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生物科学   15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在神农架各种野生动物中,最使人们感到新奇的是这里白熊、白猴、白獐、白麂、白龟等二十多种白色动物,可称世界之首.近年来,神农架的各种白色动物出现,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尤其对这里的白色动物之多找其原因.人们曾多次在神农架捕到白熊,这种白熊毛色纯白,唇部和鼻端呈淡红色,头大尾短.这种白熊从体形、性情上看,都不同于白极熊,它性情温驯,喜食竹类,生活习惯近似大熊猫.  相似文献   
2.
中华绒螯蟹蜕壳生长及其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蜕壳是甲壳动物常见的生长发育现象,但对调控蜕壳与生长的内在机制尚缺乏足够了解。本研究在室内条件下,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一个蜕壳周期内的个体蜕壳与生长现象进行了连续观察,分析了2个蜕壳相关基因,即蜕皮激素受体基因(Ec R)和维甲类X受体基因(RXR),以及1个生长相关基因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STN)的表达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中华绒螯蟹在蜕壳后会出现一个跳跃式生长期,之后进入了一个缓慢持续上升过程,当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肥满度达60%左右时)时启动下一次蜕壳;MSTN基因的表达与壳长(r=﹣0.450,P0.05)、壳宽(r=﹣0.410,P0.05)增长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肥满度呈显著正相关(r=0.450,P0.05),Ec R和RXR基因的表达与体重、壳长和壳宽的增长率均没有显著相关性;相对来说,MSTN在蜕壳后的表达量越高,则增重率越小;而Ec R和RXR在蜕壳后表达量越高,其增重率越大。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在蜕壳后其生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肥满度可以作为衡量中华绒螯蟹体内营养积累启动蜕壳的指标,Ec R、RXR及MSTN基因表达与生长表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与“全红”瓯江彩鲤体色相关的SRAP及SCAR分子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技术分析"全红"和"粉玉"瓯江彩鲤,筛选与瓯江彩鲤体色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从88个SRAP引物组合筛选出的12个引物组合共获得扩增条带104个,并筛选出1个SRAP特异扩增带,即"全红"瓯江彩鲤家系SR2,7173 bp带。该条SRAP特异扩增条带经回收、克隆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分析,发现该片段在GenBank中与斑马鱼的POl多蛋白基因和尿红素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根据序列信息分别设计了4对正、反向引物(22—26 bp)。用4对引物分别在"全红"瓯江彩鲤F2和"粉玉"瓯江彩鲤F2群体中进行PCR扩增,仅发现SC-3(154 bp)能够在"全红"瓯江彩鲤群体中特异扩增,而且在"粉玉"瓯江彩鲤F2群体中未出现此扩增带。采用大样本对该SC-3标记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在"全红"瓯江彩鲤群体中呈现阳性,而在"粉玉"瓯江彩鲤群体中为阴性,可以区分这两种群体。因此SC-3标记可以作为"全红"瓯江彩鲤群体一个重要的分子遗传特征指标,为进一步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yostatin, MSTN)的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 对中华绒螯蟹3个群体(育种群体、大赛群体、野生群体)共321个个体MSTN基因的多态性进行筛选, 发现该基因的第1外显子存在3个多态性SNP位点(S1: C714T; S2:G729A; S3:G753T), 均为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的中、高度多态性位点。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3个位点及其基因型组合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 发现S1位点对中华绒螯蟹的体重和壳长等生长性状有显著影响(P≤0.05), 而其余2个位点与生长性状无显著关联性。结果表明S1位点的TT基因型对中华绒螯蟹的生长最为有利, 可作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候选标记。  相似文献   
5.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评价中国大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主要引进群体间遗传关系、遗传分化及基因流状况,研究利用12对多态性微卫星引物,以埃及土著群体为对照组,分析中国大陆尼罗罗非鱼9个代表性引进群体的遗传关系。结果显示:①群体间四种遗传距离[DA、DC、DSW和(δμ)2]同时表明,USA群体和EGY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小[DA=0.2174,DC=0.4140,DSW=0.8769,(δμ)2=22.6904];DA和DC表明GD群体和XJF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大(DA=0.5851,DC=0.6789);DSW和(δμ)2表明USA群体与XJF群体间遗传距离最大[DSW=4.0907,(δμ)2=138.18]。② EGY群体和GD群体间遗传分化最小(FST=0.0326,RST=0.0337),XJF群体和LY群体间遗传分化最大(FST=0.2098,RST=0.2655)。所有成对群体间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P < 0.05)。③群体间系统树显示,WY群体、GD群体、EGY群体和USA群体被聚为一类,BL群体、LY群体和EW群体被聚为一类,JNM群体和GLD群体被聚为一类,XJF群体位于独立的分支;贝叶斯聚类分析将10个群体划分为2类,XJF、BL、LY、EW群体被归入第一类,WY、GD、EGY、USA、GLD和JNM群体被归入第二类。分子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支持了系统树和贝叶斯聚类分析的结果。④根据成对FST值和RST值估算的群体间历史基因流平均值分别为2.4427和2.1983。群体间近期基因流检测结果显示,各群体中发生第一代迁移的个体数在0-7个,占样本数的0-23.3%。总体而言,我国尼罗罗非鱼引进群体间遗传分化显著,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历史基因流和近期基因流。研究结果为开展我国尼罗罗非鱼引进群体的种质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41尾感病和22尾抗病兴国红鲤的308个有效克隆进行测序,获得171条不同的MHCⅡ类α基因编码序列,分属26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其中Cyca-DXA24—Cyca-DXA36为新发现的13个等位基因。MHCⅡ类α基因片段的长度为624 bp,包括第1—4个外显子,分别编码信号肽、α1和α2结构域及连接肽/跨膜区。α1结构域的变异明显大于α2结构域,表现在α1结构域中核苷酸和氨基酸变异位点比例(55.16%和79.76%)明显高于α2结构域的变异位点比例(45.96%和68.42%)。α1结构域的PBR区的非同义碱基替换率(dN)与同义碱基替换率(dS)的比值ω(ω=dN/dS)为5.742,远远高于非抗原结合位点(non-PBR)及α2结构域的0.755、0.592,揭示兴国红鲤MHCⅡ类α基因的α1结构域在进化过程中受到正向选择作用。等位基因Cyca-DXA24(P0.01)与兴国红鲤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抗性相关,等位基因Cyca-DXA3(P0.05)、Cyca-DXA4(P0.01)、Cyca-DXA6(P0.05)、Cyca-DXA33(P0.05)与兴国红鲤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易感性相关。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MHCⅡ类α基因在健康兴国红鲤的肾、肝、鳃等10个组织均能普遍表达。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肾、肝、脾3个组织中的MHCⅡ类α基因的表达量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表明MHCⅡ类α分子在兴国红鲤的免疫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湖泊放养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的性成熟规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于8-11月份,结合中华绒螯蟹捕捞期,即生死洄游期的到来,通过性腺发育的组织学和细胞学观察,重点观察了长江下游安徽杨赛湖等人工放养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的性成熟规律。结果表明:①在性成熟时期,性腺发育与肝脏变化极为密切,肝脏指数逐渐下降,而性腺指数逐渐上升;②雌、雄蟹的性成熟存在规律性差异,8-9月份,雄蟹的性腺指数和性/肝指数均高于雌蟹,而10-11月份,雌蟹的性腺指数和性/肝指数均高于雄蟹;③经性腺的组织学和细胞学观察,雄蟹的性腺发育略早于雌蟹;④洄游高峰期的出现是河蟹性细胞走向成熟的外在表现。作者建议把肝脏指数7.5作为捕捞长江水系河蟹最佳时机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在川鄂湘黔四省接壤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保存了一片近十万亩的亚热带原始森林,其中有不少奇特的珍稀古树。能预报丰年的乌杨树王乌杨树王,在该县大板营原始森林以西的浪平乡白杨坪上。树高30米,干通直,树径3.38米,腰围11米,材积达22立方米,覆盖面积达一亩半。该树树龄为1500多年,树干根部离地面两米有个“门”(树洞),洞内可放  相似文献   
9.
猫头鹰伤人     
今年五月八日晚,安徽省芜湖市发生一件奇事,驻芜某空军机场有三十多人被猫头鹰抓伤. 其原因是三年前的初春,机场的一名战士从树上抓了一只小猫头鹰,在戏玩中不慎摔死.从此,每年的清明节到五月下旬,夜间就有猫头鹰在这一带无故伤  相似文献   
10.
为摸清四川茂县药用种子植物资源状况,在茂县第3次和第4次中药资源普查资料的基础上,对茂县药用种子植物区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茂县县域内药用种子植物共130科582属1 342种,包括裸子植物7科14属18种,被子植物123科568属1 32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8科37属57种。15个大型科(科内种数大于20)分别占总属、种数的48.45%、56.56%,处于主导地位;小型属(含2~4种)共507属783种,分别占总属、种数的87.11%、58.35%。茂县药用种子植物科以热带成分占明显优势(56.52%),而属以温带成分占优势地位(68.11%);茂县的药用种子植物区系比剑阁县和盐边县呈现更为明显的温带性,而较澜沧江源区与错那县的热带成分更为活跃,揭示纬度和海拔可能是决定茂县药用种子植物区系性质的关键因素。因此,茂县药用种子植物区系不仅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区系地理成分复杂性,主要体现在温带性质占主导地位的同时亦呈现较为明显的过渡性质,因此茂县可视作研究横断山脉地区南北植物交流的关键地区之一,在药用种子植物的多样性保护和开发利用研究方面值得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