究着手,通过室内实验,研究砾岩储集层水驱油和渗吸过程中微观孔隙动用规律,分析孔隙结构与驱油效率关系,研究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和长期水驱油对储集层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目前剩余油饱和度较高,但剩余油主要分布于小孔隙之中;水驱过程中,优先动用的是超大孔隙,对采出程度起主要贡献的是中大孔隙;渗吸过程中,优先动用的是小孔隙,对渗吸作用起主要贡献的是中小孔隙;孔隙结构是影响驱油效率和微观剩余油分布的关键因素;长期水驱后,孔隙中填隙物发生膨胀、分散、运移和溶蚀,大孔道增多,连通性变好,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进一步增强。图11表5参21  相似文献   
4.
氟硼酸铵是一种含氟铵盐,在水溶液中显弱酸性,可以发生缓慢水解,最终产生氢氟酸,因此有了对砂岩储层进行基质酸化的可能.研究了以氟硼酸铵为主体配方的酸液体系的性能,确定了各组分的最佳浓度,并对添加剂进行了优选,确定出了一套合理的添加剂配方.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缓速、缓蚀等特点,为该体系的现场应用提供了室内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聚合物在砂砾岩储集层的驱油过程,选择有代表性的岩心样品,通过驱替过程中在线CT扫描监测和核磁共振方法,分析了克拉玛依油田七东1区克拉玛依组下亚组砂砾岩储集层不同模态孔隙结构岩心样品在水驱和聚合物驱过程中油水动用特征及水驱和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不同模态孔隙结构岩心样品驱油效率差异显著,聚合物驱效率最高的是双模态孔隙结构岩心样品;不同模态孔隙结构样品驱油规律一致,水驱首先动用高含油饱和度区域,聚合物驱进一步扩大原先水驱波及区域,低含油饱和度区域及孤岛状孔隙中原油基本未被动用。  相似文献   
6.
克拉玛依油田七东1 区克下组冲积扇储层构型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克拉玛依油田七东1 区下克拉玛依组(简称克下组)冲积扇储层为例,建立了不同级次构型单元的地震地质识别方法,总结了扇中多期次砂体垂向叠置界面的响应特征及侧向接触关系,形成了地震地质-动态相结合的砂体构型空间解剖方法。 研究表明,研究区存在双物源沉积特征;扇根与扇中界面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叠瓦式”,在平面上,地震属性表现为“雁列式”特征。  相似文献   
7.
现代有轨电车普遍采用槽型轨,为研究其清洁装置,设计了一种针对槽型轨内粘附性较强污物的松动机构,利用ADAMS进行动力学仿真,使轨道清洁的过程可视化。针对3种运动情况下不同刚度的扭转弹簧进行模拟和动力学分析,将扭转弹簧的刚度离散化的分成10个梯度,分析了机构运动和污物松动的过程,确定了最佳扭转弹簧刚度和对应工作转矩,为设计出符合运动要求的扭转弹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优化设计的机构,能够满足工作要求,有效松动清洁槽型轨。  相似文献   
8.
根据克拉玛依特低渗砾岩油藏非线性渗流特点,采用极限渗透率法定义了有效驱动压力系统评价指标,结合油藏开发井网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五点压裂井网驱动压力系统评价模型,并根据建立的模型分析了有效压力系统的影响因素,即期望产能、注采压差、压裂规模和井距(排距);同时,提出建立有效压力系统的主要对策为加密井网、增大压裂规模、增加注采压差。现场应用效果表明,提出的对策为该类油藏建立有效压力驱动系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砾岩油藏孔隙结构与驱油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铸体薄片、X衍射、岩石物性、扫描电镜和压汞资料对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下组储集层孔隙结构进行了全面分析,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储集层分为4大类(Ⅰ~Ⅳ)。分析了每一类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驱油效率。Ⅰ类储集层为大孔、中喉孔隙结构,孔喉分布相对均匀,连通性好,水驱油效率最高,平均为52%;剩余油主要以油斑形式赋存在孔隙壁上。Ⅱ类储集层为中大孔、中细喉孔隙结构,孔喉分布不均匀,局部发育大孔道,并存在微裂缝;水驱油过程中水窜严重,导致驱油效率较低,平均为42%;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细小孔道中。Ⅲ类储集层为中孔、中细喉孔隙结构,孔喉分布相对均匀,连通性好,水驱波及系数相对较高,水驱油效率高,平均50%;剩余油富集于小孔道及盲孔。Ⅳ类储集层为细孔、细喉孔隙结构,孔喉发育极差,次生孔隙和微裂缝发育,水驱波及效率低,驱油效率很低,平均为35%;剩余油主要以段塞形式分布在孔隙中。  相似文献   
10.
砂岩油藏非活性硝酸粉末液酸压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观点认为砂岩油藏进行酸压是不可行的,然而近年来砂岩油藏的酸压在某些油田取得了成功。就砂岩油藏酸压进行实验评价研究,对现场具有指导意义。非活性硝酸粉末液是一种新型酸化材料,正常状态下呈非活性,激活后可分解出具有强氧化性的HNO3,它能够剧烈地局部溶蚀岩石及其堵塞物,而不破坏地层结构,从而疏通油路,提高地层的渗透率。与常规酸相比,非活性硝酸粉末液具有解除无机物堵塞、暂堵、穿透深、二次污染小的优点。因此,实验中采用非活性硝酸粉末液作为处理液。通过溶蚀实验、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实验、酸化后的刻蚀形态和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影响因素分析,认为在砂岩油藏进行酸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