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18篇
  免费   5584篇
  国内免费   3740篇
工业技术   54342篇
  2024年   226篇
  2023年   882篇
  2022年   2185篇
  2021年   2786篇
  2020年   2041篇
  2019年   1451篇
  2018年   1461篇
  2017年   1701篇
  2016年   1393篇
  2015年   2255篇
  2014年   2813篇
  2013年   3153篇
  2012年   3825篇
  2011年   3850篇
  2010年   3625篇
  2009年   3347篇
  2008年   3369篇
  2007年   3225篇
  2006年   2636篇
  2005年   2151篇
  2004年   1567篇
  2003年   957篇
  2002年   970篇
  2001年   941篇
  2000年   719篇
  1999年   257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0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完全互补码(Complete Complementary Code, CCC)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雷达目标探测中,针对具有非零多普勒的多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广义普洛黑-修-莫尔斯(Generalized Prouhet-Thue-Morse, GPTM)序列和二项式系数加权的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分别在发射端和接收端进行处理,在发射端采用GPTM序列设计方法调整脉冲的发射顺序,以降低由多普勒引起的距离旁瓣;在接收端通过二项式设计(Binomial Design, BD)方法为各接收脉冲加上不同权重,扩大目标多普勒附近的清洁区。为综合上述两次处理的优势,将两次处理得到的距离多普勒谱进行逐点最小化处理,得到最终的距离多普勒谱,然后进行有序恒虚警检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信号处理方法具有良好的旁瓣抑制效果和多普勒分辨率,能够有效检测出非零多普勒目标。  相似文献   
2.
摘 要:核心网业务模型的建立是5G网络容量规划和网络建设的基础,通过现有方法得到的理论业务模型是静态不可变的且与实际网络存在偏离。为了克服现有5G核心网业务模型与现网模型适配性较差以及规划设备无法满足用户实际业务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与卷积LSTM (convolution LSTM,ConvLSTM)网络双通道融合的 5G 核心网业务模型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以实现高质量的核心网业务模型的智能预测,形成数据反馈闭环,实现网络自优化调整,助力网络智能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纳米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策略及关注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纳米药物的研发已成为目前药物创新的发展方向之一。纳米药物具有基于纳米结构的尺度效应,其药代动力学特征与普通药物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其药代动力学研究与普通药物相比也有其特殊性。本文着重探讨纳米药物的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策略及关注要点,包括受试物、体内/外试验、生物样本分析、数据评价分析等,期望为研发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5G系统将移动通信服务从移动电话、移动宽带和大规模机器通信扩展到新的应用领域,即所谓对通信服务有特殊要求的垂直领域。对使能未来工厂的5G能力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包括弹性网络架构、灵活频谱、超可靠低时延通信、时间敏感网络、安全和定位,而弹性网络架构又包括对网络切片、非公共网络、5G局域网和边缘计算的支持。希望从广度到深度,对相关的理论及技术应用做透彻、全面的梳理,对其挑战做清晰的总结,从而为相关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解决当前饮料瓶盖检测系统功能单一、体积偏大、颜色识别率低的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基于ARM处理器的小型饮料瓶盖颜色识别系统设计方案,通过仿真软件HyperLynx的LineSim工具设计四层PCB板,设置传输线参数并进行阻抗匹配仿真分析;利用编译软件Jupyter Notebook实现阈值设置、目标轮廓检测、目标框出等功能。结果:在强、弱光条件下,识别系统对红、绿、蓝3种颜色瓶盖的识别率达到92.7%。结论:与傅里叶描述子相比,该识别系统识别准确率和精度更高,同时系统也具有人脸识别功能,适用于各种智能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基于NTP的网络时间服务器校准问题,对其展开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的探讨,给出了NTP同步偏差、定时准确度和定时稳定度等校准项目并结合实验详细阐述了两种NTP同步偏差的校准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直接测量法的NTP同步偏差为10.25μs,不确定度为62.08μs(k=2);采用比较法的NTP同步偏差为139.75μs,不确定度为6.36ms(k=2).  相似文献   
8.
The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and stable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OER) catalysts is an ongoing challenge.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ow oxygen evolution efficiency of the current OER catalysts, a novel material was synthesized by the incorporation of NiFeCr-LDH and MoS2, and its structur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introduction of MoS2 improves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NiFeCr-LDH. The polarization curve shows that the potential of composite material is only 1.50 V at a current density of 10 mA cm?2, which is far superior to commercial precious metal catalysts. In addition, the stability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composite material has excellent stability, and the current density has little change after 500 cycles. Furthermore, we found that some metal ions, such as Ni, Cr and Mo, exist in the form of high valence on the surface of NiFeCr-LDH@MoS2, which is also conducive to the occurrence of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相似文献   
9.
在激光增材制造过程中,熔池温度的稳定性是表征加工过程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设计一套控制熔池温度的闭环反馈系统,以达到控制熔池温度,提高成形件质量.基于C#编程软件实现了温度信号的传递,采用PID控制算法设计了温度控制器.实验结果表明,此系统能实时、准确地实现熔池温度的闭环控制,能够有效消除直壁墙熔覆过程中因热累积而造成的“蘑菇云”现象,且成形件几何精度有显著提高,各处显微组织差异较小,组织致密均匀.  相似文献   
10.
Poly(3,4-ethylenedioxythiophene):poly(styrene sulfonate) (PEDOT:PSS) films are attracting famous applications in antistatic coating,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 printed electronics, and biomedical fields due to their conductivity, optical transparency and flexibility. However, PEDOT:PSS has poor dispersion stability during long-term storage and transport. Moreover, the dried PEDOT:PSS films are insoluble in any solvent and cannot be redispersed again. In comparison to bake drying, here, a feasible strategy to achieve mechanically redispersed PEDOT:PSS with the help of freeze-drying process was reported. The redispersed PEDOT:PSS can recover not only the initial characters such as pH, chemical composition, viscosity, and particle size under similar solid contents, but also conductivity and surface morphology of treated films. In addition, the treated film exhibits self-healing properties similar to pristine film in terms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This technology enables reuse and overcom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PEDOT:PSS dispersion, realizing real-time processing to meet variable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