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1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量实际资料说明,影响煤质的第三成因因素——还原性质,不仅是我国华北地区晚古生代含煤建造煤层沉积的一个地球化学特证,而且它在全国各地区,各成煤时代含煤建造的腐植煤中也均有显示,并同样受沉积环境的控制。 数据表明,等变质程度(反射率差在0.1%以下)和同煤岩成分的煤,其化学工艺性质,特别是粘结性,有明显的,甚至很大的差别,即使主要体现粘结性的镜质组含量较低的煤,也比等变质镜质组含量较高的煤的粘结性要强,这充分显示了腐植煤还原性的明显差别。 研究发现,海陆交替相(滨岸潮坪环境)含煤建造的腐植煤一般都是高硫、较富铁、较强粘结性的强还原类型煤;过渡相(三角洲平原环境)和陆相(远岸河流或湖泊环境)含煤建造的腐植煤一般则是低硫、较贫铁、较弱粘结性的弱还原性类型煤。 还原类型不同的煤,确切地说,它们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含煤建造的沉积环境,而不决定于时代。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作者提出,沉积环境——成煤类型——煤质特证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并可构成一个概略的成因模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扼要叙述了煤和分散有机质显微组分相似的分类及术语;镜质组反射率参数与原岩成熟度和油气生成阶段之间的关系;镜质组反射率在油气勘探中的各项应用;以及这一测试参数应用中的一些应当注意的问题等内容。表明了煤岩学和石油地质学两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渗透。煤岩学在油气勘探中的有效运用是70年代国际可燃矿产地质学领域内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用煤岩学的方法对两淮煤田石炭—二叠纪煤系气源岩的有机质类型、组成和有机质的演化程度、影响因素以及煤中与油气生成有关的次生显微组分及超微构造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作者于1985年在山东省陶枣煤田太原组的14号和16号煤层中发现了煤核,主要为黄铁质和钙质煤核,煤核属混合型,为矿化的植物化石和少量的海相动物化石所组成,包括科达类、石松类、辉木类、皱羊凿、楔叶、芦木和腹足类动物化石,一些黄铁质的煤核中含丰富的菌藻类化石。煤核的发现对深入研究成煤植物、显微组分成因和煤的形成环境具有重要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有机岩石学参数和有机地球化学参数大量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及有机质成熟度的成烃三要素,确认本区这套源层的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属腐植型(Ⅲ型)母质,有不同程度上的偏混合型(Ⅱ型)特征:有机质成熟度属成熟(淮南)到过成熟(淮北大部)阶段。深成变质作用和后期岩浆热变质作用的迭加是造成两淮煤田现今煤级分布格局的基本因素,雄厚的物质基础、良好的母质类型和适宜的成熟程度表明,本区石炭三叠煤系有良好的产气前景  相似文献   
6.
前言 进行洗选产物(精煤、中煤、尾煤)析出率和它们灰份的研究,可以决定煤的合理工业利用以及为降低灰份、提高精煤产率,确定洗选时的合理破碎度,对炼焦工业、化学加工(氢化等)也具有很大的意义。 迄今为止,煤的可选性还只是在开拓,由巷道中选出大量的样品经过繁杂的洗选试验后被确定的。用其他方法进行可选性研究还不很成熟。随着工业上日益增长的需要,向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有关可选性方面的问题。例如,在地质勘探工作中如何决定煤的可选性、研究可选性的其他简单而精确方法的探寻、选煤时的合理破碎度等等。因此,近  相似文献   
7.
中国华北盆地晚古生代煤系太原组(C_3)强还原型煤(煤相Ⅰ和煤相Ⅱ)与热史相近的山西组(P_1~1)弱还原型煤(煤相Ⅲ)相比,其反射率存在着明显的抑制作用(Suppression)。应用有机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和荧光光度学等参数相结合的方法,着重讨论了这种抑制效应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富氢镜质体及由其组成的强还原型煤形成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8.
对南华北地区晚石炭世太原组煤中稳定组分作了详细的镜下鉴定和定量测试,发现太原组煤中稳定组分齐全,特征明显,不但含有相当数量的藻类体、沥青质体和渗出沥青体,面且还鉴定出一种新的稳定组分(未定名)。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质体具双重来源;渗出沥青体和荧光质体属次生显微组分,是煤生烃排烃的煤岩学标志,并可能代表了初次运移出的重质和轻质烃类组分。富氢的稳定组显微组分虽然含量不多,但有迹象表明,它们对较强还原型腐殖煤的生烃排烃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机岩石学与有机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分散有机质的丰度、有机质类型及有机质成熟度的成烃三要素,确认本区这套源岩的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为血型、有机质已达到成熟阶段。雄厚的物质基础,良好的母质类型,适宜的成熟度,将为本区形成大量的天然气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广西百色盆地洲景矿4煤层褐煤(R_O=0.36%-0.40%),包括伴生泥岩中的树脂体详细的荧光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和与其他地区大致同时代同煤阶树脂体的对比结果表明:4煤层属腐殖型的富油褐煤、好的烃源岩。丰富的树脂体是成烃的主要母质,渗出沥青体的存在是树脂体类有机物在未成熟阶段生烃和排烃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