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是通行水、气和火的通路,与肾具有密切的生理病理性联系。三焦失调是引起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肾阳亏虚、气机逆乱,以及痰湿、血瘀、浊毒等病理产物形成的重要病机,通调三焦法则需贯穿CKD治疗全过程。通调三焦水道的关键在于宣肺利水、淡渗利湿,通调三焦气道的关键在于和解少阳、调畅气机,通调三焦火道的关键在于温补脾肾。三焦调畅,则肺、脾、肾功能正常,气、血、水运行协调,有利于延缓CKD进展。  相似文献   
2.
老年原发性十二指肠癌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自 1993年 1月至 2 0 0 2年 3月共收治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十二指肠癌 2 0例 ,其中 60岁以上 16例 ,现对老年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作一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男 9例 ,女 7例 ,年龄 63~ 75岁 ,平均 67岁。患者自出现症状至确诊时间最短 12d ,最长 5年 ,其中 3月以内 7例 ( 43 75 % ) ,3~ 6月5例 ( 31 2 5 % ) ,6月以上、1年以内 3例( 18 75 % ) ,5年 1例 ( 6 2 5 % )。所有病例均经活检或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 ,腺癌15例 ,十二指肠增生性癌变 1例。1 2 临床表现 上腹胀痛 12例 ,体重减轻 9例 ,黄疸 9例 ,贫血 6…  相似文献   
3.
田建宏  张改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0):3084-3084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未及时合理的治疗,可最后发展为成人哮喘,或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甚至导致死亡。而近几年来,我国儿童哮喘发病  相似文献   
4.
阿奇霉素迟发性过敏反应致谵妄及心房纤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62岁疑为肺部感染的女性患者,接受阿奇霉素0.5g静脉滴注后2.5h出现寒战、胸闷、憋气及高热,继之出现烦躁不安,谵妄,心电图检查示快速房颤,经抗过敏及对症治疗好转。停用阿奇霉素,改用阿莫西林,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开展重复肾活检的原因以及重复肾活检对肾脏疾病诊断、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2007年诊治的13例重复肾活检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对重复肾活检的原因及重复肾活检对诊断、治疗的影响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3例重复肾活检患者中,临床表现为慢性肾炎综合征2例(15%),肾病综合征3例(23%),慢性肾炎综合征合并肾病综合征8例(62%)。6例(46%)因首次肾活检不成功、4例(31%)因病情发生演变、3例(23%)因病理改变与治疗效果不一致而重复肾活检。通过重复肾活检,全部明确了肾脏病理诊断,11例(85%)重复肾活检后改变了主要治疗方法,其中7例(64%)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重复肾活检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肾炎综合征合并肾病综合征;首次肾活检不成功、病情发生演变及肾脏病理改变与治疗效果不一致时,应及时开展重复肾活检;重复肾活检对肾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黄连粉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2001年10月至2002年3月,对85例婴幼儿秋季腹泻(轮状病毒肠炎)进行了双黄连粉针(哈药集团中药二厂生产)和庆大霉素、病毒唑、吡哌酸的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8%,而对照组为50%,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且治疗组未出现任何毒副作用。结论:双黄连粉针对婴幼儿秋季腹泻具有起效快、疗效高,止泻时间短,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在治疗上可采取多种方法。自1995年1月~1998年4月,我们用静脉注射洛赛克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25例,并与同期用法莫替丁治疗25例的止血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0例中男42例,女8例,年龄为60~82岁,平均68岁。胃镜检查证实胃溃疡伴出血10例,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伴出血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活动性出血31例,糜烂性胃炎伴出血4例。患者均有呕血或黑便,其中34例伴有出血性休克表现:头晕、乏力、出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眼肌麻痹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8例眼肌麻痹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因及不同病因下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性眼肌麻痹13例(34.2%),高血压动脉硬化9例(23. 7%),脑干(腔隙性)梗死8例(21.2%),颅内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4例(10.5%),非特异性神经炎2例(5.2%),颅内肿瘤(垂体瘤)1例(2.6%),重症肌无力1例(2.6%)。结论:老年人眼肌麻痹病因复杂并不同于青中年人群分布,直仔细分析临床特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以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9.
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供血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  2 9例鼻咽纤维血管瘤 ,其中 2 0例行IADSA及栓塞 ,9例直接手术切除 ,供血动脉主要为颈外动脉的颌内和 /或咽升动脉 ,栓塞物为明胶海绵。结果 栓塞后 90 %肿瘤血供完全消失 ,未行栓塞与栓塞后手术平均出血量分别为 115 0ml、80 0ml和 45 0ml、3 0 0ml,二者差异显著 (P <0 .0 5 )。栓塞后 14例瘤体不同程度缩小 ,6例无变化 ,15例瘤周水肿明显 ,栓塞后 48~ 72h手术最为理想。结论 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是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骨折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以及骨代谢指标监测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队列研究,从2010~2012年对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的158例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干体质量变化,陈旧及新发生骨折例数,新发骨折对患者生存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定期监测患者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总维生素D(总VitD)、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骨钙素,降钙素,比较新发生骨折者与未发生骨折者上述指标以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研究开始时已存在陈旧骨折者27例,随访期内新发骨折21例,平均骨折发生率为:4.43/100个患者年,均为脆性骨折。与未发现骨折者比较,新发生骨折患者年龄更大,ALP水平较高,女性所占比例较高,体质指数较低,干体质量呈下降者更多(P〈0.05),规律使用骨化三醇或阿发骨化醇者比例较低(42.86%比72.26%,P〈0.05),随访期内死亡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分别为:66.67%比18.98%和52.38%比10.95%(P〈0.05),2组患者其余矿物质及骨代谢相关指标均未见明显差异。发生骨折后未接受骨科固定治疗者1年内死亡率明显高于接受治疗者(70.59%比25.00%),寿命表生存分析显示新发骨折使MHD患者累计生存率较未骨折组明显降低(中位生存月15.75比36.00)。Logistic回归表明干体质量下降、女性是MHD患者发生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2.94(95%CI:9.31,196.34)和3.47(95%CI:1.11,10.84)。结论 老龄、女性、干体重下降、血ALP水平增高、未规律补充维生素D治疗可能与MHD者骨折风险增高有关;除ALP外,其余骨代谢指标对预测骨折风险意义有限。骨折与MHD患者死亡及心血管事件风险明显增高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