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65篇
  免费   3882篇
  国内免费   2606篇
工业技术   38053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540篇
  2022年   1381篇
  2021年   1684篇
  2020年   1162篇
  2019年   828篇
  2018年   776篇
  2017年   910篇
  2016年   780篇
  2015年   1405篇
  2014年   1687篇
  2013年   2140篇
  2012年   2606篇
  2011年   2746篇
  2010年   2705篇
  2009年   2521篇
  2008年   2551篇
  2007年   2610篇
  2006年   2108篇
  2005年   1748篇
  2004年   1262篇
  2003年   874篇
  2002年   810篇
  2001年   774篇
  2000年   630篇
  1999年   248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生物活性未知的双对苯醌(2,7-dihydroxy-3,6,9-trimethyl-9H-xanthene-1,4,5,8-tetraone,DTXT)的抗氧化活性,并提高其发酵产量,考察DTXT的还原力以及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DTXT产生菌瓶生顶孢霉(Acremonium cavaraeanum)CA022菌株的固体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在200 μg/mL质量浓度下,DTXT的还原力与芦丁差异不显著,高于VE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达到67.00%,对羟自由基清除率达到78.83%,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76.53%。通过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0.773%、硝酸钠0.185%、H3BO3 0.032%、VB1 100 μg/100 g,在此条件下实际获得的DTXT产量为4 150.8 mg/kg,是优化前产量的(2 864.83 mg/kg)1.45 倍。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低压静电场辅助冷冻对竹笋冻结特性的影响,以冻结曲线、硬度、水分损失率、水分迁移、冰晶形态和组织微观结构为指标,探究低压静电场辅助冷冻(-35 ℃)和普通冷冻(-35 ℃)条件下竹笋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压静电场辅助冷冻提高了冻结效率,改变了冰晶形态及分布,减轻了组织微观结构破损程度,改善了解冻汁液流失情况。与静电板间距10、20、30、40 cm处的冷冻竹笋解冻后水分损失率分别为14.16%、12.58%、9.73%、10.44%,显著低于对照组(21.01%)(P<0.05),硬度分别为461.19、507.48、496.65 g和455.31 g,显著高于对照组(350.70 g)(P<0.05)。低场核磁共振分析结果表明,在低压静电场辅助冷冻下竹笋解冻后汁液流失减少,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竹笋纤维排列整齐,组织微观结构保持较好。低压静电场辅助冷冻可有效改善竹笋品质,可为利用低压静电场进行果蔬的冷冻贮藏和冷链运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颗粒滚动摩擦作用对筒仓中玉米颗粒的力链空间分布进行研究,通过EDEM离散元软件建立筒仓模型与仿真玉米颗粒模型进行卸粮仿真模拟,并与筒仓卸料实验作流态对比,验证模型与仿真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模拟仓进行切片观察和数据处理,对比分析了不同摩擦情况下力链的细观参数随时间演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颗粒间摩擦系数越大,卸粮完成的最终时间越长;颗粒间滚动摩擦系数越小,颗粒由整体流转变为管状流的时间越早。对于有漏斗的筒仓来说,减小颗粒间摩擦会改变整体流和管状流之间的极限,从而增加产生管状流的面积。标准滚动摩擦系数下玉米颗粒在卸料过程中会出现起拱-塌陷效应;减小滚动摩擦,玉米颗粒卸料较稳定,未出现起拱的应力突增、以及拱塌陷的应力衰减;增大颗粒间滚动摩擦不但会增加拱效应,且出现成拱高度距离漏斗口更高。  相似文献   
4.
5.
动力电池是当前新能源汽车中的核心零件,其性能,安全,可靠与耐久性直接影响整个车辆安全耐久性能,而电池系统的抗振动冲击特性是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需要满足的重要指标.文中着重阐述动力电池振动疲劳的测试验证策略与具体实施指导,为电池系统研发和测试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是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重要载体。本文系统性回顾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相关研究,从“党政同责”、政府监管、市场主体、社会共治等四个治理主体,构建生产规范、产业转型升级等27个评价指标的治理标准,利用层次分析法实证分析了浙江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情况。结果表明:采用暗查暗访、现场检查、体系评估、示范引领答辩等形式,按照一定的评价流程、评价标准的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是实现食品安全现代化目标的重要载体。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包括“治理载体—治理主体—治理标准—治理目标”。食品安全治理成效与跟踪评价、群众满意度以及体系评估高度关联。  相似文献   
7.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 are highly heterogeneous myeloid neoplasms, and a large number of patients are difficult to diagnose and classify by blood and bone marrow examination. As a surface marker of granulocyte, studies have shown CD10 can be used to define the degree of granulocyte maturation in MDS patients. However, whether it can be used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MDS and other hematological diseases remains inconclus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CD10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MDS, 60 newly diagnosed MDS, 20 aplastic anemia (AA) patients, and 35 iron-deficient anemia (IDA)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 Bone marrow (BM) specimens were processed for surface marker analysis and labeled with pre-conjugated monoclonal antibodies. Stained cells were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D10-positive granulocyte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BM of MDS patients than AA and IDA patients, and the level of CD10-positive mature granulocytes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clinical stages of malignanc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areas under the curve (AUC) of CD10-positive granulocytes was 0.86 and 0.85, respectively, in MDS patients than the IDA group and AA group with good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Further, CD10-positive granulocytes were increased after effective treatment. In conclusion, we found the decrease in CD10-positive granulocytes has a differential diagnostic value of MDS.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ABAQUS结构仿真软件对某发电用柴油机油底壳进行模态、强度计算。在发动机实际运行工况下,油底壳底部为悬空状态,模态计算结果显示油底壳一阶模态距发动机点火激励频率点较近,低于激励频率的1.2倍,模态不满足设计要求;在发动机装配过程中,油底壳底部压在装配台上,发动机在上下方向三倍的重力加速度冲击载荷工况下,油底壳产生的应力最大值低于对应材料的屈服强度极限,强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对油底壳两种状态下的仿真分析,验证和确保了油底壳结构设计的可行性,有效避免了发动机装配和实际运行过程中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本工作以丙烯腈/衣康酸(IA)二元共聚原丝以及丙烯腈/IA/丙烯酸甲酯(MA)三元共聚原丝为研究对象,利用热重分析仪(TG)和热解-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Py-SVUV-PIMS)对其热稳定化过程进行研究。TG结果表明,氮气气氛下,二元共聚原丝(PAN/IA)和三元共聚原丝(PAN/IA/MA)分别呈现三阶段和两阶段的热分解过程,其中PAN/IA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均对应PAN线型分子链的断裂,但前者是由自由基环化反应放热引发的,后者则是由正常温度下的热分解所致,而单体MA的加入显著抑制了自由基环化反应,使得PAN原丝的热稳定化能够以单体IA诱导的离子型环化反应为主较平缓地进行,相应的热失重过程也由两阶段转变为了单阶段。Py-SVUV-MS的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共聚PAN原丝在程序升温过程中会生成包括含氮小分子、丙烯腈单体及低聚物、成环化合物在内的三类主要热解产物,对比各类产物的生成趋势和产量,推断单体MA通过降低PAN结构的规整度,使其无定形化,从而增加环化反应的引发点,促进PAN原丝向稳定的预氧丝转变,同时由典型热解产物——甲基丙烯腈的生成路径可知,MA本身并不参与PAN大分子的环化反应,属于中性共聚单体。空气气氛下,CO2的产量差异也间接证明了MA单体能够有效提升PAN纤维的固碳能力,采用三元共聚方法制得的PAN纤维热稳定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直纺83 dtex/114 f波浪扁平涤纶全拉伸丝(FDY)的工艺制备过程。试验证明,在熔体输送温度276~282℃,纺丝温度286~290℃,喷丝板规格DIO φ104 mm-114孔、"王"字形,环吹风压10~15 Pa,含油率1.1%~1.2%,卷绕速度3 800~4 200 m/min的工艺参数下纺制83 dtex/114 f波浪扁平涤纶FDY时,生产稳定,满卷率高,外观情况良好,袜带均匀亮丽,可批量生产。此新产品可用于制作高档布艺沙发表层面料,具有抗倒伏、色彩艳丽等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