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科学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起国情,我们总会想到一个词:人多地少。确实如此。截至2010年底,我国耕地总数不足18.26亿亩,已接近18亿亩的红线。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发达国家的1/4。我国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并不丰富。然而,一边是极度紧缺,一边却是挥霍浪费:大马路、宽广场、豪华办公楼、闲置工业园……土地粗放使用的方式仍在延续,而建设用地的缺口却越来越大。土地,正在成为与能源一样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过去,我们一直在致力于降低单位GDP的能耗,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也必须重视经济增长的地耗了。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60年代发现蓝田直立人化石以来,陕西已经发现了8处更新世古人类化石地点,成为中国人类化石资源分布密集区之一。陕西古人类化石涵盖了直立人、早期智人至晚期智人的人类演化阶段,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连续的人类演化序列。在蓝田公王岭、蓝田陈家窝子、洛南龙牙洞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属于直立人,在大荔甜水沟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属于早期智人,在志丹、黄龙、长武、南郑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属于晚期智人。陕西丰富的古人类化石对于研究直立人在欧亚大陆早期人类扩散和迁徙过程、早期现代人多地区起源、中国古人类演化的关键阶段等一系列关键学术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神木市中鸡一带下白垩统洛河组上部紫红色薄层砂岩层面中,发现丰富的恐龙与其他四足类的足迹化石。这些足迹可分为3类,分别为三趾型兽脚类足迹(实雷龙足迹类),两趾型兽脚类足迹(恐爪龙类足迹)和小型四足类足迹(哺乳形类/兽孔类足迹)。此种组合在中国尚属首次发现,对古气候、古环境、古地理和地层对比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历经风雨洗礼,今日井冈山茅坪的八角楼显得格外凝重,那盏斑驳的油灯依然临窗摆放,砚台似乎还散发着昨日的墨香,一个伏案疾书的身影仿佛穿越时光,出现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5.
李兴文  胡义  唐力  郭岐明 《贵州地质》2021,38(1):29-34, 70
本文对汉中天坑群天星岩竖井中发现的剑齿象化石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形态特征对比认为其可归为东方剑齿象(Stegodon orientalis),化石是由地表流水将剑齿象遗骸分解后的骨骼带入竖井中而形成的。综合对东方剑齿象的生存时代、化石赋存层位的岩性特征和时代以及天星岩竖井的形成时代等方面的分析结果,认为天星岩竖井中东方剑齿象化石的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可能为晚更新世晚期。天星岩竖井中东方剑齿象化石的发现对于研究汉中天坑群地区岩溶地貌的形成时代、第四纪时期古气候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部处长段绍甫10月27日说,中国铜冶炼产能将在未来两年内快速释放。到2010年,我国粗铜冶炼能力将接近每定400万吨,比2006年增加约1倍;2010年我国精炼铜产能预计超过500万吨。段绍甫是在南昌召开的2008年中国国际铜业论坛上作上述表示的。  相似文献   
7.
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地层水成因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地层水总矿化度为13 831 mg/L~89 445 mg/L,属于盐水和卤水的范畴,pH值在4.37~7.3,在强酸性一弱碱性之间,地层水水型基本为CaCl2型水.根据对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地层水矿化度、pH值及离子含量等的分析发现,泊尔江海子断裂带及其以南、以北地层水特征差异明显:泊尔江海子断裂带地层水矿化度最高(47 061 mg/L~89 445 mg/L)、pH值最低(4.37~6)及Mg2+离子含量最高.最高达7 024 mg/L;断裂带以南地层水阴离子主要为Cl-和HCO3-,不含SO42+离子;断裂带以北含SO42-离子,而且往北SO42-离子增加的趋势非常明显.采用Davission地层水Nadeficit与Caexcess之间关系及其作用过程的地层水成因模式和地质特征进行综合研究,认为泊尔江海子断裂带的地层水成因为混合作用,主要是由断裂带热液活动导致深部偏酸性的高温、高Mg2+含量、高矿化度水与上古生界地层水混合所致.现今实测表明断裂带地温梯度2.72℃/hm~2.9℃/hm,为研究区最高;断裂带以北地温梯度只有2.27℃/hm~2.36℃/hm,与后期地表水的渗入降温有关.断裂带以外主要的流体一岩石相互反应是斜长石的钠长石化过程.地层水特征变化与油气特征的关系显示热液活动有利于烃源岩的成熟;SO42-离子往北逐渐增加表明受大气淡水影响.保存条件逐渐变差;热流影响区可能成为油气有利聚集区.  相似文献   
8.
陕北地区下白垩统洛河组恐龙足迹的发现为了解本地区恐龙的个体大小、运动方式、速度及生活习性等信息,恢复恐龙动物群面貌及古生态、古地理环境提供了化石证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陕北地区下白垩统洛河组恐龙足迹在古生态学及地层学上的意义.对足迹形态特征的研究表明,陕北地区早白垩世恐龙足迹的造迹者体型较小,为小型兽脚类;对行迹特征的研究表明,造迹动物均处于正常行走状态,造迹恐龙以双足行走,而小型哺乳形动物为四足行走.靖边龙洲多条近于平行的恐龙行迹体现了小型兽脚类恐龙群居的生活习性;神木中鸡足迹组合为亚洲地区首次发现的具有典型沙漠相特征的巴西足迹遗迹相(Brasilichnium ichnofacies),为开展洲际地层对比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陕北地区下白垩统洛河组的恐龙足迹拓宽了中国西北地区恐龙足迹的地理和地层分布范围,为探讨本区早白垩世恐龙动物群特征和演化及古生态、古地理、古环境等提供了条件和重要新材料.  相似文献   
9.
李兴文  陈月娟 《大气科学》1996,20(5):565-574
本文采用欧洲中心7层网格点逐月平均全球资料和同期美国KWBC的太平洋海温资料分析了1982年1月~1983年12月El Ni?o期间和1988年1月~1989年12月La Ni?a期间大气加热场的特征。结果表明,海表温度异常时,海面向上输送的感热、潜热通量变化并不大,有时甚至出现和海温距平变化相反的趋势,而另一方面,各辐射量和凝结加热量变化却很重要。进一步本文又分别以多年平均的12月、El Ni?o及La Ni?a强盛时的1982年12月和1988年12月的实测海温和实测大气资料为初值作了数值模拟,模拟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欧洲中心7层网格点逐月平均全球资料和同期美国KWBC的太平洋海温资料分析了1982年1月~1983年12月ElNino期间和1988年1月 ̄1989年12月LaNina期间大气加热场的特征。结果表明,海表温度异常时,海面向上输送的感热、潜热通量变化并不大,有时甚至出现和海温距平变化相反的趋势,而另一方面,各辐射量和凝结加热量变化却很重要。进一步本文又分别以多年平均的12月、ElNino及LaNina强盛时的1982年12月和1988年12月的实测海温和实测大气资料为初值作了数值模拟,模拟的大气状况与真实大气状况一致。根据资料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结果,本文认为作大尺度中长期天气预报及研究海气相互作用时应充分考虑辐射收支和凝结加热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