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考察艾奇康胶囊抗疲劳、止泻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用于治疗艾滋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经典的小鼠游泳法抗疲劳试验、番泻叶致小鼠泄泻模型及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2,4二硝基氯苯(DNCB)涂抹方法致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结果:艾奇康胶囊具有较好的抗疲劳和止泻作用,对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对变应性皮炎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艾奇康胶囊有抗疲劳、止泻作用,为临床相关症状治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胼胝体部分性缺失及发育不良胎儿产前二维超声常规横切面特征声像,为产前超声诊断部分性胼胝体缺失提供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至今经MRI或大体病理确诊的单纯性胼胝体部分性缺失病例产前常规二维横切面声像图中透明隔间腔缺失、侧脑室异常及第三脑室上抬发生率,追踪预后及染色体结果。结果:经MRI或大体病理证实单纯性胼胝体部分性缺失病例10例。9例为部分性胼胝体缺失,1例为胼胝体发育不良。透明隔间腔缺失率20%,侧脑室异常发生率60%,第三脑室上抬发生率80%。8例终止妊娠,2例出生:1例随访至2岁,生长发育无异常;1例3岁,随访至今,生长发育均落后于同龄儿童。6例行染色体检查,结果均正常。结论:以二维超声横切面间接征象作为胼胝体部分性缺失的产前诊断线索是可行的。胼胝体部分性缺失胎儿特征声像发生率与完全性胼胝体缺失胎儿不同,其侧脑室及第三脑室异常发生率较透明隔间腔缺失率高。单纯性胼胝体部分性缺失胎儿染色体结果正常,预后未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宁夏地区9~24岁学生脊柱认知与行为生活方式,并分析二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23年3月至5月通过问卷星平台对宁夏某地区各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脊柱认知与饮食习惯、作息习惯、行为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存在相关性(P均<0.05);饮食习惯、作息习惯、行为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均为脊柱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提倡从饮食习惯、行为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等方面加强9~24岁学生群体的脊柱认知健康宣教,增强其对脊柱健康的认识,促使其积极有效预防脊柱侧弯。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36岁,以腹痛、腹泻3 d为主诉入院,持续发热,体温最高达41℃;黄色水样便,无脓血便,表现为"腹痛-便意-腹痛缓解"的特点.查体:慢性病容,消瘦,右中下腹包块,质韧,压痛、反跳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SonoNT半自动测量与手动测量两种方法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T)的一致性及不同超声工作者的组内、组间差异。方法2011年2月至4月期间在本院行早孕期超声筛查的正常胎儿58例为研究对象,经腹超声显示每例胎儿的NT测量标准切面后储存图像,由一位高年资医生分别使用Sono NT半自动测量与手动测量所有胎儿的NT各1次,分析两种测量方法的一致性。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30例胎儿超声图像,由不同年资的两位医生分别使用两种方法测量胎儿NT各2次,分析其组内和组间差异。结果高年资医生手动测量58例胎儿NT均值为(1.40_+0.39)mm,SonoNT~lJ量NT均值为(1.44=t:0.42)mm,两种测量方法的组间相关系数(Icc)为0.928(P=0.000),两种测量方法测量值的差值为(0.042+0.160)mm,95%一致性范围为一0.278~0.362mm。随机抽取30例胎儿超声图像,高年资医生的使用SonoNT测量、手动测量NT各2次,其ICC分别为0.997(P=0.000)、0.965(P=0.000);而低年资医生的ICC分别为0.993(P=0.000)、0.889(P=0.000)。两位医生使用SonoNT软件测量NT的ICC为0.963(P=0.000),手动测量的ICC为0.970(P=0.000)。结论SonoNT的NT测量值较手动测量值偏大,但两者的相关性良好。SonoNT可有效改善检查者,尤其是低年资医生的NT测量值的组间和组内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兔气管支气管铸型标本的制作方法,为兔气管或支气管相关的医学研究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用自凝牙托水和牙托粉混合增塑剂灌注气管内制作日本大耳白兔气管支气管树铸型.结果 日本大耳白兔气管树铸型外观完整美观,保持正常解剖形态和位置,充分显示和暴露气管、主支气管和叶支气管等分布,各气道饱满,气道粗细适当,标本色泽鲜艳.结论 通过自凝牙托水和牙托粉混合增塑剂灌注气管可以成功制作兔气管、支气管树铸型标本,标本显示的气管、主支气管和叶支气管分布对气道的相关医学研究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心脏各标准切面显示率的一致性及心脏、大血管径线测量的可靠性来评估四维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进行早孕末期胎儿心脏检查的可行性。【方法】病例来自我院2012年2月-2013年6月进行早孕末期(11-13+6周)颈后皮层超声测量并经随访心脏结构正常的胎儿115例。获取胎儿心脏四维STIC容积后由两名研究者离线分析。比较胎儿心脏各标准切面的显示率;检验心脏各标准切面显示率的组间及组内一致性及心脏、大血管径线测量的组间及组内可靠性。【结果】心脏检查完成率均达85%以上。灰阶及彩色多普勒(CDFI)条件下四腔心、左右室流出道切面的显示率达97%和85%以上;而三血管切面的显示率在灰阶条件为50%,联合CDFI技术后提高到85%。各标准切面显示率组间一致性К值分别为0.82~0.96;组内一致性К值分别为0.86~0.99。心脏横径、面积、周长;左、右心室内径;主、肺动脉内径组间测量的同类相关系数(ICC)为0.86~0.99,组内ICC为0.9~0.99。室间隔厚径、主动脉弓峡部内径、动脉导管弓内径组间测量的ICC为0.45~0.55,组内ICC为0.52~0.79。【结论】四维超声STIC技术可以显示早孕末期大部分胎儿心脏的标准筛查切面;STIC技术显示早孕末期胎儿心脏各标准切面及测量心脏、大血管径线均有良好组间及组内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食管胸腔胃吻合口狭窄行支架置入后形成食管-气管瘘,再次采取支架置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6例食管胸腔胃吻合口狭窄支架置入后并发食管气管瘘.X线监视下,取出原食管支架,再次置入1枚较长的食管覆膜支架,消除食管与支架成角现象.结果 本组原支架取出顺利,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再次置入较原支架长20 ~ 40 mm的支架,支架置入后均出现不同程度咽部疼痛不适,患者能够耐受,进食顺利.结论 食管胃吻合口狭窄支架置入后并发食管-气管瘘,可以置换稍长支架进行补救.  相似文献   
9.
DSA导向气道内支架置入治疗气道狭窄的手术配合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DSA导向气道内支架置入治疗气道狭窄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采用气道内支架置入治疗的118例气管狭窄患者,在治疗中实施相应护理.结果 118例气道狭窄患者置入支架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结论 通过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和手术体位训练,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做好康复护理及出院指导,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定位胎儿脊髓圆锥辅助诊断隐性脊柱裂的价值.方法 三维超声分别检测102例孕中晚期正常胎儿(正常组)及11例隐性脊柱裂胎儿(异常组)脊髓圆锥所对应椎体水平;检验三维超声法定位脊髓圆锥的组间、组内一致性;建立正常组脊髓圆锥位置与孕周的回归模型;比较两组脊髓圆锥位置的差异.结果 三维超声脊髓圆锥定位的操作者一致性检验加权Kappa值分别为1.0和0.788;正常组脊髓圆锥位置均位于L3或L3水平以上;异常组1例脊髓圆锥位置位于L3水平,10例低于L3水平.结论 三维超声可准确标记胎儿脊髓圆锥位置;隐性脊柱裂胎儿脊髓圆锥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脊髓圆锥定位是发现和诊断胎儿隐性脊柱裂的重要声像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