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1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分析Zr-4合金板材真空退火过程中的传热方式,计算锆合金板材径向传热系数,利用ABAQUS对Zr-4合金板材退火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工装夹具对锆合金板材退火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装夹具能改善锆合金板材温度场分布均匀性,使锆合金板材温度分布的最高温差由70 ℃降低至35 ℃,升温过程更加稳定,并且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固溶处理温度对含Gd不锈钢第二相与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含Gd不锈钢在1000~1150℃固溶处理30 min后,沿晶界析出的连续第二相只发生部分熔断,大量第二相弥散分布于基体中,由“灰色”相包裹着“亮白色”相,“灰色”相元素组成及含量相对稳定。在1000~1070℃保温30 min固溶处理后,“亮白色”相的Ni几乎完全溶解,Gd浓缩富集,尺寸缩小,“灰色”相长大缓慢,部分“灰色”相形貌变为短棒状。固溶温度升高至1150℃,“亮白色”相中Ni溶解的同时Gd发生扩散及微量溶解,大部分“亮白色”相消失,“灰色”相发生粗化、球化。固溶处理后合金硬度均低于固溶处理前,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合金硬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对低活化马氏体钢丝材进行1000~1100 ℃保温60 min的正火处理,随后在790 ℃保温90 min进行回火处理,研究正火温度对低活化马氏体钢丝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火后,丝材的显微组织由粒状珠光体转变为板条状马氏体,碳化物粒子大部分回溶于基体中,正火温度的升高加速碳化物粒子的回溶,在1100 ℃实现完全回溶;原奥氏体晶粒尺寸随正火温度升高显著增大(由1000 ℃的7.4 μm增至1100 ℃的34.9 μm)。回火处理后,马氏体板条尺寸变宽,板条间的位错密度显著降低,析出相沿晶界、晶粒内部析出、球化及长大,其中M23C6(M以Cr为主)相为短棒状,分布在晶界,而MX(M以Ta为主)相为椭球状,分布在马氏体板条内部。经1000 ℃×60 min正火+790 ℃×90 min回火后能够获得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为745.7 MPa,断后伸长率为18.9%。  相似文献   
4.
吴裕骆 《通讯世界》2017,(6):189-190
电力企业营销工作对电力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时电力营销管理工作影响到整个电力服务质量和市场的拓展,对此本文展开分析,首先分析了电力企业中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了电力企业营销策略,最后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粗略实施建议,希望对整个电力营销工作开展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液态淬火方法得到了Mg-6Al和Mg-6Al-0.5Zn合金固液共存界面试样,表征了溶质Al在这两种合金中的凝 固偏析特征,研究了Zn对Mg-6A1合金凝固溶质偏析和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Al元素在Mg-6A1合金中的近平衡分配系数是0.33,偏析比为2.17,最大偏析率为0.43.Zn的加入使Mg-6A1合金...  相似文献   
6.
一块小小的标牌虽然与产品的使用性能没有直接关系,但它是产品不可缺少的配件之一。产品的设计者,都希望能配上体现产品价值和等级的面板和标牌。标牌和面版生产过程是一种金属表面的精饰工艺,它与产品外壳的涂装工艺密切配合,为产品精心装饰。产品标牌按其使用范围可分为机械工业产品标牌和民用工业品标牌两大类;按产品的结构形式、质量要求等方面又可分为若干加工工艺;按标牌的功能范围又可分为型号标牌、厂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常用奥氏体不锈钢的表面性能,延长其服役寿命,拓宽其使用价值,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一种典型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制备了锆涂层,借助金相显微镜、XRD、ECC、EDS对熔覆涂层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表征,利用维氏硬度测试仪对熔覆涂层和基体的硬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锆涂层与基体具有良好的冶金结合,其中涂层晶粒主要呈树枝晶形貌,基体晶粒主要呈含退火孪晶的等轴晶形貌。激光熔覆涂层中Zr、Si元素主要富集在枝晶内,Fe、Cr元素主要富集在枝晶间,Ni、Mn元素分布较均匀。涂层区的硬度(约743.2 HV0.1)相较于基体区(230.5 HV0.1)有了显著提升,约为基体的3.2倍。这可能与涂层部分形成的枝晶结构的微观组织和其中的元素偏聚有关,此外第二相强化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U-Mo/Zr弥散燃料板界面结合缺陷的形成及演变。结果表明,燃料板界面缺陷类型主要有分层和开裂,分层缺陷是由于芯块粘接剂残留分解的C和O与界面杂质Fe和基体Zr形成的脆性分层状氧化物或碳化物,或者界面板包壳和芯块碎屑冶金缺陷;开裂缺陷是由于冷轧过程部分界面结合薄弱点不同步变形而受轧制剪切力撕裂所致。热轧后燃料板结合界面产生少量分层缺陷,是界面缺陷产生的起始点,冷轧使分层缺陷扩大,并产生开裂界面。  相似文献   
9.
吴裕揭 《数字通信》2005,(8):12-12,14
临近五一,经历了2004年国产手机寒冬的各大手机厂商早已经跃跃欲试,期待在今年的黄金周大战上大展身手。牌照审批转核准之后,今年的市场争夺势必进入一个异常激烈的新阶段。天时达,一个过去一直被视为二线甚至三线品牌的企业,去年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在受到其他厂商关注的同时,更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注意。据此,记者特地采访了天时达集团营销总监吴裕揭。  相似文献   
10.
提高中子注量率是高通量研究堆的发展趋势,能够大幅加速反应堆材料研发进程。但若提高中子注量率至1016 cm?2·s?1将导致功率密度峰值相较于现有研究堆高数倍,对反应堆和核燃料设计带来许多挑战。为此,本文从中子学、传热、燃料材料堆内行为等方面半定量分析了提高中子注量率对核燃料性能的影响,并提出应对超高通量和功率密度挑战的设计措施,为发展超高通量快中子研究堆燃料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