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6上浅埋煤层放顶煤开采的特点,通过经验类比、理论计算以及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对液压支架选型进行了分析论证,最终确定为ZF10000/27/42型液压支架,并通过实测矿压数据绘制工作阻力频率分布直方图,证明了该型液压支架可以满足浅埋煤层顶板控制的适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陈代谢  赵仲凯  杨柏  侯湘琪 《电子测试》2014,(17):115-116,106
在油田开发中,复杂构造区块的解释难度不断加大,三维可视化技术成为了研究地质构造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相干体为着眼点,利用多角度立体空间可视化解释技术,在三维空间对复杂断层进行精细解释,复杂断层在三维可视化技术的作用下,变的易于观察和认识,为日后的储层预测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技术,建立一种以牛β-乳球蛋白为掺假标识物的检测方法,用于定性定量检测骆驼乳中掺假的牛乳,并且探讨不同热处理方式对掺假标识物的影响,以期满足不同商品化驼乳制品的检测需求。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检测鲜驼乳、巴氏杀菌驼乳以及驼乳粉中掺假的牛乳,3 种类型掺假乳样本的定量检测回归方程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7 9、0.996 9和0.997 8;鲜驼乳、巴氏杀菌驼乳和驼乳粉中掺假牛乳的检出限分别为2%、3%和5%,可满足检测需求;利用该方法在10 种不同品牌市售纯驼乳粉中检测出4 种掺假驼乳粉产品。UPLC法可以有效地检测骆驼乳及其制品中掺假的牛乳,为骆驼乳行业的掺假检测提供一定的技术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4.
阳极是限制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输出功率的关键因素,通过改性阳极,可望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本文利用MnSO4氧化还原介体修饰石墨阳极,研究了MnSO4含量对阳极和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锰离子可有效加速电子转移,当阳极MnSO4的含量为4%时,阳极性能最好,电池内阻最小,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51.64mW/m2,是...  相似文献   
5.
利用去籽后籽瓜副产物制备籽瓜粉,对籽瓜粉加工过程中护色工艺进行研究,提高新疆籽瓜利用率,为新疆籽瓜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生产加工提供理论依据。选择抗坏血酸浓度、柠檬酸浓度和护色时间作为籽瓜果肉护色效果的3个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法优化试验,确定籽瓜果肉护色工艺最佳条件为:抗坏血酸浓度0.6 g/L、柠檬酸浓度8.5 g/L的混合酸溶液,护色时间为23 min,在此条件下,吸光值为0.323,护色效果最佳,从而保证籽瓜粉品质。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泌乳双峰骆驼乳功能性蛋白及脂肪酸变化规律,该研究动态追踪20峰泌乳双峰驼并采集泌乳期330 d内的驼乳,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分析,检测α-乳白蛋白(α-lactalbumin, α-LA)、乳铁蛋白(lactoferrin, LF)、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G, IgG)和溶菌酶4种目标功能蛋白及34种脂肪酸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驼乳中共检测到4种目的功能蛋白及32种脂肪酸,色谱峰形尖锐、无杂峰干扰。驼乳4种功能蛋白含量在初乳期极显著高于常乳期(P<0.01),泌乳后期随着泌乳时间延长含量缓慢降低,功能蛋白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其中α-乳白蛋白与IgG具有强正相关。脂肪酸含量在初乳期至常乳期30 d内波动明显,其余时期脂肪酸含量变化不大。长链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中链脂肪酸在泌乳期含量较为稳定;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合理,且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及单不饱和脂肪酸变化趋势相反,在初乳期3~7 d内变化较为明显,在泌乳高峰期90~150 d波动极为明显,少数脂肪酸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驼初乳功能蛋白与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双重PCR技术检测驴乳中掺假的牛乳的鉴别方法。方法 将牛乳按比例掺入驴乳制备掺假乳,经热处理提取DNA,以驴和牛的12S-RNA、16S-RNA为靶标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相应的PCR,优化双重PCR退火温度,同时考察该方法在巴氏杀菌、高温灭菌和冷冻干燥条件下的适用性及灵敏度。结果 牛和驴的引物特异性均良好,与非目标物种DNA不发生交叉反应,DNA检测限最低为10 ng;优化后的双重PCR最佳退火温度为55.7℃;单重PCR由于干扰因素少,对驴乳中牛乳的掺假检出限均为0.1%,而双重PCR也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及灵敏性,在原料乳中检出限为0.5%,巴氏杀菌乳、高温灭菌乳和冷冻干燥驴乳中检出限均为2%。相较于单重PCR,双重PCR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成本。结论 本研究为驴乳中牛乳的掺假检测提供了一种准确、灵敏和经济的方法,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下(75、95和121℃)重复的加热-冻融循环处理对甘薯淀粉结构及物化特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差示量热扫描仪及快速黏度测定仪对甘薯淀粉的结构、结晶性质、热特性和糊化特性进行分析,并测定了其膨胀势、溶解度和体外消化性。75、95和121℃加热-冻融循环处理均使甘薯淀粉颗粒形态破坏或消失,呈不规则块状;75℃加热-冻融循环处理导致了甘薯淀粉结晶吸收峰及热吸收峰强度减弱,焓值降低、糊化温度升高且范围变小,而经95和121℃加热-冻融循环处理后,甘薯淀粉结晶型由A型向B型转化,热吸收峰消失;此外,甘薯淀粉溶解度随着加热-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各黏度特征值降低,回生趋势减弱,慢速消化淀粉(SDS)含量有所增加,121℃一次加热-冻融循环处理(RGR-1)后含量最高,可达29.25%。  相似文献   
9.
在油田开发中,复杂构造区块的解释难度不断加大,三维可视化技术成为了研究地质构造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相干体为着眼点,利用多角度立体空间可视化解释技术,在三维空间对复杂断层进行精细解释,复杂断层在三维可视化技术的作用下,变的易于观察和认识,为日后的储层预测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利用硅胶柱层析法对啤酒花浸膏中的黄腐酚进行了分离,采取了2种洗脱方法。方法一是采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固定比例(2:1)洗脱2次,第1次洗脱后合并含有黄腐酚的洗脱液,浓缩成浸膏,进行第2次洗脱;方法二是以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梯度洗脱2次,第1次梯度洗脱后合并含有黄腐酚的洗脱液,浓缩成浸膏,进行第2次梯度洗脱。结果表明,方法一的分离效率高、速度快,黄腐酚得率较高(44.88%),但黄腐酚的纯度较低(57.78%);方法二的黄腐酚得率较低(43.16%),但纯度高(81.10%),部分馏分浓缩后有结晶析出,经HPLC检测为黄腐酚结晶单体,纯度达到98.1%,因此可以应用硅胶柱层析法高效分离和纯化啤酒花黄腐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