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生物科学   17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目的:报告50例5-8.5岁儿童根尖周炎患者感染根管73颗乳牙厌氧菌分离鉴定及体外药敏试验的结果,方法:采用K-B法。结果:89.04%(65/73)的患牙共检出厌氧菌150株,平均每例标本检出2.3株,常用抗厌氧菌药物替硝唑(TNZ)、甲硝唑(MNZ)对革兰阴性厌氧菌(产黑色素普氏菌,中间普氏菌,解脲拟杆菌,具核梭杆菌,牙龈二氧化碳噬纤维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林可霉素对革兰阳性厌氧菌(厌氧消化链球菌,嗜酸乳杆菌)的作用则强于TNZ和MNZ,氯霉素(C)和乙旋螺旋霉素(AS)抗厌氧菌的作用则弱于前三者。结论:分析儿童乳牙根尖周炎感染根管菌群来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在临床治疗上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老年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老年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及耐药趋势。方法:对本院1999年6月-2001年6月两年间老年性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学分离鉴定及耐药分析。结果:老年院内感染以G杆菌为主67.19%,其次是真菌22.08及G^ 球菌10.73%。G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29.12%),非发酵菌(24.88%)和肺炎克雷伯菌(20.19%)为主,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酶株(ESBLS)占49.52%,真菌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68.57%)为主;G^ 球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87.88%),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占63.64%。2000年6月-2001年6月所分离的细菌与上一年相比,真菌由15.43%增加到29.03%(P<0.01),G^+细菌由6.17%增加到15.48%(P<0.01),G杆菌由78.4%下降到55.48%(P<0.01)。所分离细菌除对亚胺培南,特治星(哌位西林/他唑巴坦)及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外,常用的抗生素显示较高的耐药率。结论:老年性获得性肺炎以G^- 杆菌为主,而真菌的感染也不容忽视;致病菌呈多重耐药趋势,其感染菌谱的变迁和多重耐药率的升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合理应用抗生素应有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3.
口臭症口腔微生态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口臭症患者口腔菌群分布。方法 :选择 3 0例口臭患者和 3 0例健康人 ,分别采集舌背舌苔和牙周袋菌斑作细菌的需氧、微需氧和厌氧菌的定量培养 ,并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及衣氏放线菌做抑菌试验。结果 :口臭组舌背厌氧菌及微需氧菌总数 (12 .2± 1.3 2 )与健康对照组 (9.5± 1.2 4)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 ,口臭组需氧菌总数与健康组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口臭组牙周袋厌氧菌及微需氧菌总数 (13 .12± 1.2 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11.3± 1.82 ) ,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 ,而需氧菌差异无显著性 ;口臭症舌背以小韦荣菌为主 ,其次是黑色普氏菌 ;牙周袋菌斑以牙龈卟啉单胞菌和黑色普氏菌为主 ,其次是衣氏放线菌。并筛选出两类抗菌漱口水和一种中外合资抗口臭牙膏 ,对舌背及牙周袋菌斑的主要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衣氏放线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口臭症患者口腔菌群分布和总数与正常人群存在显著的差异 ,与牙周病有关的致病菌数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据抑菌试验结果采用有效的漱口液及牙膏可明显降低口腔内致病菌和改善口臭症状。  相似文献   
4.
采用遥感手段估算海洋初级生产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洋初级生产力的精确估算对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海洋生态系统和全球变化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现场测量与估算方法必须依赖于随船采样数据.卫星遥感具有能够获取实时的、大尺度的、动态的海洋环境参数的优点,因此卫星遥感日益成为大尺度海洋初级生产力估算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海洋水色传感器的发展历程出发,着重归纳了以叶绿素、浮游植物碳和浮游植物吸收系数为参量的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遥感估算方法,并就这3类模型的适应性和复杂程度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评价了全球海洋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的研究现状.鉴于当前海洋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今后的研究需要在4个方面进一步加强:1)对全球海洋初级生产力估算进行分区域研究;2)加深对浮游植物吸收系数的研究;3)提高海洋遥感技术水平;4)加强实地测量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监测重症监护病房(ICU)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的感染状况及耐药变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3年至2007年间,我院ICU收治的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及体外耐药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是ICU下呼吸道感染的主导致病菌且感染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46.3%-81.0%),细菌对三代头孢、亚胺培南及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性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呈现多重耐药的特性。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ICU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其多重耐药性及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支原体感染及耐药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及人型支原体(Mh)在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的感染状况,分析近3年来支原体的感染及耐药变迁。方法采用培养法(Mycoplasma IST)对NGGU的分泌物进行支原体的培养、体外药敏试验及分析。结果支原体阳性率为47.0%,其中Uu阳性率为34.0%,Uu+Mh阳性率为11.4%,Mh阳性率为1.6%;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等药物的敏感率无明显变化,而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则呈逐渐上升趋势,环丙沙星及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从2002年的38.9%及40.0%上升到了2004年的79.2%及66.4%。结论支原体的耐药率正逐步增加,其中喹诺酮类的高耐药率提示其在治疗支原体感染中的地位改变,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药物敏感监测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国有机农业起步较早、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球有机农产品第一大消费市场,分析美国有机农业起源、发展、标识管理和财政支持对发展我国有机农业、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伤口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至2012年创伤患者感染伤口分泌物的细菌分离培养及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对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到细菌1086株,居于感染首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3.6%),其次是大肠埃希菌(23.2%),肺炎克雷伯菌(10.2%),鲍曼不动杆菌(8.8%),铜绿假单胞菌(6.6%),分离到8株白色假丝酵母菌(0.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ieillin—multiple resistance S.attrelts,MRSA)检出率为71.5%,MRSA除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100%敏感外,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均存在较高的耐药性,与MRSA的耐药性明显高于MSSA(P〈0.01)。产超广谱B一内酰胺酶菌株(extended—spectrumbeta—lactamase,ESBLs)的检出率为64.5%,除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外,ESBLs对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等的常用抗菌药物存在较高的耐药率;其耐药率远高于非ESBLs(P〈0.01);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multi—drug resistant Pesudomonas aeruginosa,MDRPA)检出率为40.3%(29/72),耐碳青霉烯的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s—resistant Acineto—bacterbaumannii,CA—Ab)的检出率为43.2%(41/95)。仅头孢哌酮/舒巴坦及阿米卡星有良好的敏感性(〉50%),而对其余绝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相当严重。结论伤口感染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感染病原菌多为多重/泛耐药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甚至碳青霉烯类耐药性严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临床应据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ICU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1998年5月-2000年6月间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学的分离和耐药性分析。结果:检出25种262株细菌,其中以G^-杆菌为主(79.8%),其次是G^-球菌(11.8%)和念珠菌(8.4%)。G^—杆菌中,非发酵菌占主导为43.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次之,分别为16.7%和14.4%。G^ 球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为83.9%。细菌呈多重耐药趋势,在G^—肠杆菌科中,40%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ESBLs),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苯唑西林者(MRSCN)为26.9%。结论:ICU获得性肺炎病原菌以非发酵菌占主导并呈多重耐药趋势。其感染菌谱的变迁和耐药率的普遍升高,应引起广泛重视,临床以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已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L型细菌在慢性肾盂肾炎的感染及耐药状况。方法对71例患者清洁中段尿做普通细菌培养(B型)、L型细菌培养(L型)及耐药分析。结果细菌阳性率为77.5%,其中单独L型阳性率为49.3%、B型与L型混合感染为15.5%,而B型阳性率仅为12.7%。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其次是葡萄球菌;青霉素及头孢噻肟均有较高的耐药率(88.9%及73.6%)。结论L型细菌在慢性肾盂肾炎感染中占主导,β-内酰胺类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治疗应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及时调整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