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胃凉症的辨证规律。方法 :采用电子胃镜对 64例慢性胃炎“胃凉症”各部位胃粘膜胃镜象的观察。并设对照组 ,结果 :胃凉组病人胃底及胃体粘膜的充血 ,水肿等活动性炎症改变与对照组间有非常显著 ( P<0 .0 1 )差异。提示 :胃凉症病人大多数属于阳郁不达的假寒证。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传染性强,如不采取积极措施将引起广泛传播。笔者在络病理论和浊毒理论的启示下,从"浊毒犯络"阐释流感的病因病机;在治疗上,主张首先审因论治、化浊解毒,其次先证用药、截断病势,然后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在预防上,提出"静心气、扶正气、避浊气"防疫九字诀。基于"浊毒犯络"的流感预防及治疗策略,为该病的防治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辨证分型与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关系。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高血压病患者102例,其中肝阳上亢型27例、痰湿壅盛型22例、阴虚阳亢型25例、阴阳两虚型28例,另选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正常组;分别测定血清CRP、IL-6浓度。结果高血压病组血清CRP、IL-6浓度高于正常组,该组不同证型组中,肝阳上亢组血清CRP、IL-6浓度明显高于痰湿壅盛组、阴虚阳亢组和阴阳两虚组,而痰湿壅盛组、阴虚阳亢组和阴阳两虚组血清CRP、IL-6浓度相近。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炎症反应以肝阳上亢型为重,血清CRP、IL-6浓度变化更能反映高血压病中医病机肝火、阳亢的本质,CRP、IL-6浓度可作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近来的研究显示,脑梗死患者的缺血脑组织中存在着过度的炎症反应,这是造成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1,2]适时终止或减轻炎症反应损害,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C反应蛋白(CRP)是机体炎症反应的一种敏感但非特异性标志物,CRP的传统测定方法敏感性低,而超敏CRP(1BCRP)的检测方法可检测到0.1mg/L的水平.丹参、红花被中医学视为活血化瘀之良药.丹红注射液为丹参和红花按科学配方提取的复方制剂,现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清LqCRP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生血方联合化疗对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活质量及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Ⅲb~Ⅳ期NSCLC患者11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单纯予以NP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化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健脾生血方治疗。2组均以21d为1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后采用Kamof-sky评分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不良反应进行分级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提高率、总稳定率分别为53.4%、87.5%,高于对照组的35.0%、64.8%,且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健脾生血方联合化疗可提高晚期NSCLC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清降和胃汤治疗返流性食管炎8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2001年7月以来,我们在李国卿教授的指导下,采用清降和胃汤治疗返流性食管炎(RE)83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宁络止血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常出现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所以应迅速做出正确诊断,进行积极治疗。1998~2004年,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甲氰咪胍配合中药宁络止血汤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8例,并与西医常规加甲氰咪胍治疗42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梅建强教授经过多年的临证总结,认为阳虚型抑郁症从肾肝论治,其病机以肾阳虚馁为根本,肝失条达为关键,且其发病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可划分为肝气不足证、肝肾阳虚证和肝肾阴阳两虚证3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梅教授提出补肾调肝法治疗阳虚型抑郁症,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清热化痰活血通络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清热化痰活血通络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予清开灵注射液联合血栓通冻干粉针静滴,对照1组予血栓通冻干粉针静滴,对照2组予盐酸倍他司汀静滴;每日给药1次,疗程均为1周。观察3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两对照组。结论清开灵注射液联合血栓通冻干粉针治疗VBI性眩晕疗效肯定,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液黏度,扩张脑血管,改善脑供血,清除炎性介质有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