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2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多媒体传感器网络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在能量受限的情况下传输大量数据。在经典分簇协议LEACH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数据量的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低能耗分簇协议。在簇头选举阶段,选择剩余能量多和数据量大的节点作为簇头;在成簇阶段,同时考虑节点到簇头的通信距离和节点的数据量让节点加入簇。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协议能有效提高网络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2.
针对数字航道观测场景变化以及传感器节点能量有限的特点,提出一种将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数字航道观测时的自适应休眠调度算法.该算法能感知数字航道观测场景的变化,并据此调整节点的状态.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与已有的休眠调度算法对比,更加适应观测场景的变化,从而延长网络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3.
采用DSP Builder开发工具,实现了一种正交调制的混沌通信系统。首先在Simulink里面进行功能时序仿真,然后在Modelsim里面进行RTL级仿真,最后在QuartusII里面分析系统资源占用和时序约束。硬件实现结果和计算机仿真结果相符,而且该硬件系统有很好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Logistic映射,根据返回映射和符号动力学的思想产生混沌跳频码。与已有的方法相比,产生的跳频码具有良好的性能,且抗预测和破译的能力较强。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混沌跳频CSK通信系统和混沌跳频OFDM通信系统,对误码率的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抗噪声和多径干扰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5.
综合考虑激励因子、用户优先级和用户信誉提出一种基于社交网络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共享模型,并据此提出新的频谱共享方案。提出的方案通过对因子排序和比较各非授权用户的因子值,确定共享频带的非授权用户。结果表明,与未考虑社会关系的频谱共享方案相比,提出的频谱共享方案对应的成功共享次数更多,更能适应个性化的频谱共享环境。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认知无线电系统中频谱感知的性能,对多维联合的频谱感知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时域—码域联合的频谱感知算法。该算法主要利用了直接序列扩频主用户信号频谱空间中时域与码域的特性,分别从时域与码域的角度对信道的状态进行检测,其中时域采用能量感知,码域分析扩频主用户信号的二次功率谱,最终共同确认信道状态。仿真结果表明,联合感知算法对应的检测性能优于单纯时域或码域感知,能够直接应用于直接序列扩频主用户的频谱感知。  相似文献   
7.
运用ANSYS软件对注塑机调模板进行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注塑机调模板进行应力、应变分析,得出了该构件的应力应变分布图,为进一步改进调模板的受力情况和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带可调权值的非相干CSK(chaos shift keying)通信系统,分析了其在多径信道环境下的理论误码性能并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误码性能较好。当权值满足一定条件时,系统的多径误码性能和DCSK(differential chaossllift keying)通信系统的相同,并且其AWGN(加性高斯白噪声)误码性能优于一些已有的非相干CSK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9.
陈琪  陈宏滨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0,37(11):3467-3471
为了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采集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分级的混合多跳数据采集(hybrid multi-hop data collection,HMDC) 算法。该算法首先基于数据量将所有节点均匀划分成簇,然后在簇内采用节点分级的思想进行数据的多跳传输,最后使用移动采集器沿着最短路径访问簇头节点,对指定节点进行数据集采集。仿真结果表明,HMDC算法有效地提高了数据采集效率,均衡了能量消耗,延长了网络的生命周期,且更加适用于较大规模的数据采集。  相似文献   
10.
认知无线电协作频谱感知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频谱感知是实现认知无线电功能的前提条件,也是认知无线电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很多种频谱感知方法,尤其协作感知技术日益受到关注.综述了协作频谱感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先描述典型的认知无线电协作频谱感知模型,然后讨论了协作感知中信息融合及性能分析等关键问题,最后指出了协作感知的研究挑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