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9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结合混合型水网络的特点,对比分析了目标设定法、数学规划法等不同混合型水网络方法的技术特点、求解策略、适用范围及近期研究进展。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混合型水网络集成方法存在不同用水模型间转换机理的有效性难以证明、水源和水阱无法准确确定及多杂质水网络适用性差等缺陷。多杂质简化机理的研究、有效数学模型的建立、水夹点分析辅助简化数学模型、快速准确求解算法的开发等在处理混合型多杂质水网络时凸显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废弃钻井液日趋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近年来环保型钻井液的研究及应用进展情况,其中包括白油钻井液、烷基葡萄糖苷钻井液、硅酸盐钻井液、合成基钻井液和聚合醇钻井液,且对这些钻井液的作用机理、适用性和环保性能进行了分析,并简述了几种近年来开发的环保型钻井液处理剂。最后指出目前环保性钻井液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CO2的综合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通过化学途径实现CO2资源化利用的研究方向及进展,并报道了最新的研究技术和成果。通过适当的化学反应,CO2可以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醇、碳酸酯类等高附加值的产品,还可通过CH4–CO2催化重整制成合成气来制备乙烯或含氧化合物等。另外,本文还介绍了其它新型CO2化学利用技术,如通过合理设计的化学肺可将CO2直接转换为氧气,利用太阳能、电能和生物微藻技术实现CO2向有用化学品的转化以及作为新型储氢材料的研究利用进展。  相似文献   
4.
倪炳华  陈春生 《化学工程》1993,21(2):32-35,49
在φ600填料塔中。用空气-氨-水系统分别对φ30、φ40花心球形填料进行流体力学及传质特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此种填料由于各向同性,对液体有良好的分散作用,其性能与同尺寸环矩鞍相当。  相似文献   
5.
硫化氢分解制氢气和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硫化氢的脱除及处理是石油天然气工业中的一个重要工艺过程。本文综述了不同于克劳斯工艺的硫化氢分解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氢转移反应控制技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氢转移反应是催化裂化过程中的重要二次反应,对催化裂化的产品分布、产品质量以及裂化产物中的烯烃含量存在显著影响。本文结合氢转移反应的机理及热力学、动力学特征,从剂油比、反应温度、停留时间等操作条件及孔结构、稀土交换量等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方面,介绍了催化裂化反应中氢转移反应的优化控制技术及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烯烃齐聚生产α-烯烃的工艺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涛  张君涛  倪炳华 《现代化工》2007,27(Z1):48-53
介绍了α-烯烃工业化生产的工艺发展状况以及烯烃齐聚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对目前已工业化的烯烃齐聚工艺进行了比较,论述了各种工艺以及各类均相催化剂的优点和不足.同时指出烯烃齐聚多相催化体系因具有操作压力适中、催化剂易再生、产品易分离、设备无腐蚀、易于实现连续化生产、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等突出优点,是烯烃齐聚制备α-烯烃的极具开发潜力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8.
利用活性组分金属氧化物MO与催化裂化汽油碱精制碱渣中的无机硫化物及小分子硫醇钠反应生成NaOH的特性,以氧化铝为担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活性组分负载量不同的再生剂,通过固定床反应器对碱渣再生为碱的过程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该过程是一个化学反应与物理吸附共同作用的过程,在物理吸附段、反应吸附段和再生反应段各段中,化学反应与物理吸附所起作用大小不同.在40℃、再生剂装填量146.5g、进料速度1 mL/min时,再生180 min后游离碱浓度达95.41 g/L,无机硫脱除率为99%,挥发酚保持率保持在为90%以上,COD脱除率达到25%以上.失活的再生剂经灼烧再生后,可再次利用.经5次失活-再生后,再生剂的活性比新鲜再生剂降低约10%.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液化气碱渣处理工艺效果不理想且未利用液化气碱渣中的硫化物、小分子烃类及残余游离碱等资源的现状,利用活性组分MO与LPG碱渣中的无机硫化物及小分子硫醇钠生成NaOH的反应特性,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活性组分负载量不同的再生剂,并对液化气碱精制后碱渣进行了静、动态再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LPG碱精制后碱渣中碱的再生是一个化学反应与物理吸附共同作用的过程,当MO负载量为46.19%、n(MO):n(S)=1.3、反应时间5.0h、反应温度为40℃时,碱液中游离碱质量浓度由0提高到46.09g/L,无机硫和COD的脱除率分别为80.97%和65.47%.再生实验结果表明,失活再生剂适宜的再生条件为:400~450℃,灼烧50~70min.经5次再生后的再生剂,其游离碱的再生活性比新鲜再生剂下降约10%.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炼厂不同氢源、氢阱、氢气净化提浓单元等氢气网络的组成特点,采用夹点分析法对某企业的氢源、氢阱进行分析与计算,以氢气纯度、流量为约束条件,同时考虑压力、杂质的影响。通过耦合、调整氢源-氢阱网络等措施,优化后的氢气网络PSA负荷降低39.14%,制氢单元负荷降低27.11%,氢气压缩机减少2台,实现了增加氢气来源,降低氢气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