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9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结合工程实例,用完全均摊恒定热流法和分段均摊恒定热流法分别分析了不同热不平衡率下,埋地管群换热器运行25年内土壤的平均温度变化;提出了评价长期运行的埋地管群换热器的两大指标:换热效率、温升幅度;并用这两大指标分析出此工程的合理热不平衡率区间为0.05~0.10,可为以后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国内外复合式土壤源热泵系统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分析了土壤热平衡问题的形成原因、解决方案,以及目前常用的几种复合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对比了不同连接方式的优缺点,并对系统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及对复合式土壤源热泵未来的发展及研究的方向提出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分别采用弹性和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法对一假想路基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两者方法计算结果的对比,探讨了弹性分析法和弹塑性分析法在路基加载瞬时变形、瞬时孔压以及加载结束后固结变形规律上的差异,为该类工程的有限元分析方法的选取提供有价值的结论。研究表明,弹性分析法得到的荷载影响范围要明显大于弹塑性分析法;对于处于弱超固结或正常固结的天然路基变形分析,要尽量采用弹塑性分析法;而对于强超固结的天然路基或加固后的地基,在荷载不大情况下,可以采用弹性分析方法,但要注意边界条件设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土壤源热泵实验系统为平台,进行了夏季工况实验,分析了管间距为4 m时,单、双U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并对不同管间距的单U地埋管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管间距对系统的运行影响较大,得出夏热冬冷地区长期运行的土壤源热泵系统中地埋管合理的管间距,为长三角地区土壤源热泵换热器设计提供了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炼铁厂供料车间目前有110条输送带,水平输送距离约14 km,把各种原燃料(烧结矿、球团矿、生矿、焦炭等)送往高炉料仓。根据高炉物料的平衡和各料种需求不同,原燃料一线多供采用转运站溜槽设置三通或四通分料器,这类分料器结构为2或3块翻板上置式,由液压系统来控制翻板的开启或关闭来控制物料的流向。随着操作自动化控制的不断提高,原来的分料器液压系统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主要体现在:(1)翻板受物料冲击,液压系统保压不稳定,翻板接近开关信号容易丢失,自动化控制全线停机,物料压死皮带,造成生产中断、设备负荷启动频繁。(2)增加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6.
利用土壤源热泵试验系统,进行不同埋管间距下夏季连续运行试验,用FLUENT软件建立竖直U型地埋管换热器与土壤间的传热模型,对不同管间距的U型地埋管周围土壤温度场和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得到了不同埋管间距对土壤源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大小,以及地埋管周围土壤温度场的变化对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影响规律,验证了所建立的模型和所用模拟条件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搭建了CO2跨临界循环毛细管性能试验台,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了毛细管尺寸(管径、长度)和系统运行工况(入口压力、入口温度)等参数对毛细管质量流量的影响趋势和程度,而且发现:即使在非临界流的情况下,蒸发压力对质量流量的影响也很小。运用量纲分析法计算出了毛细管质量流量无量纲试验关联式:根据毛细管出口压力、入口温度、管径和长度可计算出毛细管CO2质量流量,并对该方程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5%的预测值和试验值偏差维持在了±10%以内。  相似文献   
8.
在激光照射性能监测系统中,考虑到对成像激光光谱特性、命中率测量精度的要求,为保证图像的探测动态范围,提高光斑命中精度的测量准确度,使用可见光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获得图像。采用加权平均法、PCA变换法、金字塔小波变换法,对共光路光学成像系统的多分辨率图像进行融合,通过融合性能评价指标对以上融合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金字塔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具有更为理想的图像融合效果,可以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信息,提高了图像的分辨效果,能更好的识别光斑。  相似文献   
9.
黄金矿山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价格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续  邢炜  吴思宁  付迎新 《黄金》2009,30(2):3-5
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黄金产量及市场价格的调查、统计、分析,针对目前中国黄金矿山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包括资源评价),提出了产品价格的预测方法和数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