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2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班主任助理制建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全国高校扩招的形势下.班主任的队伍并没有相应扩大。如何赋予高校班级管理工作新的内涵,如何加强与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班主任助理制是新形势下高校实施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对2010年北京市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子具有综合性、差异性和变动性。大学生应根据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变化,做好全面的就业准备,但要有所侧重,将重点放在重要因子上,构建更强的就业竞争优势。政府应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规范市场行为,以保证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难:呼吁高校教育体制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大学生就业体制的转变,高等教育的生产性功能增强、而信号性功能减弱,大学生就业状况主要取决于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大学生就业难揭示了高校教学体制的弊端。要推动高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4.
提高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关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就业能力不足是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高校应改革招生制度、创新培养模式、加强就业指导,大学生应提高综合素质、积极寻找工作、共同提高其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5.
创业教育是旨在提高受教育者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通俗地说,它就是要把普通的劳动者培养成一名潜在的企业家。目前创业教育主要体现为两个项目,一个是以下岗职工为主体的SYB(Start Your Business)项目,另一个是以大学生为对象的KAB(Know About Business)项目。创业教育的开展离不开资金投入。下岗职工一般属于社会保障的范畴,一般都是免费培训的。但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培训由谁来埋单,则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创业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否推动我国的大学生创业,关键取决于创业活动的主体——大学生。首先,要形成正确的创业意识。创业意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创业活动能否得到家庭的认可。大学生要形成“创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的意识。其次,要培养一定的创业能力。所谓创业能力就是指成功创办并经营一家企业的综合能力。大学生应抓住有限的宝贵学习时间,全面提升自身的创业能力。要掌握扎实的通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7.
黄敬宝 《科学学研究》2020,38(2):306-312
基于182名创业者的调查表明,中关村青年创业主要是机会型创业,具有明显的互联网和高科技特色,有较强的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和较高的创业回报;普遍认同创业素质由创业特质、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14个指标构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自身努力和中关村创业环境都是青年创业素质的培养因子,但其作用空间和贡献率有差异,最佳培养途径也不同。家庭要开展积极人格和创业特质为核心的早期教育,学校要推动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当地政府要促进创业培训、搭建合作与交流平台、鼓励“创中学”为核心的创业实践教育,形成相互配合的三驾马车,以共同提升广大青年的创业素质。  相似文献   
8.
大学城是教育资源的一种新型组织模式,它为推行素质教育提供了众多的有利条件,但如果缺乏必要的引导,有可能走向素质教育的反面。大学城建设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思想教育、学分制、中介机构和信息反馈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北京某高校"智慧星火"案例分析表明,科研训练提升了大学生的学术水平、创新思维、合作能力、调研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活动流程、评比规则、导师指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科研训练的效果.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参与科研训练,高校要规范并推广大学生科研训练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其就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对2010年北京市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子具有综合性、差异性和变动性。大学生应根据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变化,做好全面的就业准备,但要有所侧重,将重点放在重要因子上,构建更强的就业竞争优势。政府应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规范市场行为,以保证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