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3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于酸压施工的高成本及高风险,在设计阶段需要对酸蚀裂缝导流能力这一影响酸压改造效果的关键参数进行预测。目前关于酸蚀裂缝导流能力预测的研究尚存在一些问题,通常情况未考虑酸蚀裂缝长期导流能力的变化,导致预测的产能与实际产能存在一定差异。基于酸蚀裂缝闭合机理,考虑酸蚀裂缝中粗糙接触面上岩石的溶解、扩散和自由面上的溶解沉淀这3个过程的综合作用,建立了考虑压力溶解作用的酸蚀裂缝长期导流能力预测模型。研究表明,压力溶解作用对于酸蚀裂缝长期导流能力的影响不可忽略;压力溶解过程主要受控于裂缝间的化学势的影响,当体系达到平衡,反应停止;裂缝初始宽度、裂缝间初始接触面积比等因素都会影响压力溶解作用的强弱,裂缝初始宽度越大,裂缝间初始接触面积比越小,压力溶解作用越强,裂缝宽度下降越快。研究成果可以提高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的预测精度,为酸压设计提供可靠的参数,更为准确地描述酸压后产能的递减规律。  相似文献   
2.
碳酸盐岩酸压过程中的酸液滤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酸压过程中酸液的滤失机理,从酸液体系和酸压工艺两个方面提出了各种常用的控制酸液滤失的方法;酸液滤失对酸压设计结果影响较大,酸液滤失模型是酸压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准确的计算酸液滤失的模型仍在不断的完善之中,通常仍将一般的压裂液滤失模型用于酸压设计,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关于酸液滤失模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油田注水动态预测方法在描述产油量与各种注水开发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时存在困难,引入遗传算法(GA)对支持向量机(SVM)的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油田注水动态的GA-SVM预测模型。该模型利用SVM来建立注水开发影响因素和产油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同时利用GA对SVM参数进行全局寻优,避免参数选择的盲目性。根据学习好的油田注水动态预测GA-SVM模型对1个待判样本进行预测,得到的年产油量值为52.25×104t,与实际产油量的误差为1.8%。  相似文献   
4.
基质酸化是碳酸盐岩油气藏的重要增产措施,其增产效果极大程度上依赖于酸蚀蚓孔的生长情况。所以,运用数学模型对蚓孔生长进行模拟尤为重要。综述了毛细管模型、网格模型、无量纲模型与双尺度连续性模型等4种蚓孔生长模型的研究进展。毛细管模型运算简便,能模拟蚓孔生长过程中长度与半径的变化情况,但缺乏对最佳注入速率、面溶蚀、均一溶蚀等形态的认识;网格模型能较好地研究溶蚀情况,但由于大量繁琐的计算使其应用效率较低;无量纲模型能够较全面地描述溶蚀形态以及孔隙突破体积,但该模型不能独立运用,需要结合其他模型使用;双尺度连续模型能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弥补了上述各类模型的不足。但是,目前缺乏对蚓孔密度的计算,仅局限于实验条件下的岩芯模拟。建议蚓孔模型应向现场发展,将分形理论与蚓孔模型结合,用分维表示蚓孔模型中的参数,简化模型运算的复杂程度,使其更好地适应现场实际。  相似文献   
5.
一种单步法在线酸化酸液体系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注水井酸化主要采用常规酸化模式,但常规酸化存在酸化作业时间长、作业程序复杂、作业环境要求高、动复原复杂和协调难度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单步法在线酸化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采用一种高效酸液体系代替常规酸化三段式液体,实现"以一代三"功效。因此,开展了新一代单步法酸液体系—G智能复合酸液体系的研究,主要包括酸液体系与注入水、采出水配伍性、抑制沉淀、缓速、缓蚀性能、酸化流动效果评价及微观分析。结果表明,G-智能复合酸液能够满足单步酸液体系的性能要求,酸液体系与注入水最优混配体积比在1∶2~1∶8。微观电镜分析表明,酸液不会破坏岩石骨架。将该酸液体系应用于渤海油田B4注水井在线单步法酸化,酸化后该井的视吸水指数大幅度升高,降压增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千米桥潜山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埋藏深、温度高、产层厚度大、非均质性强、孔洞发育、含硫等特点,酸压改造面临诸多技术难题。针对2口井不同的完井方式,优选了不同酸压工艺,选用千18-19H的岩屑,对乳液型胶凝酸进行了室内试验评价研究,优选出适合于该地区大型酸压改造的酸液体系,对不同工艺的施工参数及排液方式进行了优化,同时结合储层地质特征进行了适应性研究与分析,探索性地提出了一整套适合于该地区的酸化工艺及相关配套技术,为今后该地区酸压工艺的实施开辟了一条新的技术创新途径。图5表4参7  相似文献   
7.
基质酸化和酸化压裂措施已广泛应用于油气增产过程中。成功的酸化增产需要将酸液均匀分布到各个层段,特别是对于处理裸眼完井的直井、水平井、延伸井及多分支井尤为重要。黏弹性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特殊性质可以阻塞高渗透率层段的流动,使处理液转向进入低渗储层。据最新的SPE文献报道,作为转向酸的清洁处理液在基质酸化和酸化压裂过程中,特别是在处理低渗储层及衰竭式开采的气藏中,由于需要更长的回流时间,产生了地层伤害。在水力压裂和压裂充填过程中发展了内部破胶技术,内部破胶剂能控制黏弹性胶体的破胶时间和地点,使其易于返排。本文介绍了一种含有破胶剂的清洁转向酸来处理碳酸盐岩储层。这种酸液体系很独特,酸岩反应之前黏度很小。当酸液耗尽或者鲜酸到达新的位置时,体系中的表面活性剂黏度达到最大。酸化处理过后,内部破胶剂活化使黏弹性表面活性剂破胶,体系黏度降低,同时残酸酸液在生产过程中返排,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可能存在的伤害。实验结果证实,酸化过程中的黏弹性胶体溶液在低剪切速率下产生了很高的黏度,且其在接触烃类物质后才加速破胶。进一步研究了在控制内部破胶剂降低残酸黏度的可行性。碳酸盐岩岩心流动实验表明,在矿物油清洗过程中,使用不含破胶剂的清洁处理液在蚓孔中产生的压降要高于使用含破胶剂的清洁处理液产生的压降。  相似文献   
8.
聚合物在流经多孔介质过程中,由于表面吸附和聚合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滞留,影响驱油效果。采用淀粉-碘化镉法测得了绥中36-1油田不同粘土矿物对大庆LD10-1聚合物的吸附量,分析了聚合物在浓度、温度发生变化时对粘土矿物吸附量的影响,并得出单位质量粘土矿物对聚合物吸附的变化规律:粘土矿物随大庆LD10-1聚合物浓度的增加单位质量吸附量逐渐增大,随着水浴温度的增加单位质量吸附量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9.
水平井酸化工艺技术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平井酸化是提高水平井产量的一项重要增产措施.由于水平井段长,钻井液污染的深度和范围较直井更为严重,所以要充分了解水平井的特殊性,考虑到酸化作业是在注入能力相差悬殊的长井段油气井中进行的,酸化作业的关键就是确定酸液的分布,将酸液均匀注入到低渗透带或伤害严重井段.而酸液的均匀分布又取决于对酸液体系和酸化工艺的合理选择.文章简要介绍了水平井的伤害特征和适用于水平井酸化的酸液体系,并针对水平井酸化处理的技术难点,阐述了适用于不同完井方式的水平井酸化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0.
水平井酸化伤害机理与垂直井有显著差异。从水平井中的流动机理出发,分析了水平井的伤害特征,伤害程度的大小采用表皮系数来表征,对两种不同的水平井表皮系数计算模型进行了描述,并采用实例计算对比分析两种模型的差异性。对比结果显示,Furui—Zhu—Hill模型预测的表皮系数较Frick—Economides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文章还对水平井段长度及各向异性系数对水平井表皮系数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