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3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新站油田流体非均质性分布规律及成因,利用新站油田228个油砂提提物的族组成特征,饱和烃气相色谱,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等多种资料,选用不同参数,利用传统的关系图件法,并首次尝试运用数学统计方法,来划分原油族,在总结族群划分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族群的分布规律,初步探讨了其形成控制因素,结果表明,葡萄花渍组油砂可区分为三种类型,而黑帝庙组油砂有两种不同类型,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族群分布规律的对比分析发现造成两油组几种族群的主要在摁是受到构造和岩性因素的控制,此外次生改造作用也影响族群分布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利用原油含氮化合物研究油气运移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利用卟唑类非烃化合物作为油气运移示踪剂,探讨了松辽盆地新站油田油藏可能的油源和成藏模式。对其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的丰度,异构体参数的绝对大小与相对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油田原油间运移分馏效应并不显著 ,新站油的油具有原地与近源性,由此推测邻摈今日 家-古龙凹陷为其主要的生油灶。根据对吡咯类化合物的分析,判断出油气注入点在大安北鼻状构造两条主要断裂间的隆起高部位,即英411及大415一带。油气主要通  相似文献   
3.
烃源岩中烷基二苯并噻吩组成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一个海相地层的实际剖面进行了研究,发现烃源岩芳烃馏分中烷基二苯并噻吩和烷基苯并萘噻吩的相对丰度与碳酸盐矿物含量间有良好的正相关性.不同岩性中含硫芳烃相对丰度的变化顺序是:碳酸盐岩>泥灰岩>泥质岩.在深度剖面上,二苯并噻吩(DBT)与甲基二苯并噻吩(MDBT)呈消长关系。4-MDBT和2+3-MDBT的相对丰度随埋深增加而增加.1-MDBT则随之下降,4-MDBT/1-MDBT值和2+3-MDBT/1-MDBT值能较好地反映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  相似文献   
4.
王铁冠 《科学通报》1994,39(1):61-61
化石燃料和沉积物中,藿烷类是普遍存在的以原核生物(细菌与蓝细菌)生源标志物.1974年Ensminger等报道了以C_(30)藿烷为主峰的C_(17)—C_(35)(缺C_(28))藿烷类常规分布型式;以后Seifert和Moldowan从中鉴别出17α(H),21β(H)-和17β(M),21β(M)-藿烷以及17β(H),21β(H)-莫烷三种差向异构体系列,在常规分布型式中,以17α(H),21β(H)-藿烷系列为主.1991年Moldowan等和Armanios等又报道了17α(H)-重排藿烷和18α(H)-新藿烷(即  相似文献   
5.
成熟度指标在恢复地层假整合面剥蚀幅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剥蚀幅度的恢复是反演盆地埋藏史和油气生成史的前提条件 .利用黄骅坳陷现有数十口探井钻到的古生界地层资料 ,采用频数分布统计的方法建立该区综合地层厚度剖面 ,在此基础上 ,试用镜质组反射率 R0 法 ,对该区上、下古生界地层之间假整合面的平均剥蚀幅度进行了尝试性研究 ,并以分子级成熟度参数 C2 9Ts/C3 0 H对所得结果加以验证 ,表明黄骅坳陷上、下古生界间假整合面的最小平均剥蚀幅度为 440 m,同时 ,也说明该方法简便可行 ,有值得参考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
在燃煤源气溶胶中检测出2个相对分子质量为202的芳烃化合物, 通过加氢色谱-质谱分析, 结合文献数据确定为苯并苊类. 对不同来源气溶胶组成研究表明, 苯并苊广泛存在于城市大气气溶胶中, 在桔杆、木碳及煤的燃烧产物中浓度很高, 而在汽车排放气体颗粒物、降尘、环境污水、土壤及河道沉积物中含量较低或无法检出. 分析了苯并苊类的可能来源其环境意义, 认为苯并苊类的浓度有可能成为污染源识别及贡献率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根据原油地球化学分析、油气包裹体岩相学及热力学分析和盆地模拟,对哈拉哈塘凹陷新垦区块奥陶系油藏进行充注成藏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奥陶系原油普遍具有C21/C23三环萜烷小于1、规则甾烷内组成呈"V"字型分布、全油及馏分碳同位素均轻于-30‰等特征,属于典型源自上奥陶统源岩的原油;同一原油中同时检测出完整的正构烷烃系列、明显的"UCM"鼓包和完整的25-降藿烷系列,代表原油早期充注后遭严重生物降解,后期又混入了新的正常原油;奥陶系储层具有两个世代的方解石成岩矿物,捕获稠油、中-轻质油、干气等三期油气包裹体,共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呈现与之对应的三峰态分布型式;新垦区块奥陶系油藏具有三次油气充注事件,充注时间分别为402~412 Ma、9~11 Ma和6~8 Ma,其中第三期以干气充注为主,气源可能为寒武系烃源岩,限于具备沟通深部烃源层的深大断裂附近。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塔东2井寒武系稠油分子化石与油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运用同位素质谱、色谱、色谱-质谱技术手段研究了塔东2井寒武系稠油分子化石特征。结果表明,塔东2井寒武系稠油具高伽马蜡烷、高C28甾烷、低重排甾烷和高C27-三芳甾烷的特征,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分子化石特征类似,说明塔东2井寒武系原油源自寒武系-下奥陶烃源岩;塔东2井稠油中检出高丰度的稠环化合物(荧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荧蒽、苯并芘),全油的碳同位素值明显偏重,揭示了原油烃类经热蚀变发生稠化。  相似文献   
9.
综合运用同位素质谱、色谱、色谱-质谱技术手段研究了塔东2井寒武系稠油分子化石特征.结果表明,塔东2井寒武系稠油具高伽马蜡烷、高C28甾烷、低重排甾烷和高C27-三芳甾烷的特征,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的分子化石特征类似,说明塔东2井寒武系原油源自寒武系-下奥陶烃源岩;塔东2井稠油中检出高丰度的稠环化合物(荧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荧蒽、苯并芘),全油的碳同位素值明显偏重,揭示了原油烃类经热蚀变发生稠化.  相似文献   
10.
烷基二苯并噻吩类: 示踪油藏充注途径的分子标志物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基于分子结构的热稳定性以及氢键形成机理, 烷基二苯并噻吩类参数4-/1-MDBT, 2,4-/1,4- DMDBT和4,6-/1,4-DMDBT, 兼具备表征有机质成熟度以及油气运移的属性, 可以作为示踪油藏充注方向与途径的有效分子参数. 这些参数在珠江口盆地新近系砂岩孔隙型油藏与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缝洞网络型油藏两种例证中首次试用, 均取得良好效果. 烷基二苯并噻吩类示踪参数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范畴, 可应用于不同成熟度的原油, 特别是较为缺乏有效分子参数的高成熟~过成熟原油, 也可应用于遭受过强烈生物降解作用的原油, 甚至于同源石油两期充注的混合油, 但对于混源油油藏则要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