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7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一般资料患儿,女,5岁。因会阴部被汽车碾压6h入院。入院后查体:神志清楚,血压90/60mmHg,急性痛苦面容,平卧不能翻动,口唇略苍白。上腹部轻度胀满,有压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亢进。下腹部皮肤有碾挫伤,皮下有淤血。截石位见会阴部撕裂,肛门、直肠与阴道全部贯通,组织破碎外翻。血常规:WBC14.9×109/L,N0.78,HB91.5g/L。腹腔穿刺正常。腹部平片见骨盆耻骨支骨折。入院诊断:1肛门直肠阴道重度撕裂伤,2骨盆骨折。急诊在全麻下行直肠会阴部探查修补术。术中见肛门、直肠前壁全部撕开深约5cm,阴道呈菜花状撕裂直达宫颈。尿道被推向左侧,示指…  相似文献   
2.
精索静脉与腹壁下动脉吻合在腹内隐睾复位中的应用王德权,练向群,严有农,付伟军1989~1991年,我院采用保留睾丸韧带,精索血管全部离断用精索静脉与腹壁下动脉血管吻合,使血流改路的方法治疗4例腹腔型隐睾,临床效果满意。一、临床资料本组4例,年龄20~...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婴儿肥厚性幽门狭窄(HPS)幽门肌切开黏膜膨出术后呕吐原因,经胃管注入液体,彩超影像动态观察幽门梗阻解除后形态学改变。方法术后3~4天,选用8号小儿胃管,经胃管注入50ml5%的糖盐水,对31例婴儿先天肥厚幽门狭窄幽门肌切开黏膜膨出术后在彩超下影像动态观察幽门管术后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本组31例术后3~4天全部经胃管液体注入行彩超影像动态观察,18例术后幽门管动态影像观察为正常改变。11例为功能性未完全恢复,影像表现为幽门中央处液体通过回声区是增宽的约2.5mm,液体通过时收缩与排空功能不协调,有逆流现象。2例为幽门肌切开不完全,表现幽门与十二指肠交接处幽门肌增厚,约2mm,液体通过回声区较细宽度约1.5mm流向缓慢,呈断断续续状态。结论 HPS黏膜膨出术后呕吐,经胃管液体注入彩超下通过动态影像观察,进一步了解引起呕吐的发生因素。明确了HPS手术后呕吐原因仍受各种因素影响,此方法对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效果有明确的评估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F_(24)型三腔气囊管在婴幼儿急性肠套迭气压冲气灌肠X线下复位中的应用──附24例报告解放军第202医院小儿外科(110003)王德权,李平,杨庆军,左海宁解放军第202医院放射线科(110003)黄国辉我院于1984~1994年在x线下利用泌尿外?..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传统的中草药(中草药自配制品,简称F.S药)对老鼠脊柱损伤、脊髓横切断并截瘫后的治疗。方法:人为使实验动物脊柱骨折脊髓被横切断后造成外伤性截瘫(一般横断都在T8-12的脊髓组织中),用自行研制传统的F.S药物灌胃治疗。结果:用F.S药物灌胃治疗后截瘫老鼠双后肢恢复行走功能。结论:传统的F.S药物具有治愈外伤性截瘫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光动力疗法(PDT)又称光敏疗法、光化学疗法,是现代肿瘤微创或元创治疗的最新进展,1996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1997年FDA将其列入肿瘤治疗的五类基本方法(手术、放疗、化疗、光动力、生化免疫)之一。此方法对癌细胞有高度选择性和强大杀伤力,对正常机体无毒副作用,不抑制血细胞、免疫系统。具体方法是先静脉注射光敏剂。由于光敏剂对癌细胞具有特异的亲和力,能长时间滞留在肿瘤内,而正常细胞内的光敏剂在24~48h内排泄消失。  相似文献   
8.
患儿女,15个月。入院前两周其母无意中发现患儿左上腹部有一鹅卵大肿物。饱食后肿物明显。患儿饮食,二便正常,无何不适。查体:左上腹部稍膨隆,可做及7×6×5cm 肿物,质硬,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无触痛。活动度好,可推至肋下或左中腹部,站立时肿物较明显。X 线检查:胃肠透视见胃略向右上移位,胃体部大弯侧受压。“A”超示左上腹有一直径约7~9cm 的包块。手术所见:于贲门下6cm 胃大弯侧,有一直径0.5cm,长0.8cm 的蒂与肿物相连。肿物约7×6×5cm,呈红褐色,凸凹不平,质硬,与脾蒂稍有粘连。将肿物与脾蒂粘连分离,与肿物蒂相连的胃壁做楔形切除。病理诊断: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先天性幽门狭窄病例在胃管内注入液体同时应用B超动态影像检查的意义。方法 分析1988年~2001年对27例小儿先天性幽门狭窄,经胃管注入液体时在B超下动态观察的诊断治疗及临床特点。结果 14例症状不典型、右上腹未触及明显包块的幽门狭窄患儿应用此方法作出了明确诊断。影像表现胃内不规律的动态活动及幽门肌与十二指肠组织比邻关系。结论 本方法简便易行,可做为本病的一种诊疗手段,对指导手术预防并发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尿道瘘是尿道下裂行尿道成形术后一种较复杂难处理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达30%,特别是严重阴茎下屈伸直后需尿道成形皮肤组织不足,及不成熟的术式和方法均可使尿瘘发生,因为在修复尿瘘手术上存在的不利的相关因素很多,使修复尿瘘的失败率也很高。多层次的组织皮瓣覆盖新尿道可减少尿瘘,为了提高尿瘘修补的成功率,我院近年来在手术方式作了改进,采用阴茎带蒂双层皮瓣交叉重迭覆盖治疗13例14个瘘,除1例为二次手术外均一次性成功,在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治疗上收到效果满意,现就治疗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