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Survivin、caspase-3及AKT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urvivin、caspase-3和AKT1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以及三者在大肠腺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大肠腺癌、12例大肠腺瘤和10例正常大肠黏膜中survivin、caspase-3和AKT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大肠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大肠腺癌中survivin、caspase-3以及AKT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6%(45/58)、32.8%(19/58)及70.7%(41/58)。Survivin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高于大肠腺瘤以及正常大肠黏膜(P〈0.05,P〈0.05),cspase-3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低于正常大肠黏膜(P〈0.05),AKT1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P〈0.05)。Survivin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关系密切(P〈0.05),caspase-3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P〈0.05),AKT1的表达与TNM分期关系密切(P〈0.05)。Survivin的表达与caspase-3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AKT1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Survivin与AKT1在大肠腺癌中高表达,caspase-3在大肠腺癌中低表达,且survivin与caspase-3的表达显著负相关。survivin与AKT1的表达显著正相关,提示survivin可能下调caspase-3的表达而上调AKT1的表达,共同促进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合并大量失血(3000ml以上)的早期手术固定(6h内)对预防DIC和ARDS及疼痛控制的意义。方法:对36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合并大量失血(3000ml以上)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中,肋骨骨折数3根~10根,骨折数6处~28处。引起浮动胸壁并ARDS先兆者30例,其中18例除其他相关科室手术外并早期(6h内)开胸行手术止血、固定。30例浮动胸壁并ARDS先兆者平均使用机械通气12h~480h,其中开胸手术组12h~240h,未开胸手术组72h~480h。开胸手术组死亡4例,14例术后胸痛显著减轻,胸壁相对稳定,呼吸功能恢复,未发生DIC,痊愈出院。术后1个半月复查,无明显胸廓塌陷畸形,X线胸片示内固定牢固,肋骨骨折端骨性愈合。非开胸手术组死亡10例。结论: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合并大量失血的治疗重点是早期开胸手术固定与ARDS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樊勇军  陈金珍  李海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5):3351-3352
目的:分析探讨青年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我院2000年至2007年病理活检出胃镜及手术切除青年胃癌标本共61例,对其临床特点、发病率、病理类型分期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青年胃癌占同期诊断胃癌患者3.9%,其发病年龄轻,发病率逐年上升,症状无特殊性,容易忽视,组织类型以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为主,组织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确诊后大多已属晚期,预后差。结论:对青年胃癌要提高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心脏穿透伤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14例均行手术(心包穿刺、心脏修补).结果抢救成功率为85.7%.结论正确诊断、迅速有效的急救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131例多发伤合并重型胸外伤的救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勇军  冷新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828-1829
目的:探讨多发伤合并重型胸部外伤的早期诊断和救治。方法:回顾分析131例合并重型胸部外伤的多发伤患者的损伤情况及早期抢救治疗措施。结果:成功救治97例,死亡34例(包括自动出院9例,转院6例),其中早期多科共同一期手术74例。死亡14例。结论:呼吸道畅通,积极有效的抗休克治疗,早期诊断。避免漏诊,预防ARDS,尽早手术尤其多科共同一期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减少阑尾切除术创伤,探讨小切口一针缝合在阑尾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应用一针缝合技术完成阑尾切除术30例,与同期传统麦氏点切口普通缝合技术完成阑尾切除术30例作对照,将手术时间、关腹时间、切口长度、切口感染率作比较。结果小切口一针缝合阑尾切除术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关腹时间、切口感染率上均较普通阑尾切除术明显减低。结论小切口一针缝合阑尾切除术作为外科手术微创化的一种技术创新,结合了传统手术的经典和微创技术的美观,方法简便,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在具有一定外科临床工作经验和熟练阑尾切除手术技巧后,较普通阑尾切除术切口处理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国人足背动脉主干及其起源的变异并非罕见,4.04%的国人足背动脉被胫后动脉的分支-腓动脉穿支所代替。最近,我们在解剖一具成年女尸时发现了一种新的变异类型,现报道如下:腘动脉在腘窝分出一些小支至膝关节和邻近肌肉后,于腘肌下缘分出一支细小的胫前动脉和较为粗大的腓动脉,胫后动脉缺如。胫前动脉穿骨间膜于小腿前面下行,全长约20cm,外径约0.1cm,未形成足背动脉。腓动脉在?长屈肌和胫骨后肌之间下行,沿途发出一些小支穿骨间膜或绕过腓骨营养胫前肌群和小腿外侧肌群,其主干在距外踝5cm处穿骨间膜行于足背,直接延续为足背动脉,在穿骨间膜之前,腓动脉发一小支经内踝与跟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成熟,人们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对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需求越来越高。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制定5S人性化服务模式的实施方案、细则、考核标准,对800例住院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病人对医疗服务满意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青年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我院2000年至2007年病理活检出胃镜及手术切除青年胃癌标本共61例,对其临床特点、发病率、病理类型分期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青年胃癌占同期诊断胃癌患者3.9%,其发病年龄轻,发病率逐年上升,症状无特殊性,容易忽视,组织类型以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为主,组织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确诊后大多已属晚期,预后差。结论:对青年胃癌要提高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支气管、隆突成形术在外科治疗肺癌中的价值。方法:总结1996年8月2005年7月采用支气管成形术及隆突成形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共26例,术后30d内无死亡;术后早期并发症4例(15.4%),其中肺炎2例,肺不张2例。结论:支气管、隆突成形术,可使部分高龄及肺功能不全的肺癌患者获得外科手术机会,在根除病变的同时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利于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