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迅速准确地鉴别掺假骆驼乳的气味特征,本研究以阿拉善双峰骆驼乳为研究对象,驼乳按照不同掺假浓度分为0.1%、1%、3%、5%、10%、15%、20%和100%的牛乳梯度进行制备。根据掺假驼乳的气味特征,通过电子鼻10个传感器和多变量结合分析更快速、准确的评价掺假驼乳。最后,对验证集中的掺假驼乳样品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电子鼻对掺假乳样挥发性成分响应值的前两个主成分为85.1%、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的相关系数为R2X=0.842,R2Y=0.628,Q2=0.618;揭示电子鼻可有效区分驼乳或掺假驼乳样品,且检测驼乳中牛乳掺假的最低检测限为1%,影响驼乳气味识别的关键电子鼻传感器为W5S传感器。此外,验证集掺假乳样PLS-DA模型的相关系数为R2X=0.81,R2Y=0.659,Q2=0.641;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电子鼻用于鉴别驼乳气味的有效性。综上,本研究采用电子鼻技术实现了对驼乳中牛乳掺假后气味特征的快速、准确鉴别,为后续掺假驼乳气味特征成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其它食品类的掺假检测提供一种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双重PCR技术检测驴乳中掺假的牛乳的鉴别方法。方法 将牛乳按比例掺入驴乳制备掺假乳,经热处理提取DNA,以驴和牛的12S-RNA、16S-RNA为靶标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相应的PCR,优化双重PCR退火温度,同时考察该方法在巴氏杀菌、高温灭菌和冷冻干燥条件下的适用性及灵敏度。结果 牛和驴的引物特异性均良好,与非目标物种DNA不发生交叉反应,DNA检测限最低为10 ng;优化后的双重PCR最佳退火温度为55.7℃;单重PCR由于干扰因素少,对驴乳中牛乳的掺假检出限均为0.1%,而双重PCR也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及灵敏性,在原料乳中检出限为0.5%,巴氏杀菌乳、高温灭菌乳和冷冻干燥驴乳中检出限均为2%。相较于单重PCR,双重PCR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成本。结论 本研究为驴乳中牛乳的掺假检测提供了一种准确、灵敏和经济的方法,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检测牛乳中β-乳球蛋白含量可以判断牛乳热处理程度。本文利用UPLC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的特点,选择210nm检测波长进行检测,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来测定巴氏杀菌乳和超高温灭菌乳中β-乳球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采用校准曲线法定量,检测到标准工作溶液变异系数(CV)在0.04%~0.23%之间,R2=1.00;超高温灭菌乳β-乳球蛋白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7.15%~99.11%之间,变异系数(CV)在0.53%~0.71%之间;巴氏杀菌乳β-乳球蛋白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6.56%~98.43%之间,变异系数(CV)在0.04%~0.15%之间;β-乳球蛋白方法检出限为20.41 mg/kg(S/N=3),方法定量限为61.23 mg/kg,符合GB/T 27417-2017《合格评定化学分析方法确认和验证指南》标准要求。该方法简便易行、定量准确、精密度好,可用于液态乳中β-乳球蛋白的定量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4.
以生鲜驼乳和不同干燥方式生产的驼乳粉为材料,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表征采集时间、采样地点、脂肪含量、干燥方式对驼乳乳清蛋白多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地点同一个体的驼乳在不同月份之间的乳清蛋白有统计学差异,说明驼乳中的蛋白质变化水平受季节的影响。不同地点采集的驼乳中乳清蛋白在同一个月份也有统计学差异,说明不同采样地点对鲜驼乳乳清蛋白的多态性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乳粉加工的干燥过程会影响驼乳乳清蛋白的多态性,干燥后得到的各类驼乳粉中乳清蛋白的组分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热损伤。乳粉中乳脂对乳清蛋白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驼乳粉乳清蛋白中蛋白组分相对丰度的变化不仅与原料乳中脂肪含量有关,也与乳粉的热加工方法、乳清蛋白中的热敏蛋白、加热杀菌有关。且与低温真空干燥法相比,喷雾干燥法对驼乳粉中乳清蛋白的多态性变化影响更为显著,对乳铁蛋白和α-乳白蛋白的破坏严重。用RPHPLC方法能够快速检测驼乳粉中α-乳白蛋白,表明其可以作为驼乳清蛋白多态性的最佳标识物。  相似文献   

5.
超高压杀菌技术对牛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研究了超高压(UHP)冷杀菌技术对牛乳品质的影响。在350~600MPa 的超高压下对牛乳采用连续加压、交变加压方式及栅栏技术处理一定时间后,测定其微生物指标和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并与巴氏杀菌技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压力越高,保压时间越长,交变次数越多,杀菌效果越好;采用栅栏技术对牛乳中的微生物具有更有效的杀菌作用,其中相同浓度的(终浓度100mg/L)ε-聚赖氨酸较Nisin具有更强的杀菌效果;利用SDSPAGE电泳研究了不同杀菌方式对牛乳总蛋白的影响,发现经UHT、巴氏和500MPa 交变处理的牛乳与鲜牛乳相比其总蛋白电泳图谱靠近负极方向第一条谱带消失,第二条谱带颜色变浅,由此推测经上述处理后牛乳中有一些蛋白质的亚基发生了解离,而经400MPa 交变处理的牛乳与生鲜牛乳的总蛋白电泳图谱相似;超高压处理过的牛乳营养成分与鲜牛乳相比,苏氨酸、VA、VC 在超高压处理中受到的破坏明显比巴氏杀菌小得多,特别是苏氨酸和VA几乎完全被保留下来,而VC 含量也要比巴氏奶高出25% 以上,对于VB1、VB2,检测数据也表明,超高压灭菌对其破坏要比巴氏灭菌小,其含量分别比巴氏杀菌牛乳高出9.5% 和2.6%;与巴氏杀菌乳相比,超高压杀菌有助于延长牛乳的保质期,扩大牛乳的销售半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不同巴氏杀菌处理下绵羊乳蛋白的结构变化,同时以牛乳为对照,比较二者差异性。 方法 :分别以低温长时巴氏杀菌(65 ℃ 30 min)、高温短时巴氏杀菌(85 ℃ 15 s)和超巴氏杀菌(121 ℃ 5 s)对绵羊乳、牛乳进行杀菌处理,探究巴氏杀菌处理对绵羊乳和牛乳总蛋白及乳清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结果: 3种巴氏杀菌处理均会影响绵羊乳总蛋白和乳清蛋白二级结构,改变乳蛋白原空间结构;相比总蛋白,乳清蛋白二级结构稳定性受热处理影响更大(P<0.05,超巴氏杀菌处理对绵羊乳总蛋白与乳清蛋白二级结构影响最大,乳清蛋白变性程度最大。绵羊乳与牛乳在3种巴氏杀菌处理方式下蛋白二级结构的变化规律略有差异。 结论: 3种巴氏杀菌处理下低温长时巴氏杀菌绵羊乳蛋白结构及组成变化最小,且绵羊乳总蛋白与乳清蛋白二级结构的变化规律与牛乳略有不同,在绵羊乳液态奶加工时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建立一种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为基础的方法检测并鉴定骆驼乳中的磷酸化肽段。通过商品化的二氧化钛(Ti O_2)材料富集驼乳中低丰度的磷酸肽,并优化出Ti O_2富集材料与驼乳中磷酸肽相互作用最适宜的吸附洗脱条件,孵育缓冲液:乙腈/水(50∶50,v/v)+1%三氟乙酸,洗脱液为10%氨水。再将得到的磷酸肽溶液用MALDI-TOF MS方法检测,用Mascot数据库进行数据检索,能够从驼乳中鉴定出四个磷酸化肽段。本研究为不同哺乳动物乳中磷酸化肽段的检测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且能够应用于掺假乳的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热处理方式对牛奶中乳清活性蛋白的影响。方法:以奶场牛乳、巴氏杀菌乳、超高温瞬时灭菌(UHT)乳和蒸汽侵入式直接杀菌(INF)乳4种不同热处理方式的牛奶作为研究对象,观察4种牛奶活性蛋白含量及热处理后牛奶中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等的变化情况;采用SEM、FTIR、荧光光谱分析仪和Malvern纳米粒度仪分析微观结构。结果:4种热处理牛奶中,奶场牛乳的乳清蛋白含量最高,INF杀菌乳与巴氏杀菌乳中乳清蛋白含量和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相当;UHT灭菌乳的粒径及其乳清蛋白极性环境均显著增加;4种牛奶乳清蛋白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逐渐增加,乳清蛋白结构从有序向无序转化。结论:蒸汽侵入式直接杀菌对乳清活性蛋白的损伤程度小于超高温瞬时灭菌,与巴氏杀菌相当,且此方法处理的牛乳保存期高于巴氏杀菌乳。  相似文献   

9.
乳品是人类重要的营养源,然而乳品掺假现象时常发生,近年来尤以向乳品中掺假动、植物蛋白,向特色畜乳中掺假牛乳等方式为主,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甚至会危害消费者的健康。该研究总结了目前常见的掺假行为及相关检测方法,并介绍了蛋白质组学技术——一种通过确立特定生物标记物来区别不同物种乳的技术。作者查询了国内外近十年来牛乳和特色乳掺假方面的研究报道,关键词设置为“蛋白质组学”、“乳品”、“真实性”、“生物标记物”等,按照奶畜乳类别将所得文献进行分类。分别对奶牛乳、羊乳、驼乳、水牛乳、牦牛乳、驴乳的掺假物、潜在标记物和检出限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乳品真实性鉴定和保障乳品质量安全提供有效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研究牛乳和驼乳中酪蛋白的差异蛋白组学分析,采用双向电泳和质谱联用技术在蛋白质水平上探讨牛乳和驼乳的差异性,获得其中差异蛋白质,并以此为标识物建立了驼乳中牛源性成分的检测方法,进一步促进驼乳以及驼乳酪蛋白的研究和开发。用双向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对牛乳和驼乳中酪蛋白进行了初步分离分析。结果表明:与牛乳酪蛋白相比,在驼乳酪蛋白的2-DE图谱中发现差异蛋白斑点有40个,其中33个蛋白在驼乳酪蛋白中表达缺失,7个蛋白在驼乳酪蛋白中表现为低表达,对低表达的蛋白斑点(10、11、13、16、63、64、127)进行Maldi-TOF-TOF质谱鉴定,成功回收和鉴定了这7个低表达蛋白的中5个,归属为3个蛋白,分别是酪蛋白2、κ-酪蛋白A片段、β-酪蛋白。说明驼乳和牛乳酪蛋白之间的确实存在一定差异性,可以以此差异蛋白为检测标识物来建立驼乳中牛源性成分的检测方法,来满足驼乳及乳制品真实性问题的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为克服酶联免疫吸附法无法检测羊乳中掺加的经过热处理的牛乳的局限,本研究首先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发现牛乳区别于山羊乳的关键非蛋白生物标志物为N-乙酰氨基葡萄糖,然后基于该标志物开发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手段定量检测山羊乳中掺加的牛乳的方法。样品在70?℃经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衍生60?min后,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上使用反相C18色谱柱对目标物进行分离,在245?nm紫外波长下对其进行检测,根据N-乙酰氨基葡萄糖含量推算山羊乳中掺加的牛乳量。该方法的牛乳掺加量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3%和1.0%,在1%~100%的牛乳掺加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4,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100.4%~105.1%,在10、50?mg/L和100?mg/L加标质量浓度下,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8%和2.0%、1.7%和3.7%、2.6%和2.7%。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可用于山羊乳中掺加牛乳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夏启  黄志轩  鲍蕾  卜汉萍  陈达 《食品科学》2022,43(24):296-302
建立一种快速的奶粉掺杂拉曼成像识别方法,开发了自编码收缩神经网络重构算法,从低信噪比的短时拉曼成像信号中准确提取本征信号,并有机结合多元回归技术对奶粉中掺杂物进行定量分析,极大提升了拉曼成像扫描速度。在多种掺杂奶粉样本的定量检测中,该方法所建立的定量模型R2均达到了0.95以上,其检测速度较传统拉曼成像技术提升了30 倍,可在2 min之内完成50 mm×50 mm区域内的奶粉掺杂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满足奶粉掺杂快速检测的实际需求,并为其他非均匀食品体系掺杂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羊乳粉、牛乳粉的热学特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对真空冷冻干燥制备的全脂羊、牛乳粉样品以及高比例掺假(75%、50%、25%)和低比例掺假(10%、5%、3%、1%)牛乳粉的混合羊乳粉样品进行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全脂羊乳粉和全脂牛乳粉在DSC热学指标上存在差异,全脂牛乳粉相比全脂羊乳粉缺失一个脂肪特征熔融吸热峰b,蛋白质熔融吸热峰c峰值温度和热焓值较低,而乳糖熔化分解峰e热焓值较高。对于掺入不同比例牛乳粉的羊乳粉,通过检测是否存在吸热峰b及其热焓值,可判断样品掺假牛乳粉比例是否在25%以下及判断掺入牛乳粉的量;在不同比例掺假样品中检测乳糖熔化分解峰e的焓值可判断羊乳粉掺入牛乳粉的掺假量。因此,DSC技术可以实现对羊乳粉、牛乳粉热学性质的分析和评价,也可作为乳制品行业质量保证和真实性鉴别的潜在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近红外光谱法结合Adulterant Screen算法快速鉴别奶粉中大豆蛋白和尿素掺假的方法。方法采用近红外光谱仪获得奶粉未知样的光谱曲线,再用Adulterant Screen算法以及全数据库奶粉分类模型和既定类型的掺假物模型对曲线主要成分和掺假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该方法对一定浓度大豆蛋白和尿素掺假奶粉样可以实现掺假鉴别,大豆蛋白和尿素掺假奶粉样的掺假判别限分别为0.3 g/100g和0.2 g/100g,掺假物正确识别限分别为0.5 g/100g和0.8 g/100g。结论利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Adulterant Screen算法可以快速鉴别奶粉中大豆蛋白和尿素的掺假。  相似文献   

15.
首次利用实时荧光PCR 方法,以大豆内源参照基因lectin 为指标,对奶粉中掺入豆粉等植物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正己烷抽提奶粉中的油脂,苯酚抽提奶粉中的蛋白质等处理步骤后,应用植物基因组DNA 提取试剂盒能够得到高质量的DNA 模板。实时荧光PCR 反应结果表明,该方法判定奶粉中掺入植物成分的灵敏度大大提高;奶粉中掺入大豆粉或大豆制品的掺入量与实时荧光PCR扩增曲线及循环数呈良好的对应关系。实时荧光PCR 法能够对奶粉中掺入的植物成分进行快速准确地定性、定量分析,可以作为市场监督和检验鉴定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集了25 个合格液态牛奶样品,并制取了3 组分别掺入不同含量掺假物质的牛奶样品:水解植物蛋白粉(0.3~50g/kg),乳清粉(0.03~30g/kg),植脂末(0.03~30g/kg),每组含50 个样品。应用CCD短波近红外光谱仪(600~1100nm)扫描其透反射光谱,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快速定量检测牛奶中掺假物质的可行性。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近红外光谱与牛奶中掺假物质含量之间的定量模型。结果表明,对掺入的水解植物蛋白粉的定量预测准确度较高,相关系数为0.969,预测标准差为0.456g/kg,可以满足定量检测的需要。预测乳清粉和植脂末含量时,由于很多样品的掺假物浓度低于1‰时,受近红外光谱检测限的限制,难以准确预测牛奶中这两种掺假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assessed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gas chromatography (GC) in detecting milk fat (MF) adulteration with vegetable oils and animal fats and of characterizing samples by fat source. One hundred percent pure MF was adulterated with different vegetable oils and animal fats at various concentrations (0%, 10%, 30%, 50%, 70%, and 90%). GC was used to obtain the fatty acid (FA) profiles, triacylglycerol (TG) contents, and cholesterol contents. The pure MF and the adulterated MF samples were discriminated based on the total concentrations of saturated FAs and on the 2 major FAs (oleic acid [C18:1n9c] and linoleic acid [C18:2n6c], TGs [C52 and C54], and cholesterol contents us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compared difference. These bio‐markers enabled the detection of as low as 10% adulteration of non‐MF into 100% pure MF. The study demonstrated the high potential of GC to rapidly detect MF adulteration with vegetable and animal fats, and discriminate among commercial butter and milk products according to the fat source. These data can be potentially useful in detecting foreign fats in these butter products. Furthermore,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at several individual samples should be analyzed before coming to a conclusion about MF authenticity.  相似文献   

18.
采用"硫酸-丙二酸-溴酸钠-溴化钠-硫酸铈铵"为振荡体系,利用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法测定羊奶粉中掺杂的糊精含量。先向羊奶粉中掺入不同量的糊精,配成掺杂糊精的羊奶粉标样,每份羊奶粉标样的总量为0.7 g。通过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法对羊奶粉标样进行测定,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其诱导时间相对于羊奶粉中掺杂糊精含量之间的一元线性关系,可求出羊奶粉中掺杂的糊精含量。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达到以下指标:当羊奶粉中掺杂的糊精含量在0~30%范围内时,糊精含量与诱导时间值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1~0.9998,回收率为94.00%~108.75%,RSD为0.31%~1.96%,检测范围为0~0.30 g/g,检出限为8~9.3 mg/g。方法准确度高,操作简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测定羊奶粉中掺杂糊精的方法,也可作为复杂样本中其它成分定量分析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马永杰  包洪亮  董文宾 《食品科学》2017,38(16):292-297
采用"硫酸-丙二酸-溴酸钠-溴化钠-硫酸铈铵"为振荡体系,利用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法测定奶粉中掺杂的尿素。先向奶粉中掺入不同量的尿素,配成掺杂尿素的奶粉标样,每份奶粉标样的总量为1.00 g。通过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法对奶粉标样进行测定,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诱导时间相对于奶粉中掺杂尿素含量之间的一元线性关系,可求出奶粉中掺杂的尿素含量。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达到以下指标:当奶粉中掺杂的尿素含量在0~40.00 mg/g范围内时,尿素含量与诱导时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6 6和0.999 5,回收率为95.48%~104.06%,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82%,奶粉1#检出限为3.3×10~(-4) mg/g,奶粉2#检出限为4.5×10~(-4) mg/g,奶粉3#检出限为1.1×10~(-4) mg/g。方法准确度高,操作简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测定奶粉中掺杂尿素的方法,也可作为复杂样本中其他成分定量分析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