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为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通过文献研究与标准分析梳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指标,结合关键绩效指标(KPI)理论进行基本指标优化并构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结合改进的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引入“贡献系数”,构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贡献率计算模型并进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引入贡献率可以合理量化表述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煤矿企业A在2019—2021年实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对企业安全绩效的贡献率分别为16.52%、22.13%、27.81%,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对企业安全管理(0.344)、安全设施(0.273)、安全环境(0.228)等有显著正向影响。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为促进煤矿主动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SAR图像由于数据获取难度大,样本标注难,目标覆盖率不足,导致包含地理空间目标的影像数量稀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文开展了基于散射信息和元学习的SAR图像飞机目标识别方法研究。针对SAR图像中不同型号飞机空间结构离散分布差异较大的情况,设计散射关联分类器,对飞机目标的离散程度量化建模,通过不同目标离散分布的差异来动态调整样本对的权重,指导网络学习更具有区分性的类间特征表示。考虑到SAR目标成像易受背景噪声的影响,设计了自适应特征细化模块,促使网络更加关注飞机的关键部件区域,减少背景噪声干扰。该文方法有效地将目标散射分布特性与网络的自动学习过程相结合。实验结果表明,在5-way 1-shot的极少样本新类别识别任务上,该方法识别精度为59.90%,相比于基础方法提升了3.85%。减少一半训练数据量后,该方法在新类别的极少样本识别任务上仍然表现优异。   相似文献   
3.
遥感图像覆盖范围广、场景复杂,目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建筑物提取方法因层数较少,不能充分挖掘图像的抽象信息,导致正确率较低,错检率较高。简单地增加网络的层数会导致梯度流消失和信息流弥散等问题,无法有效地训练网络。将密集连接方式引入到反卷积网络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深层密集反卷积神经网络。该网络共有51层卷积权重层,能够自动学习多层级图像的特征,充分挖掘图像信息,并且该网络是端对端可训练的,避免了深层网络中信息传递消失的问题。同时利用反卷积网络实现了像素级别的建筑物提取,在ISPRS 2D的遥感标注数据集上有良好的表现,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Morgenstern-Price法是广泛应用的土坡稳定分析严格法,原文采用总应力形式,用孔隙水压力系数计算渗流场内各点水压力,间接计算土体有效应力。因浸润线以下土条内水重力与土条左侧面、右侧面、底面水压力合成为渗流力,土体受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土体的浮重力及侧面有效土压力,另一部分是水体作用的渗流力。基于此重新分析了土条受力,沿用Morgenstern-Price原文推导方法建立有效应力形式的力平衡和力矩平衡表达式,以及安全系数和比例因子的新求解算式,最后采用朱大勇简便方法求解安全系数和比例因子。应用2个算例的8种计算工况对新建立的Morgenstern-Price法的有效应力形式进行验证,结果与原总应力形式计算结果相近,证明该方法正确。  相似文献   
5.
Spencer法是广泛应用的土坡稳定分析方法,原文采用总应力形式,用孔隙水压力系数计算渗流场内各点水压力,间接计算土体有效应力。因浸润线以下土条内水重与土条左侧面、右侧面、底面水压力合成为渗流力,土体受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土体的浮重及侧面有效土压力,另一部分是水体作用的渗流力。基于此重新分析土条受力,沿用Spencer原文推导方法建立有效应力形式的力平衡和力矩平衡表达式,求解有效应力形式的安全系数,形成土坡稳定分析Spencer法的有效应力形式。根据均质各向同性土坡渗流场中流线分布呈坡顶、坡面和坡底近似多段式折线的简化形式,对Spencer原文中的两个经典算例进行验证计算,并对另一算例应用SLOPE/W进行验证计算,计算结果显示:提出的Spencer法有效应力形式所得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值与原文总应力形式计算结果相近。建立的Spencer法的有效应力形式为边坡稳定分析提供一种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模拟纺织印染废水,通过COD、染料RB-5含量等指标来考察COD容积负荷(VLR)变化对ABR各隔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器VLR由0.5 kg/(m~3·d)提高到2.0 kg/(m~3·d)的过程中,ABR中COD和RB-5的平均去除率则一直稳定在90%和78%上下。并且,第1隔室对污染物的降解起主要作用,其中COD和RB-5在第1隔室中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1.5%和64.0%。后端隔室COD及RB-5的去除率有随有机负荷提高而上升趋势。由不同隔室组成的ABR能承受较大负荷,更好的实现了COD和RB-5的同步去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