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阻抗容积图(ICG)计测收缩时间间期(STI)和应用Kubicek氏公式计算心输出量,为无创伤性心功能检查方法之一。最近又用肺阻抗图(IPG)诊断肺心病,但影响因素甚多,微分波射血始点(简称B点)的定  相似文献   
2.
3.
根据《食品添加剂手册》描述:甜味剂(Sweeteners)是指赋予食品或饲料以甜味的食物添加剂。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理想的甜味剂应该是既能增加食品的甜度,又不会增加血糖的浓度。自从有了含有木糖醇等甜味剂的口香糖或食品后,糖尿病息者终于可以没有顾忌地大吃甜食了,因为他们不用再担心血糖升高。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腹茧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8年10月-2012年10月因不孕症行腹腔镜手术者812例,对其中发现腹茧症8例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例中有6例为原发不孕,2例为继发不孕,8例患者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其中6例患者因子宫及附件被薄膜覆盖,并与肠管粘连紧密,无法分离,遂关腹。2例患者行双侧附件粘连分离及输卵管造口术。8例患者中1例失访,3例经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受孕,1例自然受孕,3例目前尚未孕。结论:腹茧症不孕多在手术中发现,因其属于输卵管不孕,可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受孕,其受孕成功率与一般患者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综合护理对重症胰腺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应激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3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3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应激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SAS)评分(35.4±3.1)、抑郁(SDS)评分(34.8±2.1)均低于对照组[(43.1±4.2)、(41.9±3.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重症胰腺炎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应激状态,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心痛的选穴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心痛类症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针灸古籍中腧穴主治的计算机检索系统”,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腧穴处方,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25.0、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关联、因子分析。结果:共筛选出《黄帝内经》《中国简明针灸治疗学》等73本古籍中有效处方共394例。描述性分析提示,针灸治疗心痛使用频次前5位的腧穴是中脘、上脘、巨阙、大陵、内关;任脉、心包经、膀胱经是最常选取的经脉;特定穴方面,主要选取五输穴、募穴、原穴;高频穴对为中脘、上脘,巨阙、中脘,内关、大陵。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得到针灸治疗心痛的核心腧穴处方为中脘-上脘-巨阙;因子分析共提取出9个公因子组。结论: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心痛,一般选用心系经脉或相表里经脉腧穴,而对于因其他脏腑气机逆乱所致的心痛,一般选择针灸其原发脏腑或与其相表里脏腑经脉之腧穴;兼见其他脏腑症状者,取相关脏腑之经脉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8.
9.
研究的样本代表性一直是流行病学领域内具有争议性的话题之一。本文首先对流行病学样本代表性进行定义,同时对研究人群、源人群、目标人群、内部真实性、外部真实性等相关流行病学基本概念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分析了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干预性研究四种主要流行病学研究设计中样本代表性的价值和实际可行性。总而言之,除针对人群疾病或健康现状的横断面研究外,多数涉及病因或干预效果推断的流行病学研究不应过度强调样本代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部位小儿消化道异物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7年3月诊治的104例消化道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儿异物种类、好发年龄,排出体外方法等进行全面分析.104例中,男66例,女38例;年龄6个月~14岁.消化道异物停留部位:食管上段14例、中段12例、下段20例,胃内9例,小肠15例,回盲部5例,结肠22例,直肠6例,全消化道1例.所有患儿均行X线检查确诊,疑难病例行CT检查辅助确定治疗方案.结果 本研究中,1~3岁发病率最高,为45.2%(47/104).消化道异物留存时间:最短8h,最长3个月.吞入异物种类以金属性异物最为多见(77例),其次为植物性异物(17例)和化学性异物(10例).104例患儿中86例自行排出,18例行手术治疗.所有患儿住院期间均未出现并发症,出院后随访2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 对于消化道异物患儿,应及时就诊,并根据消化道异物类型、部位及临床表现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