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地球科学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troduction Sichuan-Yunnan region is a major area with frequent strong earthquakes in Chinese mainland, especially the middle-southern segment of South-North Seismic Zone, where many strong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history. In the past 30 years, Sichuan-Yunnan region has two seismically active periods: one is from Tonghai earthquake in 1970 to Longling-Songpan earthquake in 1976, the other is from Lancang earthquake in 1988 to now. During this two periods, the M=7.7 Tonghai, M=7.1 Dagua…  相似文献   
2.
基于断层相互作用的地震活动有限元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断层相互作用,初步建立了西南地区有限元动力学模型,讨论了由于地震发生产生的应力变化对西南地区整个系统的应力调整情况。初步结果表明,许多强震均发生在应力增强区。因此,本模型对判断未来强震危险区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时空变量统一的拟合方法,成功地建立了1950~2000年的时空统一的三维中国地磁基本场模式,克服了以往模式在时间上不连续的缺点,易于应用。并将此模式初步应用于地质构造、岩性分布、活动地块及地震中长期趋势等研究中,结果表明时空统一三维中国地磁场模式在这些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基于断层相互作用理论的强震成组孕育发生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应力触发理论原理,基于断层相互作用理论,研究了川滇地区6级以上地震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初步结果表明,后续强震大多发生在前一地震所触发的应力增长区,这证明了强震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即强震是成组孕育、成组发生的,这对强震的地点预测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天津测震台网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天津市测震台网综合管理系统开发的背景,分析了系统的架构与设计方案,并对各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同时就软件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了解决方案,阐述了该系统的实现过程并将其加以应用,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6.
天津数字测震台网系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期间,为完善与强化首都圈地震监测及速报能力,天津数字测震台网在原有数字遥测台基础上,新建及改造升级部分测震台站,并建立环渤海虚拟监测台网,以加强对环渤海地区的地震监测。建成后丰富了记录信息,扩大了观测动态范围,地震监测能力明显提高,速报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7.
唐山余震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分区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2002~2006年数字化地震资料,分析了该时段发生的中小地震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网格密集值计算方法将唐山余震区细分为5个区域.在每一分区内利用格点尝试法求解小震综合节面解.结果表明:各分区小震震源机制节面解有所不同,P轴方位角存在一定的转向变化.宁河6.9级地震所在的一区以及唐山7.8级主震所在的二区的P轴方位角呈北东东-南西西方向,三区、四区P轴方位角沿中小地震的分布呈东西向,此后五区再次转为北东向.各分区小震综合解的P波初动方向矛盾比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唐山7.8级主震所在的二区矛盾比最高,达0.41,而没有发生强余震的夏官营一带所在的五区矛盾比较低,仅为0.23.分区研究小震综合节面解,显示出应力场的细微差异,具体勾划了唐山余震区应力场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川滇地区,在大量搜集、总结前人资料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上地壳、下地壳(两层)、上地幔等4层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通过反复调试,确定了其边界条件,并且计算了川滇地区背景应力场、断层蠕动产生的应力场和强震触发的应力场,以及它们的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后续地震大多发生在前面地震引发的库仑破裂应力正值区,前一地震对后续地震有一定的触发作用,强震是在较高的应力背景下成组发生的. 这对判断、识别地震异常,提高地震预测水平有着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地磁复转换函数在地震短临预测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复转换函数"方法,应用地磁脉动信号,对天津静海地磁台地磁脉动资料,计算出各种周期的转换函数值,利用拉格朗日(Lagrange)乘数方法和单位矢量方法,推导出转换函数实部和虚部的误差估计公式,在复数最小二乘法中,采用稳健(robust)统计方法减少个别估计值的影响,分析地磁转换函数Au异常.初步结果表明:复转换函数信息更丰富,对地下电性介质的变化反应更全面、更精确,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种好的地震短临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的地震学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中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的地震学参数(如大震烈度图、综合等震线、余震分布、震源尺度、地震矩、地震应变、能量、震源机制解和震中分布等,通过综合集成,刻画了我国陆区地震活动性的空间展布格局。并将其与中国大陆活动地块及其边界相比较,发现中国7级以上强震活动基本上都集中在活动地块的边界上,这对进一步了解活动地块的运动性状、探讨地块之间相互作用及与强震发生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