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3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本文运用2011-2016年发布股权激励计划的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激励效率的角度,探讨公司规模、成长性及产权性质等异质性要素如何影响公司股权激励工具的选择。研究发现,公司规模能够显著影响股权激励工具的效率,大型上市公司更适合使用股票期权,而小型上市公司更适合使用限制性股票;且公司成长性越高,上述匹配关系对股权激励效率的影响越显著。对于国有上市公司,选择股票期权作为股权激励工具比限制性股票更具有激励效率。  相似文献   
2.
3.
甘蛰仙是二十世纪初期研究成果卓越的重要学者,而迄今国内学术界对甘蛰仙仍处在"零研究"状态。对于甘蛰仙其人,有以林纾为代表的揄扬派和以周作人为代表的揶揄派两种观点,揄扬派称美其才学,揶揄派贬抑其人品。甘蛰仙的《中国之托尔斯泰》是二十世纪早期的陶学专著,文章将陶渊明与托尔斯泰置于东西方双重文化视野中加以审视研究,其比较文化学研究的方法是陶学史的新开创,其诸多研究成果在陶学史上都是新建树。  相似文献   
4.
齐染时代是陶渊明这一化原型成型的关键而又重要的时期,陶学与陶渊明接受的成就都达到了南北朝时代的高峰。作认为,沈约用大量的史实完成了陶渊明这一隐逸化原型的打造。江淹第一次在学史上对陶渊明的诗风给予界定,第一次认定陶渊明的田园诗的开创之功,并首次确立了陶渊明的学创作在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刘中文 《学术交流》2005,(11):148-153
陶渊明和杜甫同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山峰,两者有着深层的诗学渊源关系。杜甫涵纳百川转益多师,陶渊明的田园诗艺术滋养了杜甫的诗歌。而诗圣杜甫对陶渊明及其诗歌的评价、阐释、接受和发展自然提升了陶渊明的诗学地位,光大了田园诗的成就。虽然杜甫认为陶渊明“未必能达道”,且这一观点引发了学术史上的长期争论,但是杜甫同时又充分肯定陶诗的崇高地位,在诗学史上第一次将陶渊明列于谢灵运之前,认为陶诗完全合乎《诗》、《骚》的诗学精神,且在自己的田家诗中自觉接受并发展了陶诗的体恤万物的情怀、“真”的诗学精神和恬淡的审美风范。  相似文献   
6.
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表现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不对称存在于证券市场的各个环节,是阻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证券发行和上市、证券交易、上市公司重组、政策变动的信息不对称等方面,解决的途径是建立证券市场的监管体系、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规范证券发行和上市审核制度、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建立证券市场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7.
颜延之、范泰和鲍照三位文学家都具有陶渊明情结。颜延之是陶学及陶渊明接受的第一人,《陶征士(?)》是陶学 的奠基之作。鲍照第一次发现了陶渊明的文学,并开辟了文学史上拟陶与和陶之风。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人曾以"诗圣"之名称许曹植、陶潜、李白、杜甫。而清末以来,"诗圣就是杜甫"的观点似乎成为不刊之论了。评判"诗圣",究竟是以诗歌艺术价值为标准,还是以诗歌的道德教化为标准,这是应该澄清和解决的学术问题。我们认为,评判"诗圣"的首要标准是诗歌的艺术价值,其次是诗歌弘扬圣贤先达思想,以及善化人心、教化社会的功效。在数千年的诗史上,"诗圣"不止一人,"中国诗圣"当为集合名词。从诗道、守训、弘儒、入圣四个层面论证陶潜的"诗圣"之名,并认为,陶渊明堪为中国首席诗圣。  相似文献   
9.
按照市场经济特点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刘中文,徐京明,卢会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不仅给整个经济和社会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而且给学校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给高校的学生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给学生工作带来的深刻影响和提出的一系...  相似文献   
10.
异化的乌托邦--唐人"桃花源"题咏的承与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中文 《学术交流》2006,(6):145-150
“桃花源”是唐诗的重要题材之一。由于社会的巨变,大多数唐人的“桃花源”题咏,所畅想的不再是陶渊明“傲然自足,抱朴含真”的理想国了,而异化为超越凡俗、不染物尘、人神共乐、长久永恒的仙境天国和神话世界。探究这个异化过程的意义,在于从侧面把握唐代文化发展的脉络和唐代士人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