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篇
  201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文介绍了晶种技术在Φ2.5×78m干法中空回转窑上的应用情况,简要论述了应用该技术的工艺要求和质量控制方法。生产实践表明:与立窑应用的效果相比,晶种技术在干法中空回转窑上同样具有显著的增产、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长期血液透析导管留置建立血液透析通路方法、并发症及效果。方法2007年7月至2009年2月,我科共行DSA下长血液透析(血透)是维持尿毒症患者生存的主要方法之一,良好的血透通路甚为重要。目前动静脉内瘘是常见的血透通路,然而对于内瘘阻塞、血管瘤形成以及因血管自身问题无法建立内瘘或内瘘失败等患者,长期血透导管留置不失为一良策。我科近2年来行长期血透导管DSA下置入术62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临床资料2007年7月至2009年2月,我科共行长期性带涤纶双腔导管置入术62例共64次。62例中男37例,女25例,年龄42~84岁,平均64岁,均因原动静脉内瘘不能维持血液透析而施术。1.1.2采用美国Bard Access System HemoSplit带涤纶双腔血液透析导管,14.5F,导管长24cm,均为U型,入血管端分叉,其动脉管腔容积1.6ml ,静脉管腔容积1.8ml ,涤纶环距双腔管入血管长端为19cm,U型入血管段为13cm,涤纶环距导管外固定端5cm。1.2方法手术62次在DSA下,2例因患者全身情况极差,在ICU床边进行,穿刺困难者采用超声辅助定位穿刺。1.2.1操作步骤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评估颈部及锁骨下静脉等血管条件。我们首选右侧颈内静脉,其后依次选右侧锁骨下静脉、左侧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 [1-3] 。选择颈内静脉入点为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或距胸锁关节上方5cm水平确定颈内静脉穿刺点;锁骨下静脉穿刺点为锁骨中内1/3下1cm处。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靶血管,进入导丝,撤出穿刺针,用双腔血透管体表透视定位,保证血透管血管端短头略超过胸骨角水平。确定血透管外端皮肤入口点(胸大肌端),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该皮肤点至血管穿刺点之间;胸大肌端和血管穿刺点处皮肤分别做1cm切口,并分离至真皮下。用隧道针开通两端皮下隧道并导引血透管穿过隧道,经导丝逐级扩张,置入可撕脱鞘,经可撕脱鞘进入血透管,边撕脱鞘皮边进入血透管,进入血透管完毕后,透视血透管形态及位置,确保血透管双头位于上腔静脉内,并回抽血液确保通畅,如血透管有打折、扭曲、位置不当或回血不畅,可进入超滑导丝进一步调整,最后缝皮外固定,肝素溶液封管。作安全,调管方便等优点。期性带涤纶双腔血液透析导管置入术患者62例64次,均系终末期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结果本组置管62例共64次,62次在DSA下,2次在床边。4例因血流不畅,原位调整位置4次,重新置管2例,碎栓溶栓1例。62例患者置管后或调整后血液透析流量均达到230~300ml/min;57例留置随访至今均在使用。5例生存期<6个月。结论长期性血液透析导管留置在建立血液透析通路具有良好可行性,主要常见并发症为血流不畅,原因与置管位置及透析导管头位置相关。右侧颈内静脉为首选置管位置,双腔管头位置均应到达上腔静脉内;在DSA下具有定位准确,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