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4篇
  免费   601篇
  国内免费   468篇
工业技术   10743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20篇
  2022年   240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392篇
  2018年   405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673篇
  2013年   497篇
  2012年   504篇
  2011年   588篇
  2010年   505篇
  2009年   507篇
  2008年   532篇
  2007年   477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354篇
  2004年   310篇
  2003年   285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245篇
  1999年   218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本文中笔者将平行坐标技术应用于变压器温度场多维可视化分析,以矿用变压器为例,给出了其高、低压绕组纵向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社会,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几乎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处不在的移动设备、RFID、无线传感器等每分每秒都在产生数据,数以亿计的互联网服务时时刻刻都在产生巨量的交互。据IBM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天都要产生超过2.5 quintillion字节的数据。这些数据犹如一座金矿,各行业都想如何能够能好地利用它为自己创造最大的经济收益,电信行业也不例外。本文主要从电信运营商在大数据时代具有的先天优势出发,讨论国内外电信运营商对大数据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5.
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底床沉积物在波、潮、流等水动力条件作用下会不断地发生再悬浮与输运,形成黄河三角洲海底面的动态变化过程。利用自主研发的电阻率探杆三脚架,观测了水动力作用下海床面的侵蚀与淤积过程。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涨落潮过程中海水浊度的变化主要受波高的影响,近底床位置海水浊度的变化趋势是涨潮过程中海水浊度上升,落潮过程中海水浊度降低。侵蚀或淤积是海床面泥沙的再悬浮与悬沙沉降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区冬季的海床面变化以侵蚀为主,当沉降作用强于侵蚀淤积作用时,即使海床所受切应力大于沉积物临界切应力,海床仍发生淤积。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得一种稳定可控的能源,提出一种栅控石墨烯热电器件。通过对石墨烯通道的载流子输运机理的分析,获得了温度和栅压对通道电阻的影响。依据半经典Mott公式推导了石墨烯塞贝克系数的表达式,同时给出了石墨烯的电导率和热导率模型。最后通过有限元分析(FEA)建模获得不同栅压条件下的器件温度,当栅极电压VB=0 V时,石墨烯热电器件热端和冷端温度差为30 K;当VB=6 V时,最大温差达到50 K;当VB=30 V时,最小温差只有10 K。结果表明,栅压对热电器件的性能有明显的调控性。该研究可为石墨烯热电器件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初见多彩DLA-631C,就被它的两个特点吸引了:一是刚柔相济的外形,传统方正的机身加上圆滑的边缘,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很不错;二是1.8英寸的26万色TFT液晶显示屏,几乎占据了面板的3/4面积,在关机状态下,暗色的显示屏与银色的外壳互相辉映,显得高贵华丽。前面板采用了透明塑料,透过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比折射法的三维静校正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地形起伏剧烈、速度和厚度横向变化大的地区,折射静校正技术的应用受到诸多限制,主要表现在不能准确地识别和拾取来自于地下连续地质界面的折射波,使得精确求取的长波长静校正量困难。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比折射法的三维静校正技术。介绍了这种静校正技术的方法原理和特点,基于对比折射法的折射波至拾取实质上是一个折射层的对比分析解释过程,因此能准确地拾取折射波至,精确地求解低速带的绝对延迟时;然后利用延迟时和近地表速度模型(等效,时深,空变)反演表层模型,最终一次性完成基准面静校正(包含低速带校正和高程校正)。在黄土塬、沙漠以及沙漠和山地的接合部等地区,利用基于对比折射法的三维静校正技术进行静校正处理,使资料的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反射同相轴连续性好,信噪比和分辨率高,构造形态清晰可靠,提高了勘探精度。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了数据转换系统选择放大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就选择放大器的重要性作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0.
6σ设计水平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介绍6σ设计概念和目标的基础上,给出设计水平与百万机会缺陷数(DPMO)关系的计算表达式和关系曲线,并开发了计算机模块,能自动计算与不同设计水平对应的DPMO值,也可以根据实际的DPMO值,自动评价达到的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