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老年患者妇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了1998年11月-2004年12月我院57例老年妇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腹腔镜手术组21例,经腹手术组36例)。结果腹腔镜附件切除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均少于经腹手术;腹腔镜子宫切除平均手术时间长于经腹手术,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腹腔镜手术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经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少于经腹手术。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妇科疾病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常见但目前尚未被充分认识的疾病,其患病率随妇女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据调查老年妇女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率为29.0%,而且在有膀胱膨出、子宫脱垂的患者中其患病率更高,分别为36.7%和35.7%。我院自1996~2002年对压力性尿失禁合并膀胱膨出、子宫脱垂18例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房囊性肾细胞癌( mu1ti1ocu1ar cystic rena1 ce11 carcinoma,MCR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MCRCC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8例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26~68岁(平均55.6岁)。影像学检查均示多囊性占位,边界清楚。眼观:肿瘤切面见大小不等的多房囊腔,内含浆液性或血性液体。镜检:肿瘤囊内壁被覆单层透明细胞、复层上皮或上皮缺如,囊内成分大部分流失,纤维性囊壁或囊腔间隔中见灶状透明细胞,呈Ⅰ级细胞核,其为形态学诊断线索。免疫表型:透明细胞CD10、vimentin、EMA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低。18例患者平均随访43个月,均无复发或转移,预后良好。结论 MCRCC是一种罕见的肾细胞癌组织学亚型,预后良好,需与肾透明细胞癌囊性变及良性肾囊性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温氧气雾化吸入在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101例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按照整群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干预组(47例)。放疗期间,两组均以生理盐水和粒细胞刺激因子150 μg为雾化液,每日进行2次雾化,每次持续吸入20 min。对照组接受常温超声雾化吸入,干预组接受低温氧气雾化吸入。结果 干预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严重程度以及持续时间显著轻于或短于对照组,而出现时间、唾液流量长于或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及在放射剂量达33 Gy时的口腔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低温氧气雾化可减轻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严重程度,延缓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出现并缩短病程,同时在保护口腔唾液腺、维持口腔内环境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梁永  胡小萍  张娟 《肿瘤学杂志》2008,14(12):966-968
[目的]研究ER、PR和Ki67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技术测定74例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中ER、PR和Ki67的表达。[结果]ER、PR、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9.5%、60.8%、74_3%,PR表达与临床分期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PR表达、临床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在卵巢上皮性癌中,PR表达、临床分期具有独立的判断患者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上皮肿瘤的分级近年来有较大进展,2000年WHO研讨会上专家们提出了一个国际统一的胃肠道上皮肿瘤分类的标准,2002年两次国际会议上在新分类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DNA含量与病理组织学参数、激素受体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在病理组织学观察的基础上,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5例乳腺癌、15例乳腺良性病变的DNA含量;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表达。结果DNA含量在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病变中明显不同,存在显著性差异;S期指数(S phase fraction,SPF)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均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肿瘤DNA非整倍体的出现,可能可以作为判断良、恶性肿瘤的参考指标;与临床病理学参数比较,增殖指数SPF在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方面更敏感,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B)自20世纪30年代始有临床报道,最初仅应用于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从而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随着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人们对甲状腺细胞病理形态认识的不断提高,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也渐渐应用于良性甲状腺疾病的鉴别诊断。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甲状腺结节诊断的关键。随着这种微创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人们发现甲状腺细针穿刺不仅能鉴别良恶性病变,而且对一些囊性病变还有治疗作用,从而减少了手术切除并发症。至于一些细针穿刺仍难以确诊的甲状腺疾病可进一步行粗针穿刺,但因粗针穿刺的危险性较大(如出血,造成恶性病变的转移等),目前临床上逐渐被细针穿刺所替代。  相似文献   
9.
小儿纤维素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的护理苏州卫生学校护理教研组胡小萍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钱梅玲1982~1992年,我科收治纤维素性喉气管支气管炎4例,现就有关护理问题报告分析如下.一、病例:4例年龄11月~5岁,病程1~4天。临床症状:咳嗽和呼吸...  相似文献   
10.
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06年12月第二产程剖宫产术202例(第二产程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第一产程剖宫产810例(对照组)作对照,比较两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出血发生率和出血原因.结果第二产程组的术中出血量(368±261 ml)和出血发生率(16.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第二产程组的术中出血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48.5%)、子宫切口裂伤(33.3%)、胎盘因素(18.2%),第二产程组发生子宫切口裂伤、子宫收缩乏力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子宫切口裂伤是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产妇的评估及产程观察,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