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经济   45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入世后新的反倾销制度已基本确立。我国现行反倾销制度与WTO 反倾销规则相比仍有一些差异。对这些差异我们应进行客观的分析,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都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2.
欧盟非食品快速预警系统——RAPEX是欧盟监控进口产品质量、卫生、安全的标准平台,是欧盟用于在使用者之间交流危险产品相关信息以及将这些信息有效传达给消费者的工具,它的核心精神是"确保欧洲消费者安全"。RAPEX机制下的救济措施包括:从市场上撤回危险产品、从消费者手中召回或发布消费者警告。"RAPEX——中国"系统的运作实践证明该系统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产品安全,从而保证了中国输欧产品的安全性。但欧盟将其RAPEX"移植"到中国违反了WTO非歧视性原则(特别是最惠国待遇原则)。  相似文献   
3.
国际电子商务中的通讯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世界贸易组织下的《SPS协定》、《等效决议》以及CAC、OIE、IPPC制定的对等承认准则共同构成了SPS措施等效承认机制。但这个机制缺少法律约束,也存在相关方之间权利失衡、等效承认时限不清等问题,这导致国际SPS措施的等效承认的实施陷入困境。国际SPS措施的等效承认是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的重要途径。世界贸易组织应重视完善SPS措施对等承认机制,以更好地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下,虽然上诉机构(Appellate Body)的裁决仍有可能被WTO争端解决机构以"协商一致"(consensus)的方式拒绝采纳,但同专家小组(Panel of Experts)的裁决相比,由于在争端解决程序上上诉机构的审议是基于专家小组的裁决,"上诉机构可以维持、修改或推翻专家小组的法律裁定和结论",所以上诉机构的裁决是对专家小组裁决报告中的法律适用与法律解释的"正本清源",更易为WTO争端解决机构及有关争端各方所接受.  相似文献   
6.
我国入世后,世贸组织规则(包括我国入世文件中所确立的特定规则)是我国用以处理与其他成员之间产生的贸易争端的主要法律依据.阿根廷对智利桃制品保障措施争端中智利政府的因应之道,对我们抵制他国对我出口产品滥用保障措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反补贴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个热点。笔者(2008)曾撰文提出美国对华反补贴的基本态势是"两条腿走三步"。"两条腿"是指美国适用国内反补贴法和诉诸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两种途径来处理中国的"补贴"问题。其"三步"分别是2006年之前的美国国内对反补贴措  相似文献   
8.
"美国—影响中国家禽产品进口的某些措施"案是中美贸易争端中首起直接涉及WTO《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定》(《SPS协定》)的争端。此争端源于美国国会依据《2009年综合拨款法案》第727条禁止美国农业部制定从中国进口家禽产品的规则。本争端涉及3个核心问题:一是SPS措施的认定问题;二是专家组的管辖权(职能范围)问题;三是SPS措施的对等承认问题。但归根结底第727条违反了WTO非歧视性原则。该争端说明,推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包括美国)检验检疫机制的对等互认是我国稳定和扩大外贸出口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反倾销行政复审主要用于确定所课征的反倾销税是否应该调整或取消。我国有许多产品原来因受到美国反倾销措施的制约而被迫退出美国市场,应该说行政审查是这些产品重返美国市场的机会。但1980-1994年在美国对华50多起反倾销案中,只有部分现已经过了复审,而复审结果更不如人意,平均反倾销税税率复审后较复审前高得多。本文从美国反倾销行政复审机制及美国国内生产商要求复审的动机两方面对上述现象做了解释。最后提出了5点对策和建议,以提高我国出口企业对美国反倾销行政审查的应对水平,达到让原受限商品重返美国市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