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下游水系普遍存在的水质污染问题以及平原河网地区水质不稳定等特征,盐城市通过引入优质原水或采取多种措施在水源地取水口构建多重保障措施对微污染水体进行预处理,构建多重保障体系。部分项目已经投入使用,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为水质型缺水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政府质量监督体制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大中  杜观超 《建筑》2001,(2):10-11
政府工程质量监督作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自八十年代初实施以来,对遏制工程质量滑坡,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水平,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人们对工程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质量监督制度逐步出现了一些与市场体制和人民群众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质监体制改革势在必行。2000)年1月30日,朱 基总理签发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它明确指出“国家实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从而确立了工程质量监督的法律地位。 一、传统质量监督体制的一些不足 传统的…  相似文献   
3.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协同办公系统》,是基于互联网平台提供在线服务的软件系统,采用BS程序结构、WEB访问浏览方式,适应于建设主管部门及工程质量各责任主体协同办公。文章简要介绍了该系统试运行可实现的3大功能,并谈及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杜观超 《建筑》2015,(1):23-25
<正>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开始实施"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我国开展为期两年的工程质量治理行动,重点工作是全面落实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等六项任务。作为工程质量监督从业人员,笔者感到我国的工程质量监管模式正逐步实现由政府"监、帮、促"到企业自控乃至每一个从业人员自我约束的根本转变。一、我国工程质量监管的历史变迁近年来,随着我国基本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为适应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国家相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管理文件,这些法规文件在不同时期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某工程现场实施全方位的质量监督,认为尽管泵送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在性能上不尽相同,质量控制较普通混凝土也有较大差异,但只要严格控制,其质量是完全可以保证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人工湿地对微污染河水水体的生态净化运行实例,介绍了改善城市供水水源的新途径。同时统计多个水质指标在水质净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即净化前后的相关性)和水质指标大样本的统计规律,得出了现有人工湿地系统的净化效果,以期指导湿地系统的改进,并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盐城市盐龙湖表面流人工湿地底泥氧化层理化性质,探讨其对底泥氮、磷及有机物释放过程的影响,在测定底泥理化性质的基础上进行了室内静态柱状试验。结果表明:盐龙湖表面流人工湿地长期运行后在底泥表层形成了厚度为1 cm、呈棕黄色、无明显臭味、含水率低、TP含量高、TOC和TN含量低的氧化层;氧化层对于底泥中污染物的释放特征影响显著(P0.05),对内源污染的控制具有一定的正面作用;无氧化层试验组上覆水中TN、NH_3-N和COD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比有氧化层试验组高9.5%、30.8%和3.5%;在湿地的实际管理中,不宜对湿地进行疏浚,如疏浚则疏浚深度应达到健康层。  相似文献   
8.
城市水源水的污染导致常规给水工艺处理不能满足安全用水要求,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简便的预处理技术来以减轻常规工艺的负担。人工湿地是一种由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构成,利用物理、化学、生物协同作用净化水质的技术,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发展。文章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应用在微污染水源水预处理方面的技术以及人工湿地技术在处理微污染水中的应用现状与不足。  相似文献   
9.
杜观超 《建筑工人》2004,(12):33-33
钢筋进场时,应该按规定抽样复验,这对判定钢筋的各项质量指标,真实反映钢筋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在核查钢筋复验报告时,往往只看其检测结论。即是否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49-1998)规定的力学性能要求,而忽视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框架结构的特殊要求。《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以强制性奈文及主控项目规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