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中医外治法是祖国医学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与内治疗法一起构成了中医学的治疗体系。关于外治疗法的定义目前尚存在争议,普遍认为外治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外治法泛指除口服药物以外施于体表皮肤或从五官九窍进行治疗的方法;而狭义外治法指用药物、手法、器械等施于体表皮肤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中医外治疗法形式多样、疗效确切,具有简、便、廉、验等特点,因此被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内、外、妇、儿、皮肤等各科疾病。与内治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安神补心胶囊对小鼠大脑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及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安神补心胶囊改善睡眠作用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理论依据。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为空白对照组、地西泮对照组、安神补心胶囊组,分别灌相应药物:0.9%氯化钠注射液、地西泮水溶液(0.1 mg/mL)及安神补心胶囊水溶液(0.1 g药丸/mL),每天灌胃给药1次(0.1 mL/10 g),连续灌胃8 d,末次给药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小鼠大脑5-HT及GABA含量。结果:空白对照组、地西泮对照组、安神补心胶囊组5-HT含量分别为(604.56±31.35)ng/mL、(468.42±30.33)ng/mL、(518.21±31.20)ng/mL;GABA含量分别为(10.77±1.04)μmol/L、(14.58±0.75)μmol/L(12.07±0.88)μmol/L。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安神补心胶囊组能明显降低小鼠大脑5-HT含量及提高小鼠大脑GAB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地西泮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神补心胶囊具有良好的改善睡眠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减少大脑5-HT的合成及刺激增加大脑GABA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纯规范西药治疗与规范西药联合心阴片治疗两种方案对气阴虚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心脏超声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患者分为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30例和联合治疗组(治疗组)80例,分别给予规范西药治疗和规范西药联合心阴片治疗,疗程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8周和12周后中医症候评分情况,以及治疗12周后的生活质量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B型尿钠肽(BNP)和心脏彩超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过程中,2组各有3例脱落或退出,最终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有27例和77例完成12周的治疗观察。(2)治疗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0.00%,治疗组的心功能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12周后,2组患者的中医主症评分和次症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且治疗组对中医主症评分和次症评分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4)治疗12周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6MWD、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对生活质量评分、6MWD、BNP水平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心脏彩超结构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收缩率(FS)等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改善(P0.05),而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EF、FS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规范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心阴片治疗方案能明显提高气阴虚血瘀水停型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5.
收集冼绍祥教授自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间治疗不寐的门诊病案共计181例,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运用该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冼绍祥教授治疗不寐的用药经验。结果显示:181首处方共涉及中药175味,使用频次居前9位(频数50)的药物分别为:法半夏、茯苓、炒酸枣仁、生地黄、陈皮、栀子、熟党参、枳实、制远志。其中法半夏使用频次最高,出现在140首处方中;其次为茯苓,出现117次,炒酸枣仁的使用频次为110次。共提取出"竹茹,炒酸枣仁,栀子"、"熟党参,生地黄,盐牛膝"、"大枣,浮小麦,甘草"等30组药物核心组合以及"竹茹,炒酸枣仁,栀子,柏子仁"、"熟党参,生地黄,盐牛膝,白术"、"大枣,浮小麦,甘草,炙甘草"等15首演化新处方。从分析结果可知冼绍祥教授临床上总以补其虚、泻其实作为不寐的治疗法则,从痰浊着手,治疗时处方用药喜用、善用、多用诸如法半夏、茯苓、陈皮、炒枳实等祛除痰湿的药物,注重顾护患者正气,标本同治,三因制宜,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6.
7.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资源数据库(Wanfang,WF)、Cochrane、Pub Med等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慢性心力衰竭(CHF)中医药疗法的中英文文献,探讨中医药防治CHF的思路。文献检索结果表明,CHF的中医药疗法有中药内服、针刺治疗、艾灸、耳穴、穴位敷贴和注射及埋线、中药外敷、腹部按摩、穴位按摩、足浴、水疗、康复运动、中医健康教育、药膳疗法、中医特色养生调护等。提出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防治CHF的策略,即中药药物防治是基本,以各种外治法为辅助,坚持康复运动,实行中医药养生调护。  相似文献   
8.
陈汉裕  陈凤丽 《光明中医》2014,29(2):391-392
天麻钩藤药对已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各类型疾病,如高血压、眩晕等,并取得显著疗效.笔者主要通过古今各大医家对天麻钩藤的认识,结合现代研究,来探析天麻钩藤药对及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冼绍祥教授治疗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其门诊治疗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有效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构建数据库,使用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药治疗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处方49首,通过分析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关联规则,挖掘出治疗慢性稳定性冠心病基础用方及19个常用药对、14个新方组合。结论:冼绍祥教授治疗慢性稳定性冠心病以补气为基础,同时辅以活血、化湿、清热等法,兼具岭南特色重视化湿清热,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和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黄芪能补气,对疲倦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等证,民间常用黄芪煲猪骨汤或配党参煲汤,亦可直接用生黄芪泡水喝,黄芪味甘,微温,归脾肺经。早在两千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黄芪)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创,排脓止痛,大风痢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本草纲目》也提到黄芪用补诸虚不足、益元气、壮脾胃、去肌热、排脓止痛、活血生肌、内托阴疽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