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研究西藏某水电站右岸边坡异常卸荷机理,采用物理模拟试验模拟河谷下切岸坡的形成过程。物理模拟试验要求相似材料抗压强度为原型的0. 002 5倍,而容重与原型一致,使该相似材料具有低强度、高容重的特点,正确配制出符合该要求的相似材料对物理模拟试验至关重要。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基本满足试验物理力学参数的配比,分析得到不同因素对相似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MATLAB,对正交试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并建立回归方程,对相似材料配比做出合理优化。  相似文献   
2.
降雨条件下滑坡体稳定性与裂隙诱发入渗密切相关。为了探究裂隙发育对堆积体降雨入渗的影响,以澜沧江某巨型堆积体坡表发育的裂隙现象为出发点,设计了均质堆积体和主-次裂隙堆积体2种模型。通过室内物理模拟试验及数值分析,并结合土体中的含水率、基质吸力、湿润锋迁移速度及深度的变化趋势可得出以下结论:裂隙型堆积体在降雨1 h和观测23 h的整个时间段内,其湿润锋迁移变化趋势可归纳为入渗加速→峰值→入渗减速→趋向于0;裂隙的存在为雨水入渗提供了有利的通道,雨水可到达土体深部,形成暂态饱和区,随降雨结束又逐渐消散;降雨在裂隙型发育的堆积体中的入渗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即前期完全入渗、裂隙下方强烈入渗、补偿加速入渗及水平侧渗。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滑坡复活机理和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膨胀土干湿交替环境下,具有反复湿胀干缩变形的特性,这使得传统锚索在膨胀土地区的表现一直不佳。依托于实际工程进行的此次试验,旨在研究扩大头锚索这种改进型锚索在成都膨胀土地区的应用效果。试验分析了高压旋喷扩大头锚索的施工参数,并对比了不同种类扩大头锚索的表现。结果表明:旋喷扩大头锚索施工,在旋喷时间20min、旋喷压强70MPa和旋喷时间27min、旋喷压强25MPa时可取得较理想的施工效果,且扩大头锚索在成都膨胀土地区有着良好的支护表现,其抗拔力远超传统锚索。  相似文献   
4.
以四川汉源九襄地区堆积体为例,通过现场勘测,结合粒度分析仪、全面图解计算法等途径,对其沉积特征、粒度参数进行计算与分析,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堆积体以粗、巨颗粒为主,磨圆度介于较好和极差之间,粒径相差悬殊,密实性较好;其在粒度频率曲线上大多表现为双峰型,其主次峰分别处于不同粒组,且均以粗颗粒占优势;堆积体平均粒径分布较广,介于1.73Φ~5.79Φ之间;分选性较差,峰度为平坦到尖锐,偏度总体上呈现正偏;由于堆积体受到流水作用,在粒度参数上均与冰川沉积物存在差异。研究堆积体沉积特征能对其种类划分与工程地质特性有较为全面地把握,并对还原古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6.
针对某古滑坡堆积体中典型的X、Y状裂隙开展室内物理模拟试验,研究体积含水率、孔隙水压力、基质吸力及湿润锋运移形态的变化,探讨X、Y状裂隙在降雨入渗过程中的差异性影响。结果表明,X、Y状裂隙在降雨入渗中形成明显的雨水优势流效应,隙底的暂态饱和区促使同期入渗速率比周围均质土体更快; X状裂隙在堆积体的中上部入渗速度快于Y状裂隙,而在底部入渗速度不及Y状裂隙,且Y状裂隙堆积体渗流特性变化程度更高;X、Y状裂隙降雨入渗可划分为强烈入渗阶段和稳定入渗阶段,但存在显著差异:X状裂隙下渗次于侧渗,Y状裂隙下渗强于侧渗。  相似文献   
7.
以大渡河中游某古冰水堆积体为例,通过原位渗透试验实际测得该土体渗透系数,并进行现场降雨试验,针对堆积体内部体积含水率、孔隙水压力和基质吸力的变化,对其入渗特征规律展开了较为深入地分析。实测数据结果表明:该地冰水堆积体实际入渗系数K=2.39×10-3 cm/s;降雨在该堆积体中的入渗影响深度不足4m且雨水下渗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小雨、中雨、大雨的影响深度分别为0.6m、1.4m、2.9m。研究成果可为该地区工程边坡施工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