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35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728篇
  2024年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院外科感染病例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种类、用药频度、联用、致病菌分离菌株的耐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阿米卡星、氧氟沙星、甲硝唑、庆大霉素、青霉素、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头孢唑林、诺氟沙星、替硝唑的使用频度位居前10位;不合理用药类型主要有选药不当、给药时间不当等.结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利于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国元 《中医杂志》2004,45(10):767-767
近年我们采用中药、针灸、按摩综合疗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36例,并与单纯中药、针灸和按摩疗法作对照,共观察108例,经统计分析,本疗法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丙氨酰-谷氨酰胺在全合一肠外营养液中的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丙氨酰-谷氨酰胺对全合一肠外营养液稳定性尤其是脂肪乳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丙氨酰-谷氨酰胺分别加入3种不同配方的全合一肠外营养液中,在不同温度下、24小时内取样观察外观变化,测定pH值、渗透压值。观察脂肪乳剂在加入丙氨酰-谷氨酰胺后颗粒大小及形态有无改变并计算平均粒径。结果不同配方全合一肠外营养液加入丙氨酰-谷氨酰胺后,其外观、pH值、渗透压值未见明显改变,脂肪乳剂颗粒大小及形态亦无明显变化。临床应用100人次,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可加入全合一肠外营养液中进行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4.
555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995年1月~2004年12月10年间收到的555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涉及药品43种,前3位分别为头孢噻肟、青霉素、头孢曲松.不良反应累及人体21个系统,比例最高的为皮肤及附件损害.结论:应关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微生物耐药性》课程建设实践中,引入PDCA循环理论,并运用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评价和教学反思四个环节;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与学生反馈,提出改进规划,逐步探索完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评价多模式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防控中的效果。 方法 通过医院感染监测方法,观察多模式策略在医院ICU控制CRE的干预效果。 结果 实施多模式策略的干预组和未实施的对照组880例和815例,住院患者CRE医院感染率分别为0.91%和2.09%,两组感染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实施多模式策略能显著提高医院ICU对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医院感染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了解Ⅲ类手术切口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相关因素,为防控手术切口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对某医院胃肠Ⅲ类手术切口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调查的胃肠Ⅲ类切口手术患者638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07例,感染率为16.77%。多因素分析表明,手术切口大小、血糖≥10 mmol/L、血清白蛋白浓度<30 g/L等因素为胃肠Ⅲ类手术切口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采取微创手术、控制血糖,纠正低蛋白血症等措施,可有效降低胃肠Ⅲ类手术切口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摘 要血栓烷A2受体广泛存在于人体不同的组织器官,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中的一种七重跨膜蛋白,在血小板膜上也有分布。血栓烷A2受体激活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也是活化血小板的重要途径之一,进而促进止血和血栓形成。目前,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血小板活化通路中的受体和信号分子水平,血栓烷A2受体相关的抗血小板药物也受到广泛关注。了解血小板内该受体下的信号转导,对于探讨相关药物作用机制、开发新型或中药有效成分类抗血小板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评估药品和医用耗材零差率政策对医院的影响。方法: 运用描述性统计和对比分析方法,对珠海市某三甲医院2014年4月~2017年3月的部分业务指标、盈亏测算、患者次均费用进行分析。结果:零差率政策实施两年后,珠海市某三甲医院门急诊人次、普通门诊人次下降。平均住院日为8.88 d,药占比为34.10%。专家门诊人次、出院人次、手术治疗占比增加。虽让利患者,但次均费用仍然增长;医院存在政策性亏损。结论:改革促进了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优化了医院收入结构,药占比显著降低,一定程度上达到政策设计的初衷。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从准噶尔乌头中筛选抗EGFR作用的活性成分,并考察筛选成分对HEK293细胞和EGFR/HEK293高表达细胞株的抑制活性。方法: 用高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细胞膜色谱(EGFR/CMC)通过十通切换阀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构成二维在线联用色谱系统,将CMC上保留的组分进行接液,用离线MS来鉴定准噶尔乌头中抗EGFR活性成分;利用分子模拟对接实验分析活性成分与受体的相互作用方式;体外用MTT实验证实活性组分对 HEK293细胞和EGFR/HEK293高表达细胞株的抑制作用。结果:乌头碱、12 表 欧乌碱、准噶尔乌头碱为作用于EGFR的有效成分,并具有与对照药物吉非替尼类似的色谱保留特性;分子模拟对接实验表明这些成分与EGFR的相互作用方式与阳性药吉非替尼相似;MTT实验证实在浓度为0.4~50 μmol·L-1范围内乌头碱,12 表 欧乌碱,准噶尔乌头碱对HEK293细胞增殖与EGFR高表达的体外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筛选的结果与生物效应相一致;在线EGFR/CMC HPLC MS二维色谱系统在中药复杂体系中快速筛选发现活性物和药物先导物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充分展现了细胞膜色谱法操作简便,快速,高效灵敏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