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8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文主要对江苏北部东海,贛榆县一带榴輝岩的地貭特点及其岩石学矿物学特征作一简单介紹,並对其退变貭作用和成因进行初步探討。根据苏北榴輝岩的地貭,岩石及矿物的特征推测苏北榴輝岩的形成可能是沿古老的郯城——江深大断裂有关的次一級断裂和胶南深大断裂带侵入的基性岩受到深成变貭作用的結果。在后来构造运动过程中,同时发生退变质作用,形成块状榴輝岩“核”及片理化的榴輝岩,角閃岩及綠泥片岩部分受到后期偉晶质注入影响,統一的,大小一般約数平方公里的溜輝岩被分割为許多小透鏡体状榴輝岩“核”,在一地区成羣出现。榴輝岩“核”之間片理化部分則受注入影响而成混合片麻岩或黑云母微科长石片麻岩,而榴辉岩“核”的部分不易受注入影响,故云母石英偉晶岩脈及石英脈发育,与榴辉岩总昌形影不离。  相似文献   
2.
王鹤年  徐伟彪  管云彬  梁英 《科学通报》2006,51(19):2292-2296
利用离子探针, 研究了中国发现的第一块火星陨石——GRV99027二辉橄榄岩质辉玻无球粒陨石的氢同位素组成. 测试了磷酸盐矿物白磷钙石的D/H比值并计算了测点处的水含量, 其δD值范围为+1300‰ ~ +4700‰, 水含量为0.04%~0.43 wt% (质量分数, 下同). 通过与SNC火星陨石全岩样品、含水矿物及磷酸盐矿物氢同位素的对比, 表明水高度富D是火星陨石的特征, 其中磷酸盐矿物最为明显. 这种特征是火星岩浆水与火星壳流体同位素交换反应的结果. GRV99027磷酸盐矿物中高的D/H 比值表明, 其氢同位素组成与其他火星陨石的氢同位素相似, 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证明GRV 99027属于火星陨石.  相似文献   
3.
一种含金建造中金的有机载体——干酪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华南不同时代 3个重要含金建造主要岩石中的有机质组分、有机碳及金含量的相关性研究后认为 ,华南各时代含金建造控矿地层中金与有机质有成因上的联系 .含金建造岩石中的有机碳与金具有正相关关系 .金主要富集于不溶有机质———干酪根中 .干酪根中金的含量普遍高出全岩中金含量的数十至上百倍 ,占全岩金含量的 5 %~ 40 %之间 .干酪根中的有机官能团通过表面吸附、离子交换络合作用和螯合作用的方式富集和携带金赋存于干酪根中 ,成为含金建造中一种重要的金的有机载体 .  相似文献   
4.
王鹤年 《科学通报》1986,31(18):1408-1408
1983年10月,我们在山东莒南进行地质调查期间,据该县有关同志介绍,铁牛庙有一块奇特的“铁矿石”,当地群众敬之为“神牛”,为此,我们专程前去进行了实地调查。据考察,附近无铁矿床存在,亦无古代炼铁遗迹,遂在其表部采集了样品,经过室内鉴定,初步确定为铁陨石。1985年6月,我们再度赴该地对“铁牛”的历史及铁牛庙村史进行了社会调查和考证,并重新采集了样品。经进一步分析研究,确认“铁牛”陨石为石-铁陨石。  相似文献   
5.
一种含金建造中金的有机载体——干酪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华南不同时代3个重要含金建造主要岩石中的有机质组分,有机碳及金含量的相关性研究后认为,华南各时代含金建造控矿地层中金与有机质有成因上的联系,含金建造岩石中的有机碳与金具有正相关关系。金主要富集于不溶有机质-干酪根中,干酪根中金的含量普遍高出全岩中金含量的数十至上百倍,占全岩金含量的5%-40%之间。  相似文献   
6.
广东云浮大降坪块状硫化物矿床是一超大型黄铁矿矿床,由于赋矿层位浅变质岩系缺乏化石,矿床形成时代长期悬而未决.本文通过硅质岩的Rb-Sr同位素年龄研究,确定该矿床形成的时代,探讨其地质意义.1 矿床地质简况及硅质岩特征大降坪黄铁矿矿床主要由Ⅲ号矿体及Ⅳ号矿体组成.Ⅲ号矿体以条带状、条纹状矿石为主,黄铁矿与硅质条带相间,具沉积韵律.Ⅳ号矿体主要为块状黄铁矿矿石.黄铁矿矿体呈似层状产于富含碳质的板岩、千枚岩、粉砂岩以及硅质大理岩为主的浅变质岩系之中,为一沉积物容矿块状硫化物矿床.1991年,我们在黄铁矿矿层所采矿石中发现了藻类化石,初步推断矿床形成于新元古代.矿床中硅质岩发育,呈层状、薄层状或在条带状矿石中呈硅质条带或层纹.硅质岩中含电气石、磷灰石、锆石等矿物.根据现代深海地质研究,一般认为这类硅质岩是海底喷流热水沉积的特征岩石.1989年,我们在南区采矿场Ⅲ号矿体顶部发现一层厚约30~40m的硅质岩,其上为铁质碧玉岩薄层.该硅质岩由灰色、灰白色、赭红色硅质岩薄层、条带或层纹相间产出,各薄层厚度0.2~2cm,最厚可达15cm,主要由石英微晶及隐晶质组成.这套硅质岩的岩石化学成分基本上由SiO_2组成,其含量为81.50%~94.32%,Al_2O_3为0.45%~9.44%,CaO<0.12%,MgO<0.36%,而FeO,  相似文献   
7.
活动地热区蒙皂石向伊利石转变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季峻峰 《科学通报》1997,42(21):2313-2316
蒙皂石的伊利石化是发生在成岩、低级变质以及中低温热液环境中最常见的化学反应之一。目前已有的蒙皂石向伊利石转变的动力学模型都是基于水热实验和沉积盆地热演化研究资料。在作为探索粘土矿物成因的天然实验室——现代活动地热区一直缺乏粘土矿物的动力学研究,而主要局限于粘土矿物作为地质温度计的认识上。本文以新西兰Taupo活动地热带为例,获得了活动地热区蒙皂石向伊利石转变的动力学模型,并由此确定了地热活动年龄。  相似文献   
8.
地球上的火山活动使南极冰盖中沉积了超高含量的非海盐硫酸根离子. 通过对东南极Dome A边缘DT263冰芯进行的离子成分化学分析, 得到了详尽的硫酸根离子记录. 利用火山定年标志层并结合Na+季节性变化特征进行定年, 确定冰芯连续积累了780年(1215~1996年). 1800~1460年期间当地年均积累率强烈低于该阶段前后的积累率, 该时期与已在北半球找到众多存在证据的“小冰期”气候事件时间相吻合. 火山成因的非海盐硫酸根离子浓度异常峰值说明冰芯中明显记录了至少17次火山活动. 对比其他几支南极冰芯, 一些著名火山信号的强度存在明显差异, 可能与不同冰芯钻探地点积累率、微地形、冰雪的原地堆积和重新分配作用差异、火山物质传输途径的不同、以及硫酸根离子化学分析测量技术等因素有关. 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火山喷发对南极冰雪内火山信号强弱的影响明显大于低纬度地区的火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