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4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硫酸铍(BeSO4)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的氧化损伤作用,并观察枸杞多糖(LBP)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体外细胞培养实验模型,终浓度分别为1.0、10.0、100.0μmol/L的BeSO4染毒MRC-5细胞24h后,立即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0.2mg/ml LBP对10.0μmol/L BeSO4染毒MRC-5细胞的作用。结果SOD、GSH-Px活力随BeSO4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降低,MDA含量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rGSH-Px=-0.900,P<0.01;rSOD=0.980,P<0.01;rMDA=-0.995,P<0.01)。LBP干预组SOD、GSH-Px活力增强,MDA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BeSO4可致MRC-5细胞氧化产物增多,抗氧化酶活力降低,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LBP可抑制BeSO4对MRC-5细胞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银川市5种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的季节分布规律,探索研究方法,摸清集中趋势,为制定监测与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集中度分析方法对银川市2004-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猩红热和肺结核等5种呼吸道传染病季节分布变化趋势,并与常规线状曲线图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风疹的发病时间具有很强的季节性,高发于4~6月;麻疹发病有较强的季节性,4~5月多发;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也存在一定季节性,猩红热5~6月、流行性腮腺炎5~7月发生相对较多;肺结核发病全年分布较均匀,季节性不明显。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较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更具季节性集中趋势。结论应用集中趋势数据化测算,摸清了银川市麻疹等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季节性特征,对在季节高峰前全面做好防控准备工作,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发病率,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核因子-κB(NF-κB)在铍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一次性非暴露式气管注入法染毒建立铍病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NF-κB的表达.同时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大体病理改变.结果 大鼠模型组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基本符合人类铍病的特点.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匀浆及BALF中TNF-α水平、肺组织中NF-κB的表达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模型组内TNF-α的水平、NF-κB的表达,60 d组明显高于20 d组(P<0.05).结论 TNF-α和NF-κB相互作用,在铍病的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可作为判定疾病活动性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研究和分析引起甲流危重症与死亡的危险因素,为发现早期症状、提高救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银川市2009年9月-2010年3月危重症/死亡甲型H1N1流感病例进行描述,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危重症与死亡病例92例,男女性别比为1.71∶1;以0~岁年龄组居多,占35.87%,48.91%的病例来自农村.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址、并发肺炎、病程、发病至首诊时间、就诊医疗机构数5个因素进入方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危重症与死亡病例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发病至首诊日期为最主要影响因素,OR值为15.093.结论 要重视对偏远农村、有基础性疾病、出现并发症或就诊延误的患甲型H1N1流感人群的救治工作,较少或避免出现危重症与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5.
硫酸铍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探讨硫酸铍对体外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I)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 材料与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铍(0.2、2.0、20.0、100.0、200.0 μmol/L)作用HEL-I细胞24 h,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情况,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和微核实验测定硫酸铍对HEL-I细胞遗传损伤的情况。结果: 随着硫酸铍浓度的增加,HEL-I细胞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硫酸铍浓度为100.0 μmol/L和200.0 μmol/L时,存活细胞数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在2.0~100.0 μmol/L浓度范围内,硫酸铍均可诱发HEL-I细胞出现DNA损伤和微核率升高(P<0.05)。 结论: 硫酸铍对HEL-I细胞具有明显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氧化铍(BeO)致大鼠肺细胞DNA链的断裂损伤情况.方法 运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彗星试验)测定SD大鼠非暴露式一次性气管注入BeO 0.5 ml(浓度为10 mg/ml),于20、40、60 d染毒大鼠肺细胞DNA链的断裂损伤情况.结果 染毒组大鼠肺细胞DNA链的断裂损伤程度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肺细胞:DNA链的断裂损伤程度逐渐加重,并逐渐趋于平缓.结论 10 mg/ml BeO染毒后可导致大鼠肺细胞DNA链的断裂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05-2013年银川市流感的流行趋势,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全国流感监测工作方案》采集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的流行病学资料和病原学资料及全市流感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银川市报告ILI 31899例,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ILI%)为0.84%,高峰在每年12月或次年的1月,ILI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占72.70%.共检测咽拭子标本5131份,流感病毒阳性819份,检出率为15.96%.其中季A(H1N1)亚型134例,占16.37%;季A(H3N2)亚型60例,占7.33%;新甲型H1N1 499例,占60.93%;B型156例,占19.05%.报告41起流感暴发疫情,新甲型H1N1流感35起、B型6起,均发生于中、小学校.结论 银川市流感活动呈季节性,推荐流感疫苗最佳接种时间为每年9~11月份.重视学校暴发疫情监测,警惕A型流感病毒引起流感流行甚至暴发的可能,关注B型流感病毒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宁夏银川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后实际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对银川市传染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平台2009年监测信息的初步判定、现场调查核实等结果进行分析,评价预警信息的及时性、敏感性和有效性。结果 2009年银川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发出预警信号1 129个,经初步判断核实,判定疑似事件67起,占5.93%;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核实确定疫情62起,预警信号总体阳性率为5.49%,均为人群聚集性传染病疫情事件;系统发出预警信号到填写异常卡平均时间为0.82 h,初步审核判定及时率100%,12 h内现场调查核实处置及时率98.51%(66/67);67起疑似事件经现场调查核实62起,占94.04%,敏感性较高;1 125个有效预警信息中,预警病种阳性62起,有效性5.6%,总体有效性尚不高。结论银川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的预警及时性、敏感性较好,但预警有效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银川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季节和年龄分布集中趋势,为制定监测与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集中度分析研究方法对银川市2004~2010年细菌性痢疾季节和年龄分布集中趋势进行测算,分析评价分布特征.结果 发病季节集中度为0.587 2;发病年龄集中度为0.311 9.结论 银川市细菌性痢疾发病季节具有较强的季节性,高发于6~9月份;发病年龄存在一定的集中趋势,各年龄组均有发生,以15岁以下组发病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3—2022年银川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水痘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统计方法,对银川市水痘报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22年银川市共报告水痘18 179例,年均发病率为78.34/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呈现双峰分布;5~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04.02/10万);报告病例以学生、幼儿园和托儿所及散居儿童为主;男性发病率(83.10/10万)高于女性(73.35/10万);共报告26起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发生在学校和幼儿园,主要发生在兴庆区和永宁县。结论 2013—2022年银川市水痘发病率较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学生、幼儿园和托儿所及散居儿童为水痘的高发人群,应加强水痘疫情监测并规范落实防控措施,提高水痘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