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定振丸对帕金森病大鼠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及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方法利用6-羟多巴胺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定振丸低、中、高剂量组(11.03、22.05、44.10 mg/kg)及阳性组(美多芭1.67 mg/kg),1次/d,连续灌胃给药15 d。ELISA法检测脑黑质中DA、DOPAC、HVA、5-HT水平;应用硫代巴比妥那比色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直接法分别检测脑黑质匀浆上清液中MDA、SOD及GSH-Px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TH阳性率;TUNEL染色检测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定振丸组DA、DOPAC、HVA、5-HT、SOD、GSH-Px水平,TH阳性率及Bcl-2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MDA水平、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率、Bax及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定振丸能改善帕金森大鼠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及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氧化应激的作用,下调Bax、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从而促进TH表达、抑制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功能性电刺激疗法(FES)及促通技术(FT)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偏瘫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 1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FES+FT组、FT组和空白组各45例,FES+FT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功能性电刺激和促通技术,FT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促通技术,空白组仅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前、治疗后21 d及随访阶段(中风后60 d和90 d)分别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修正RANKIN标准(mRS)、中风专门生存质量量表(SS-QOL)及简化Fugl-Meyer评分(FMA)评定ACI患者偏瘫下肢的运动功能变化。结果 FES+FT组和FT组、空白组治疗后MBI、NIHSS、mRS、SS-QOL及FMA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均<0.05),但FES+FT组各项评分较FT组和空白组改善更显著(P均<0.01)。结论早期运用FES和FT康复技术可明显改善ACI患者偏瘫下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中风是临床危急重症,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谭峰教授认为瘀为中风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治疗上以"早期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临床疗效显著。本文阐述了吾师谭峰教授论治中风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龟鹿二仙汤加减方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睡眠障碍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帕金森病患者和正常者各30例,用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进行睡眠状况评定,同时进行24h动态脑电监测,分析睡眠结构和睡眠障碍特点.结果:龟鹿二仙汤加减方可减少PD患者总觉醒时间、睡眠潜伏期,提高睡眠总有效率和非快速眼动期睡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龟鹿二仙汤加减方可能通过调整PD患者的睡眠结构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药单体环维黄杨星D(cyclovirobuxine D,CVBD)对易脑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RHRSP)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脑组织神经肽Y(NPY)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环形银夹钳夹SD大鼠的双侧肾动脉,制成RHRSP 80只,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治疗组30只和对照组30只,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脑缺血6 h后,再灌注6 h、3、7天3个时 间点分别给予CVBD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用原位杂交等方法观察CVBD对脑缺血6 h后,再灌注6 h、3、7天大鼠脑组织NPY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6 h、3、7天后,脑组织NPY mRNA阳性细胞表达均明显高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各相同时间点,但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P<0.01).结论 CVBD对RHRSP脑缺血再灌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下调NPY mRNA表达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龟鹿二仙汤加减方治疗肝肾亏虚型帕金森病(Parkinson' s disease,PD)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和艾司唑仑,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龟鹿二仙汤加减方,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ESS和PDSS评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龟鹿二仙汤可明显改善肝肾亏虚型帕金森病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吞咽分期深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符合标准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口腔期及咽期均各为15例。治疗组采用吞咽分期深刺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及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对比两组疗效,并记录两组的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吞咽疗效比较,治疗组为94%(29/30),高于对照组的67%(20/30)(P<0.05)。两组口腔期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口腔期患者吞咽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为93%(14/15),对照组为60%(9/1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咽期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咽期患者吞咽疗效比较,治疗组为93%(14/15),对照组为73%(11/1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较少,经处理后均好转。结论:吞咽分期深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遵循辨证施治、中病即止的施针方法和治疗原则,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梗死遗留的神经功能障碍一直是困扰世界医学的难题.各种抑制因素的作用是导致脑梗死患者中枢神经不能修复和再生,从而引起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的主要症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益肾健脾汤配合雷公藤多苷对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雷公藤多苷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益肾健脾汤,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免疫指标变化以及细胞因子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24 h U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IgM、IgG、IgA以及C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白介素-2(IL-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益肾健脾汤辅助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单体环维黄杨星D(CVBD)对易脑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脑缺血再灌注突触生长素(SY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100只,用环形银夹使大鼠双侧肾动脉狭窄,制成RHRSP,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治疗组(40只)、对照组(40只)。后2组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透射电镜等观察脑缺血2 h后再灌注第1、7、14、30天脑组织SYN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大鼠SYN阳性表达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第1天SYN阳性表达明显升高,第7天达高峰,第14天开始下降(P<0.05,P<0.01),第30天则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同时间点比较,治疗组SYN阳性表达均升高(P<0.05,P<0.01)。结论CVBD促进RHRSP脑缺血损伤区神经功能的修复作用,可能与其上调脑组织SYN的表达,减轻突触超微结构损伤等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