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俄霍布拉克煤矿随着技术改造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对轨道系统和运料系统也进行了技术改造。对索车地辊进行技术改造时,采用矿井原铺轨道用的铁道板,在铁道板凹槽区域焊接3块槽钢,然后将2个轮辊装到铁道板上与轨道一起固定,提高了运输系统的安全可靠程度、保证了安全生产,给公司节约了资金。  相似文献   
2.
俄霍布拉克煤矿南主斜井即将投入使用,南主斜井顶板淋水和底板渗水较大,目前总水量132 m3/h。由于南主斜井坡度较大、皮带转速较快,遇顶板淋水将会导致煤炭下滑、堆积、洒炭等现象,并增加煤炭水分,降低商品煤质量。同时,底板水将巷道底板浮炭、淤泥均冲入到下滑板,部分直接进入水仓,缩短二水平水仓使用时间,增加清挖水仓难度且易导致管子和皮带架子生锈,从而缩短其使用寿命。为解决以上问题,俄矿采用帷幕注浆截流顶板砂岩水技术,不仅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而且为矿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俄霍布拉克煤矿(以下简称俄矿)尤其是五采区水文地质条件探查和研究,发现F6断层为导水断层,其充水水源为第四系强富水含水层,针对过F6断层围岩松散破碎、黏结力差、支护困难、涌水量大、溃水溃沙等问题,提出超前探放水、施工放水联络巷和巷道围岩注浆固化三项关键技术,并成功应用于井下实践,断层带区域涌水量由施工前的50 m~3/h减至15 m~3/h,为矿井生产及五采区的开拓提供了安全保障,对类似条件下过导水断层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由于俄矿下1煤由坚硬钙质胶结的砾岩和粗砂岩组成。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曾经出现过采空区顶板大面积悬空不落,而初次来压时造成顶板下沉切顶、压垮支架和初次来压导致的风暴,造成人员不同程度的受伤等事故。为了促使坚硬难冒落顶板随工作面的推进及时冒落,缩短初次来压步距、大幅降低因采空区大面积悬空而初采来压时所造成的压垮支架、推垮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事故,采用了降低工作面推进速度措施结合超前预爆破技术控制顶板,效果明显,为该面的安全回采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5.
随着矿井开采水平向深部发展和开采强度的增加,开采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在不断发生改变。为有效地开展矿井水害防治工作,在开采前开展受水害影响程度及防治工作难易程度评价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结合俄霍布拉克煤矿地质及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全面分析了煤矿充水条件,对开采受水害影响和防治工作难易程度进行了评价,为矿井水害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也为矿井生产及新采区的开拓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6.
2012年10月3日矿井西翼下5煤5303工作面老塘和上隅角CO浓度突然超标,随着工作面的推进,CO浓度一直上升,给矿井安全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为此,采取了"平行升压"、注氮、注MEA-1防灭火剂、马立散,工作面端头砌墙堵风,在老塘内埋注氮管子,地面采取回填裂缝,注黄泥浆,防止空气倒灌井下等一系列措施,成功控制了5303工作面的CO浓度。  相似文献   
7.
徐州矿务(集团)新疆天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俄霍布拉克煤矿5104综放工作面北部和东部均为火烧区,且东部有条河流,担心火烧区内的静态水和河道潜流水对该工作面开采时造成的威胁,在留设防隔水煤柱的基础上,将5104综放工作面走向长度设计为2 245 m,后经分析和研究发现,原留设的防隔水煤柱宽度较大。经过重新分析研究水文地质条件,合理确定了防隔水煤柱宽度,不仅实现了该工作面安全回采,而且还将5104综放工作面走向长度向东再延伸700 m,提高资源回收率。  相似文献   
8.
俄霍布拉克煤矿为保证矿井接替,实行对采对掘。由于留设煤柱宽度不合理,在下接续工作面材料道掘进过程中,受到上工作面回采、采空区及本巷道掘进的动压叠加影响;下接续材料道出现严重变形,压力显现强烈,出现严重底鼓现象,轨道出现倾斜、悬空现象;两帮移近量较大,帮部局部区域破碎严重,经常出现折帮等问题,不仅增加职工劳动强度,而且给轨道运输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严重制约了矿井安全生产。因此,结合矿井实际工程地质条件,经过收集资料分析和室内模拟及现场实施验证等,基本确定合理的煤柱宽度,改善巷道围岩应力环境,解决了因煤柱宽度留设不合理而导致的巷道变形、底鼓、片帮等问题,从而降低了巷道的修护量和职工劳动强度,避免了轨道运输和锚杆蹦断伤人等安全事故,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提高了矿井单进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