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探讨湿、浊、瘀、毒导致肾性高血压的机制及其在本病中的演变规律,为中医药治疗肾性高血压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指出临床上从痰湿中阻、瘀血阻滞、浊毒内盛等不同方面进行辨证,运用祛湿化浊、化瘀解毒之法清除体内湿、浊、瘀、毒,临床常可收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氢质子波谱成像(1H-MRS)、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SL)灌注成像在后颅窝髓母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髓母细胞瘤MRI表现。所有病例均行常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行DWI检查,12例行MRS检查,5例行3D ASL检查。结果9例位于蚓部-四脑室,5例位于小脑半球,1例位于桥小脑角区,1例多发。MRI表现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FLAIR序列呈等或稍高信号,实性成分DWI均为高信号,ADC图为低信号。肿瘤囊变、坏死多见(n=12),钙化少见(n=1),无明显出血。增强扫描呈轻度斑片状(n=6)或明显强化(n=10)。12例可见梗阻性脑积水,3例并发脑脊液种植转移。MRS上Cho峰明显升高,NAA峰明显降低,Cho/Cr(≥3.5)和Cho/NAA(≥4.0)比率明显增高。此外,8例可见Tau峰,4例可见Lip峰。5例ASL均呈低灌注。结论髓母细胞瘤的DWI、MRS及ASL灌注表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对不典型髓母细胞瘤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TCC)在血液透析中的可行性。方法:30例无法建立血管内瘘的患者,采用Permcath双腔导管作右侧颈内静脉内置入。结果:30例均一次性置管成功,期间发生血栓形成或血流不畅2例,感染2例,出血2例,经处理后消失。除4例死亡外(非导管因素),其余均在继续透析中,血流量在200~300 mL/min之间。透析充分性与动静脉内瘘(AVF)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C长期导管安全性能高,能满足临床透析需要,为维持性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极好补充形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肾康汤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肾康汤口服,8周为1疗程,观察其临床疗效、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6%,对照组为7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在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在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汤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李贺娟  李丽娜  陈梦林  闫慧娟 《癌症进展》2021,19(20):2156-2159
目的 探讨分层次个性化健康干预在子宫内膜癌术后化疗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干预方法将8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3),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分层次个性化健康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自我照护能力、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及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知识测评、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护概念评分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患者知识测评、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护概念评分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和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健康指导、服务态度、基础干预、指导干预技术、患者安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为4.6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39%(P﹤0.05).结论 分层次个性化健康干预可有效提高子宫内膜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照护能力,降低复发率,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联合炎症因子术前预测肝细胞肝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纳入经病理证实的HCC患者221例,其中MVI阳性117例,MVI阴性104例。比较MVI阴性与阳性患者的炎症因子、影像特征差异,运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确定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影像特征及炎症因子预测模型。勾画Gd-DTPA 增强门静脉期瘤周20mm及瘤内所有层面,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瘤周、瘤内、瘤周及瘤内共三种影像组学模型。选择瘤周、瘤内影像组学及炎症因子建立联合预测模型,使用ROC曲线在验证组中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包膜、动脉期瘤周强化、[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淋巴细胞计数(AGLR)是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影像特征及炎症因子预测模型预测HCC MV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训练组为0.80,验证组为0.75。基于瘤周及瘤内影像组学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较仅包含瘤内影像组学的模型预测HCC MVI的AUC高(瘤周及瘤内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的AUC分别为0.83、0.79,瘤内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的AUC分别为0.75、0.73)。瘤周、瘤内影像组学及炎症因子构建的联合预测模型预测HCC MVI的AUC训练组为0.87,验证组为0.82。结论:基于Gd-DTPA门静脉期建立的瘤周及瘤内影像组学模型可对HCC MVI进行术前预测,联合炎症因子可进一步提高其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位居我国全部癌症发生率顺位第4位及全部癌症死亡率顺位第2位[1-2],不仅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还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家庭的幸福指数.而癌性疼痛也是原发性肝癌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常因肿瘤直接或间接浸润、侵犯、压迫局部组织造成刺激而产生疼痛或者肿瘤本身产生的一些物质等作用于痛觉感受器而引...  相似文献   
10.
病证结合是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根本途径。探索病证的微环境物质及其内在联系,阐明微环境中的药物反应,将大大促进病证结合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