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中药现代化必须立足于中药材植物药的提取物 ,它与化学合成药最根本的区别是由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体。中药的药效不是来自任何单一的活性成分 ,而是多种活性成分 ,甚至与“非活性成分”的协同作用或“生克作用” ,所以对中药材或中成药的质量评价应采用更有效、更准确的分析方法。中药化学指纹图谱 (简称中药指纹图谱 )是指中药材或中成药经适当分析 ,得到的能够标示该中药材或中成药特性的色谱或光谱的图谱。其特点在于 :通过指纹图谱能有效鉴别样品的真伪或产地 ;通过指纹图谱主要特征峰的面积或比例 ,能有效确保产品质量的相对稳定。在有…  相似文献   
2.
HPLC法测定不同怀地黄种植品种中地黄苷A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怀地黄种植品种中地黄苷A的含量。方法:NH2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测定波长为200nm。结果:线性范围:0.27-1.62μg,平均回收率为97.5%,RSD=2.95%。结论:不同种植品种的地黄药材中地黄甙A含量差异较大,地黄甙A含量较高的怀地黄种植品种有怀庆-5、9302和北京-1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栀子中栀子苷、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含量的方法,并对14批不同产地栀子药材中3种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Thermo ODS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栀子苷238nm、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440nm。结果:栀子苷、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的进样量分别在0.448~5.600、0.142~1.775、0.026~0.325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2、0.9998、0.9999;三者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9%(RSD=2.44%,n=6)、98.26%(RSD=2.62%,n=6)、102.94%(RSD=3.13%,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同时测定栀子中栀子苷、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牛膝现行的质量标准难以有效控制其质量。本研究运用双外标结合校正因子,同时测定牛膝中牛膝皂苷C、牛膝皂苷D、β-蜕皮甾酮、25R-牛膝甾酮和25S-牛膝甾酮的含量。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 (150 mm×4.6 mm, 2.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磷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柱温35℃,进样量5μL,分析时间30 min。分别以β-蜕皮甾酮和牛膝皂苷D为对照,计算25R-牛膝甾酮、25S-牛膝甾酮和牛膝皂苷C的相对校正因子(relative correction factors, RCF)和相对保留时间(relative retention time, RRT), 25R-牛膝甾酮、25S-牛膝甾酮和牛膝皂苷C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116、1.056和0.888 1,不同条件下RCF稳定性良好。分别使用外标法和双外标校准法对20批不同来源牛膝样品的含量进行计算,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 RE)小于5%,表明建立的双外标校准法同时测定牛膝中5种成分准确可行。含量测定结果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不同产地的地黄中梓醇的含量。方法:以氯仿-甲醇-水(7:4:0.5)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为显示剂,413nm为扫描波长,反射法扫描。结果:河南温县产地黄中梓醇含量较高,山东嘉祥产地黄中梓醇含量较低。结论:怀地黄作为道地药材有其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脉脂康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与结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当归、川芎进行挥发油提取。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山楂、人参的乙醇提取条件及药渣与制何首乌的水煎煮提取条件,以人参总皂苷含量为指标,对乙醇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选,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山楂、人参使用5倍量750g/L乙醇,加热回流提取0.5h。制何首鸟与剩余药渣加水,以二苯乙烯苷含量为指标,对水煎煮工艺参数进行优选,得到最佳煎煮工艺为:何首乌等加水煎煮2次,每次2h。最佳浓缩方式为水煎煮提取液和乙醇提取液后,分别单独浓缩、烘干。结论:确定了合理、可行的脉脂康胶囊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7.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不同品种石南藤中南藤素的含量.薄层色谱条件硅胶G薄层板,石油醚(60~90℃)-乙醚(52)和石油醚(60~90℃)-丙酮(51.2)为展开剂,二次展开,以5%磷钼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λs 576 nm.本法平均回收率为97.77%.  相似文献   
8.
沈小静  王淑美  张留记 《河南中医》2013,33(8):1329-1331
目前对守宫木属植物的研究多停留在毒理学方面,国内外对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工作还不够系统和深入,更缺乏临床研究.因此有必要对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结合传统医学与现代药学技术,阐明主要的活性物质基础和药理作用机制,为我国民间传统用药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有效、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守宫木属植物资源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钩藤中绿原酸、异钩藤碱、钩藤碱、去氢毛钩藤碱、毛钩藤碱、喜果苷含量的方法,基于化学计量学分析,评价钩藤的质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KinetexC18色谱柱(4.6 mm×100 mm,2.6 μm),以乙腈(A)-0.1%磷酸水(含0.5 g·L-1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327 nm(绿原酸)、246 nm(异钩藤碱、钩藤碱、去氢毛钩藤碱、毛钩藤碱和喜果苷);柱温:35 ℃;进样量:10 μL。结果 绿原酸、异钩藤碱、钩藤碱、去氢毛钩藤碱、毛钩藤碱和喜果苷分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4%、103.25%、98.35%、99.45%、104.16%、97.98%。11批钩藤上述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0.128 7~0.432 0、0.007 1~0.022 1、0.008 1~0.023 7、0.009 8~0.047 1、0.005 7~0.022 8、0.008 9~0.034 9 mg·g-1。化学计量学分析表明不同产地的钩藤质量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建立的钩藤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准确,可为钩藤药材质量综合评价提供新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