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肖乔 《煤炭技术》2023,(2):122-125
为了确定出方山新井二1煤层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敏感指标及临界值,通过分析煤样突出参数,初步确定出可诱导二1煤层发生突出的主导因素,再依据工作面指标与瓦斯指标(瓦斯含量)的相关性,对比分析其敏感程度,从而确定出二1煤层掘进工作面敏感指标为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2值(主要指标)和钻屑量指标S值(辅助指标)。采用实验室测定、历史异常情况分析、现场跟踪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通过扩大试验进行验证,确定出了其临界值为Δh2=180 Pa、S=4.8 kg/m。结果表明,所确定的掘进工作面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临界值符合矿井实际情况,能够有效保证煤巷安全高效地掘进。  相似文献   
2.
针对陕北侏罗纪煤层非典型顶板冲击灾害和硬煤压裂软化等问题,基于断裂力学与损伤力学理论,建立了压裂煤层能量耗散力学模型,研究了压裂煤岩破坏过程中能量演化机理,分析了煤层顶板压裂对大采高工作面煤层分区破坏规律的影响.研究发现:压裂裂隙扩展耗散能与水压及煤层损伤程度成正比.煤层压裂能形成压裂裂隙区-塑性软化区-弹性区.煤层中压裂裂隙区、塑性软化区的形成增加了耗散能释放强度,而煤层弹性区是顶板弹性能蓄积的关键区域.进一步分析表明,切割工作面架后顶板弧三角区,可减缓大采高工作面端面顶板破坏释放的能量;有利于优化压裂煤体中压裂裂隙区、塑性软化区和弹性区的能量转化关系.基于水压致裂可增大煤体压裂裂隙区、塑性软化区的耗散能,降低弹性区的可释放弹性能,推导了压裂煤层钻孔间距弹性能判别式.最后,通过典型综采工作面的试验表明:压裂顶板悬顶长度减小11.6 m,煤层压裂弹性能释放6.63×104 J,煤岩软化系数降低24.5%~28.9%,块煤率提高18.4%,煤岩压裂实现了煤层的清洁高效无害化开采.  相似文献   
3.
刘有芹  肖乔  翟文颖  颜芸  徐悦华  徐莉 《材料导报》2013,27(10):26-30,56
采用镀膜/循环伏安法原位制备了纳米CuS/GC电极,研究了其制备机理,探讨了具有最大电催化活性的制备及测试条件。通过SEM、EIS对修饰膜进行了表征,表明纳米CuS粒子均匀附着于电极表面,具有较高的导电性。采用电流-时间曲线法研究了CuS/GC电极的分析性能,结果表明,电极对H2O2浓度的响应时间短于0.1s,在0.67~20.5μmol.L-1及0.033~2.93mmol.L-1范围内,电流变化和H2O2浓度的线性方程分别为Δi(μA)=-0.0081+0.0267c(R=0.9998)及Δi(μA)=0.7378+22.17c(R=0.9930),检出限为6.0×10-8 mol.L-1(S/N=3)。该修饰电极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及贮存稳定性,实际水样测试结果表明回收率为92%~9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6%。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成都地铁19号线暗挖段高瓦斯隧道建立超前钻探与超前物探相结合的超前预报体系,根据实测数据对该隧道掌子面前方预挖区间范围进行瓦斯地质防控效果分析,并根据超前预报结果给出合理的开挖方案.结果表明,这种"钻探+物探"的超前预报体系在该暗挖高瓦斯隧道效果显著,有效保证了隧道的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5.
田秀英  肖乔  翟文颖  刘有芹 《广东化工》2012,39(7):11-11,14
将二氧化钛水凝胶与多壁碳纳米管复合后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制备H2O2生物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对电极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制备及测试最佳条件,用电流-时间曲线法检测样品中H2O2含量。该修饰电极具有响应速度快(<0.5 s)、灵敏和选择性好、还原峰电位(-0.28 V)低等特点。线性范围4.0×10-4~13.0 mmol/L,检测限0.12μmol/L。  相似文献   
6.
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丝光沸石负载H3PW12O40的最佳条件。用此固体酸对碱木质素进行催化降解,最佳条件为:木质素与催化剂质量比为3∶4、温度80℃、时间6 h、溶剂体系中醇/水为1∶1。采用差示紫外光谱法测定降解前、后产品的酚羟基含量,负载后降解的产物酚羟基含量有所增加,提高了木质素的化学活性,为更有效利用木质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成都地铁11号线暗挖段高瓦斯隧道建立系统自动监测与人工监测相结合的隧道瓦斯监测体系,根据实测数据对该隧道进行瓦斯防控效果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瓦斯超限处理措施。结果表明,这种"人机结合"的监测体系在该暗挖隧道作用明显,有效保证了隧道的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出巷道围岩在应力场结构中的稳定性准则,根据对基于主应力迹线的应力场结构及其破坏规律进行分析,得出巷道在应力场中保证稳定性的总原则为通过调整巷道的支护参数,使应力场中优势主应力迹线远离“分岔”的状态。以李子垭南二井3103运输巷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从应力场结构稳定性的角度对巷道支护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稳定性准则可以对巷道支护效果进行有效分析与指导,并为以后在巷道支护问题的研究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四川某矿K_1煤层局部防突措施排放钻孔布置的问题,采用了"施工1组钻孔,考察2项指标"的布孔工艺,同时测定钻屑解吸指标与瓦斯含量2项指标,并通过上述指标分别对其排放钻孔有效影响半径进行了现场测定。结果表明,在采用直径■75 mm的排放钻孔排放8 h的情况下,2种方法测定有效排放半径基本一致,确保了准确性,最终选用0.9 m作为该矿的有效排放半径,并成功运用于现场实践。本结论为矿井采取局部防止煤与瓦斯突出措施上提供了合理的参数和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